【摘要】在初中語文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閱讀教學一直是重中之重,閱讀教學對于學生掌握良好的感知分析能力、理解貫通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閱讀教學只是浮于表面,并未根本上對學生產生較大影響。因此,探尋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24-0061-02
【本文著錄格式】韓瑞娟.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課外語文,2020,19(24):61-62.
一、概述
閱讀能夠對人產生良好的影響,越早地接觸閱讀、接觸系統的閱讀方法等,就能越早掌握更多知識、越早有良好的語言基礎。在初中階段,進行閱讀教學,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更能幫助學生從多方面理解語文,促進語文的學習。掌握了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能提高語文學習成績,由于語文的基礎性學科的特點,更能促進其他學科的有效學習,提高整體綜合能力,促進全面發展。但實際語文教學中,關于閱讀教學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亟須探討關于如何有效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及找尋具有有效性的方法的問題。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從小到大,閱讀對于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在學校期間進行閱讀教學,則更是具有有關學生未來學習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學校的閱讀,因為有教師系統專業的帶領,能夠使閱讀帶來的益處更大。深刻認識并剖析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能夠使教師重視閱讀教學并找尋有效方法系統性地開展閱讀教學,使閱讀教學成為課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讓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有益作用發揮到最大。
(一)提高理解能力,感知漢語魅力
閱讀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書中優美的文字能夠帶給人身心愉悅的感受,使學生感受到真實的世界。經常性的閱讀能夠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并且掌握一些書中高級的表達手法,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有較大的幫助。閱讀時一些敘述優美、表達精巧的文字能夠讓學生感知到漢語帶來的無限魅力,讓學生喜歡上閱讀,喜歡上語文,這對語文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二)獲取多樣知識,提高綜合素質
書的種類多種多樣,好書更是數不勝數,經常閱讀多樣的好書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豐富知識儲備。書籍還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帶領學生“游歷”世界各地,開闊眼界。閱讀的書籍多了,談吐修養也會進一步提高。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能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的其他方面表現更加出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鍛煉表達能力,儲備作文素材
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學生每日受優秀的書籍耳濡目染的影響,能夠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能夠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顯著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達敘述能力也能有所提升。同時,課外與課內書籍的大量閱讀,能都為學生積累一定的作文素材,使學生在進行作文創作時不顯得空洞單調,能夠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提升作文層次,幫助學生提升成績。
(四)打好學習基礎,促進全面發展
開展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認知體系,還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培養。有了扎實的閱讀功底,學生就有了扎實的學習基礎,可以在多個學科有出色的學習表現,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擁有重要地位,教師需要重視并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使閱讀對于學生的益處發揮到最大化。然而現階段,我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僅不利于閱讀教學甚至于語文教學的有效進行,還阻礙了閱讀教學發揮自身的優秀作用,所以對于這些問題,應該及時發現并思考相應有效對策。
(一)學生學習被動,教學方式僵化
現階段的語文教學,大多枯燥無味,教師只是把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一股腦地塞給了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沒有主動學習的欲望。閱讀教學也是如此,很多學生不喜愛閱讀,課外書幾乎很少翻閱,在閱讀課上對于教師安排的閱讀任務也只是表面完成了,沒有從中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教師在進行課文內容的閱讀教學時,也只是直接將答案結合課文進行講解,沒有留給學生主動思考理解的空間,學生學習過于被動。
教師們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較少注重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很多時候只是機械化地進行分析課文、講解生詞、概括思想等內容的傳授。教學方式的僵化,有時會使學生感覺較為枯燥,對閱讀內容的興趣減少,不利于有效地進行閱讀教學。
(二)教學浮于表面,缺乏深層指導
受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很多教師只是采用題海戰術,將大量的閱讀思考題布置給學生,并要求學生牢牢記住答案范本,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他們并沒有深入地分析解剖文章內容,帶領學生一同體會文章的優美,缺乏對于學生更加深層的指導教學。這種方法難以使閱讀教學真正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語文學習能力等一系列用處有效發揮出來,沒有充分利用閱讀教學的益處來幫助學生提升能力,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教學重心偏移,過于注重形式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課堂內容的設計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閱讀教學的設計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很多教師過于注重教學設計,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制作精美的課件或小視頻上,而沒有認真地鉆研教學內容的深層內容及精髓。這種偏移了教學重心的方法,降低了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更深層的原因還在于即使教師們制作了細致的課件等,在進行實際教學時,還是會采用傳統方法進行教學,課件只是輔助工具,也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這種舍本逐末的方式,無法使學生產生對于閱讀的興趣,不利于閱讀教學的開展。
四、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目前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并找到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方法,才能使我國的閱讀教學以及語文教學更上一層樓,促進我國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
(一)轉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形式
隨著近年來素質教育的不斷提倡,更多學校開始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地位,這種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的方式能夠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沉浸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于閱讀以及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從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轉變自身的傳統教育觀念與教學思路,讓學生主動參與進課堂中。
同時教師可考慮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比如在進行《蘇州園林》的閱讀教學講解時,可以結合課文中的內容,向學生展示多樣的蘇州園林的實景照片,講述園林的建造背景等,激發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興趣,有利于課堂的有效開展。
(二)活躍課堂氣氛,營造良好環境
很多學生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容易感到枯燥無味進而不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從而降低課堂效率,無法真正學到知識,只是在應付課堂、熬時間。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例如制作課堂小游戲、讓學生分組演繹一篇文章、小組合作對文章進行講解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等,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適合閱讀的環境,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更加專注于閱讀,將閱讀教學變為體驗式閱讀,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提高課堂效率。
(三)開展深度教學,注重拓展延伸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應該只浮于表面,要帶領學生體會閱讀內容的深層含義,與學生一起剖析作者的寫作手法,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內容。除了學習課堂的閱讀教學內容之外,教師還可以與學生一起閱讀課外經典名著,為學生設置合理的課外閱讀任務,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完善豐富知識儲備,綜合提高學生能力。
(四)注重實際效果,積極關注跟進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布置任務后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完成情況,關注學習進度較慢的學生,找出原因所在,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提升該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其趕上其他學生。對學習進度較快的學生,可以考慮給予其額外的學習任務,使其在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掌握更多知識。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注重自己教學內容的實際效果,觀察學生學習成果。但是不能只依靠成績來衡量,成績并不代表一切,要從多角度考查學生學習情況,積極跟進,幫助全體學生共同發展進步。
五、結語
閱讀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良藥,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感受這個世界的溫暖美好、邪惡冷漠,是為我們生活增添色彩的調色板。越早進行閱讀,人受到的熏陶就越多,對于人生的幫助就越大。在初中階段開展閱讀教學,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更能幫助初中生在較早的時候接觸到系統的閱讀方法,掌握到閱讀的技巧,使學生在將來的學習生活生涯中能夠更好地進行語文的學習。同時,在學好了語文學科的基礎上,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極大的幫助。探尋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是所有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進行思考的重要課題,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貴生.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
[2]魯遐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