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策劃意識在新聞編輯記者中越來越重要。本文闡述了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記者策劃意識現狀以及新聞編輯記者策劃意識的重要性,并結合當前融媒體體技術的發展現狀,探究了增強新聞編輯記者策劃意識的策略。這對我國新聞編輯記者的策劃意識的培養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策劃意識;新聞編輯記者;融媒體
一、引言
新型媒體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媒體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使其發展成為具備采訪、寫作與編輯等全面能力的新聞編輯記者。出色的新聞編輯記者不僅需要具備上述必備的業務能力,更需要擁有一定的新聞策劃意識。提高與增強新聞編輯記者的新聞策劃意識,是保證高附加值新聞的必要條件,也是新聞創作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更是傳動新聞創作與現代新聞信息傳播的紐帶。
二、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記者策劃意識現狀
(一)新聞編輯記者策劃意識概述
有別于對傳統媒體工作人員的要求,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記者需要不光需要具備應有的采訪、寫作以及編輯的技能,更要具備豐富的新聞策劃能力與意識。一則新聞報道不僅自身硬具備深層次的新聞價值內容,還需要有廣泛的傳播途徑以此來提高民眾關注度,提高民眾對新聞的參與感。也正如此,優秀新聞信息的傳播通常需要專業的策劃來保駕護航。新聞編輯記者在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創作時,應以多角度審視新聞的價值與內容,在不局限于自己的角度對新聞內容進行理解的同時,更需要以普通民眾的視角對新聞內容進行加工創作。新聞編輯記者應保證設身處地從普通民眾角度出發,了解民眾面對陌生新聞時的狀態與閱讀新聞后的感官,以此來保證所編輯的新聞內容不偏離大眾的生活。
(二)新聞編輯記者策劃過程中的問題
第一、隨著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新聞信息的更新頻率也隨之加快,很多新聞編輯記者為了較多的跟蹤社會熱點新聞,依舊將其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新聞的采編過程中,這也就造就了新聞編輯記者創新性不足的事實。這種創新性不足的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對于新聞描述的表現形式單調。眾多新聞編輯記者由于缺乏豐富的寫作技巧與經驗,導致其無法為新聞內容傳播的策劃創造客觀基礎。新聞編輯記者在新聞創作過程中,無法抓住新聞的主要價值,不善于發掘新聞背后深層次的思考,容易將新聞的內容寫偏、寫散。老套陳舊的新聞內容描述格式容易引起民眾的閱讀疲勞,無法高效率的吸引讀者關注,外加新聞內容的不聚焦,這便造成了所報道的新聞無法準確簡要的陳述新聞事實,新聞內容空洞且乏味。②新聞排版模塊化。新聞編輯記者在對新聞內容進行排版時,千篇一律采取相同的模板,導致新聞所呈現的結構形式單一,無論內容如何發生改變,新聞結構幾乎不加以變動,給讀者造成古板的新聞印象,無法吸引讀者,更難以使讀者產生閱讀新聞的興趣。
第二、眾多新聞編輯記者由于自身閱歷的原因,導致其無法對新聞事件的資料進行充分的收集與選取,這便造成了新聞內容所涉及的知識面過于狹窄,導致在進行新聞編輯過程中僅僅只針對新聞事件本身的某一個方面進行描述,無法與其他類似事件進行比對調查,更無法針對某一新聞事件發散思維,引導讀者進行深度新聞背后價值的探討。這種單一的新聞編輯模式,會導致新聞編輯記者對某一新聞事件發掘不夠深刻,使得讀者只能淺顯的了解新聞事件表面現象,削弱了讀者的興趣,無法激發讀者對新聞事件的深度思考。與此同時,單一片面的新聞內容策劃又容易違背新聞事實的客觀性原則,由于新聞編輯記者自身對新聞事物缺乏深層次的認知,極易導致其所報道的新聞出現錯誤。
