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意寧
關鍵詞:建國初期;社會治理;上海
建國初期上海社會問題治理的整體性研究。整體性研究涵蓋了建國初期上海社會問題的多個方面,描述了中共針對不同社會問題的治理方式。例如,熊月之的《上海通史·當代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從建國初期整頓與穩定社會秩序、重建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城市環境衛生、轉變社會治安狀況等多方面綜合論述了建國以后中共對上海社會問題的治理;朱華的《上海一百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馮紹霆的《解放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版)都專章描述了中共接管上海后對舊上海遺留問題的整改、應對天災人禍的有效措施以及恢復生產等一系列措施;呂晨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主要城市社會問題及其治理(1949-1957)》論述了這一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對不同的城市社會問題,通過社會改造和頒布新的法律法規解決舊社會遺留問題以及解決失業、通貨膨脹、婚姻家庭、勞資關系等問題,通過嚴打犯罪、清理街道、疏通溝渠改善治安問題和環境衛生問題。
建國初期上海社會問題治理的專題性研究。此類研究主要包含了對解放后上海禁煙禁毒禁娼運動、社會救助工作、游民改造、失業問題等的具體研究。對解放后上海禁煙禁毒禁娼研究的論文主要有:宋義明《建國初期上海禁煙禁毒問題研究(1949年6月-1952年12月)》闡明了建國初期上海禁煙禁毒的歷史背景。概述了上海禁煙禁毒方面的禁毒法令、斗爭策略、實施過程,從立法、經濟、社會與群眾四方面總結了上海禁毒運動取勝的經驗;王彥臣《建國初期上海禁煙禁毒運動》重點介紹了禁煙禁毒運動之前的準備工作,具體包括:設立三級組織機構、多種管制方式并存、注重調查研究、掌握具體情況、開展宣傳工作、做好戒后工作等;美國學者賀簫《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版)描述了上海解放后,中共管理娼妓、封鎖妓院、收容和改造妓女等舉措。這一時期上海展開的治理失業問題研究有:張緒雄《建國初期上海失業工人社會救濟研究(1949-1952)》通過對建國初期上海失業工人的特征與心理分析,探索失業工人對社會的不良影響,并對政府的救濟舉措進行剖析,考量和反思舉措的成效;吳文俊《上海失業問題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詳述了中共通過失業堵源、失業疏導和治本等舉措,防止新失業人員的產生,為失業人員創造了新的就業條件。有關建國初期上海游民問題的研究有:丁東升《建國初期上海游民改造問題研究》論述了上海按照中央指示,將政治思想教育與勞動改造相結合、改造與安置相結合,使得游民在思想上認識到自身的錯誤,積極參加生產勞動,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學者們對于建國初期上海社會問題治理的研究取得了許多進展,但依然有待深入的地方,我認為今后研究方向可以分為這幾方面:
將建國初期上海社會問題治理的研究系統化。近年來對上海主要社會問題的研究以分論性研究為主,但缺乏系統性和全局性的研究。邵大彭《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共對濟南市的接管與社會問題治理研究》將濟南市的接管與社會問題治理分為三個時期,詳細論述了濟南市委市政府對城市中的乞丐流民、煙毒、匪特、娼妓、反動會道門等社會問題的集中治理。莫岳云《新中國建立初期城市管理研究:以廣州為個案(1949—1957)》不僅揭示了廣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而導致的更加嚴重的社會問題,又以廣州的社會問題治理輻射全國。對于建國初期上海社會問題治理則多偏向于分論性研究,系統性和全局性的研究有待加強。
加強對中共領導人的社會管理思想研究。建國后上海能在短時間內基本解決社會主要問題,離不開中共領導人正確的社會管理思想、經濟管理思想和政治管理思想,而對這方面的研究卻不多見。對上海首任市長陳毅和毛澤東的城市管理思想進行解剖,有助于從根本上理解政策制定的路徑來源。
參考文獻
[1]呂晨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主要城市社會問題及其治理(1949-1957)[D].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5.
[2]王彥臣.建國初期上海禁煙禁毒運動[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
[3]張緒雄.建國初期上海失業工人社會救濟研究(1949-1952)[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
[4]吳文俊.上海失業問題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D].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17.
[5]丁東升.建國初期上海游民改造問題研究[D].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09.
[6]張星.建國初期上海市公安機關工作研究(1949-1952)[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5.
[7]劉玲玲.1949-1952年上海攤販管理工作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
[8]邵大彭.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共對濟南市的接管與社會問題治理研究[D].中共山東省委黨校碩士論文,2019.
[9]莫岳云.新中國建立初期城市管理研究:以廣州為個案(1949—1957)[D].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