第三、選題角度陳舊,缺乏新穎性。新聞信息高速傳播,普通民眾對新聞內容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普通的新聞報道無法激發民眾的興趣。由于眾多新聞編輯記者自身知識儲備有限,人生閱歷也不夠豐富,導致其在新聞編輯過程中僅僅能夠關注到新聞表面淺顯的信息。缺乏深度思考的視角,導致新聞編輯記者與普通大眾的思考角度相似,缺乏找到新穎角度的能力對新聞進行報導。尋找新穎的新聞報道角度需要新聞編輯記者經過大量時間的思考與策劃,而傳統選題角度由于長時間發展已經相對模塊化、成熟化,更容易對新聞進行書寫與編輯,有利于其快速完成新聞編輯報道任務。
三、新聞編輯記者策劃意識的重要性
(一)滿足民眾對熱點事物的參與感
民眾對新聞熱點事件的參與感是衡量新聞行業所報道內容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具備優秀策劃意識的新聞編輯記者能夠在滿足新聞事件客觀真實的原則之上,充分抓住民眾對該事件所感興趣的熱點,從而大幅調動民眾對新聞的參與感,滿足民眾對新聞事件的心理需要。隨著融媒體時代的發展,民眾對新聞內容的要求也隨之水漲船高,民眾希望新聞的內容愈加豐富。隨著新聞內容信息的迭代更新,互聯網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滲透,導致接受新聞信息的群體也從傳觀念里的中年人,逐漸拓展到年輕人、老年人以及適齡兒童。因此,具備豐富策劃經驗的新聞編輯記者能夠根據不同的新聞受眾人群對新聞內容進行不同的創作劃分,通過不同群體關注角度的不同,以此選擇新聞報道的著重點,也更容易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新聞預期。
(二)提高新聞受眾度
新聞傳播的本意便是將新聞內容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傳遞,從而獲取更高的收視率或者閱讀量,這也是新聞工作者所期望達到的目標,是新聞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基礎條件。由于融媒體時代下,民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民眾對新聞內容本身的期望也逐漸提高,也導致新聞編輯記者的業內競爭壓力逐漸增大。新聞編輯作為新聞內容再創作的核心,是對新聞采訪本身內容的提煉與升華,其必須能夠保證所編輯的新聞在社會中能夠引起廣泛的關注,引導民眾開展激烈的討論,這便要求新聞編輯具備足夠強的策劃意識與能力。
(三)提高新聞價值,優化行業發展
具備優秀策劃意識的新聞編輯記者需要具備足夠的思維創新性,能夠從不同角度發掘新聞價值,提煉出值得社會、民眾深思的新聞內容,產生有意義的新聞價值。也正如此,通過提升新聞編輯的策劃意識,有助于創作出更多精品新聞,提升新聞內容價值,從而促進行業發展。
四、增強新聞編輯記者策劃意識的策略
(一)提升新聞編輯記者的選材篩分能力
如若要保證一篇新聞報道具備廣泛的傳播性,其必須具備真實的內容以及深度的社會價值,能夠引發社會民眾針對某一熱點事件進行激烈的討論與深刻的思考。新聞編輯記者具備良好的策劃意識是保證優質新聞內容被篩選的必要前提。新聞編輯記者在篩選新聞題材時要充分考慮新聞受眾群體的心理預期,從受眾群體的角度出發,調研該群體的熱點題材后再根據新聞內容進行針對性的編輯,這樣便能在新聞受眾群體中快速傳播新聞事件,引起群體廣泛關注。與此同時,新聞策劃的過程中要具備敏銳的政治覺悟,盡量結合時事熱點與國家熱門政策,及時搭乘熱點新聞事件的傳播渠道,從而較快地傳播新聞內容。
(二)完善新聞編排的質量
新聞編輯記者的策劃處于新聞內容制作的前端,通過合理地對內容進行策劃,保證新聞內容優質,才能保證整個新聞傳播工作的順利完成。新聞編輯記者要結合策劃方式,及時把握新聞制作過程中的各個細節,對受眾群體進行分,對新聞素材有效篩分,選題新穎,新聞構架獨特,通過把握各種新聞策劃細節,方能完善新聞排版質量,提高新聞內容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濤.研究電視新聞編輯記者策劃意識的重要性[J].中國新通信,2017(16):85;
[2]李健.電視新聞編輯記者策劃意識的創新培養[J].西部廣播電視,2018(06):120+122.
[3]郭兆武. 新聞記者的策劃意識及提升對策[J].科技傳播,2019(02):36-37.
[4]仲輝. 電視新聞編輯記者策劃意識的重要性[J].傳播力研究,2019(01):71-72.
作者簡介:
胡西平(1963—),湖南湘鄉人,男,漢族,中級職稱(編輯),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新聞采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