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鵬
(中油北京銷售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油庫的單罐庫容和總庫容量均在不斷提高。截止到2018年底,國內原油和成品油庫總量為9.82×107m3,油庫的大型化將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由于單罐庫容越來越大,一旦發生油品泄漏,會發生重大的火災爆炸事故[1-2]。目前,針對儲罐的火災爆炸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內試驗和模擬分析。魏東等[3]通過對三種不同直徑的儲罐進行火災燃燒試驗,建立了穩定的熱輻射模型,并根據熱通量準則,預測了不同條件下的熱輻射規律;劉志勇[4]通過修正了池火災的傷害機理,研究了不同因素對熱輻射通量的影響;趙承建等[5]利用軟件模擬和計算了儲罐發生池火災時造成的熱輻射情況,得到了實際工況中儲罐的安全防火間距,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綜上所述,科研人員研究了儲罐火災爆炸的危害,但缺乏對各因素影響程度的定量分析,對主導因素的分析也較少。
因此,采用PHAST軟件模擬分析了儲罐的池火災和蒸氣云爆炸事故后果,分析不同條件下的傷害范圍,并對數據采用綜合評價中的灰色關聯分析,得到影響傷害范圍的主導因素,以期為油氣站場內的操作人員提供安全撤離的參考。
儲罐泄漏后的形式主要有池火災和蒸氣云爆炸兩種,池火災產生的危害主要有熱輻射,當目標接收到的熱輻射通量超過引起目標破壞的臨界值時,目標被摧毀;蒸氣云爆炸的危害來自于由內向外釋放的能量,以沖擊波、拋射物和壓力容器殘余變形三種形式表現,其中沖擊波占比較大,沖擊波的破壞作用由超壓值定量體現,不同的超壓值對建筑物和人體均有一定傷害[6-7]。
PHAST軟件內置了多種熱輻射通量的計算模型,在此選用點源模型進行計算[8]。點源模型是假設熱量集中在液池軸線火焰的中心位置,并由此向外輻射熱量,則目標接收到的熱輻射通量I為
(1)
式中:I——目標接受到的熱輻射通量,kW/m2;K——大氣傳遞系數,量綱一的量;Q——火焰釋放速率,kW;R——目標距離火焰中心點的距離,m。
采用Heskestad公式計算火焰高度H:
(2)
式中:D——液池流淌半徑,m;dS/dt——單位面積燃燒速度,kg/(m2·s);ρ0——周圍空氣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9.8 m/s2。
當泄漏原油蒸氣經過擴散后,遇火點燃會形成蒸氣云,當游離云團處于低速燃燒時,云團內的壓力一般不超過5 kPa,不會對人造成傷害,但油庫往往布局緊湊,在狹小的空間內,壓力值迅速上升。PHAST軟件內置了TNT當量模型、Baker-Strehlow模型和TNO multi-energy模型[9],由于后兩種模型較為復雜,計算時間也較長,在此采用TNT當量模型進行計算。TNT當量模型是將蒸氣云爆炸所產生的能量以當量TNT的模式表現出來,公式如下:
(3)
式中:ηf——爆炸效率系數,在此取0.04;mf——泄漏油品的質量,kg;Qf——泄漏油品的熱值,取低位熱值計算,MJ/kg;QTNT——TNT炸藥爆炸時的熱值,取4.56 MJ/kg。
為驗證PHAST軟件所選模型的有效性,對比文獻[3]中的室內模擬實驗結果,文獻中環境溫度為20 ℃,相對濕度為50%,油罐直徑為2.7 m,泄漏點距離地面高度為0.4 m,得到池火災對應不同熱輻射的傷害距離l,熱輻射通量對比如圖1所示;蒸氣云爆炸產生的沖擊波超壓則采用the Kingerey and Bulmash經驗公式進行核算,超壓值p超壓對比如圖2所示。經過對比,得到模型結果與經驗公式擬合度較好,比試驗值略大,主要是文獻[3]中的試驗為工業級別,試驗采用了雙爆破安全閥裝置使泄漏短管的沿程壓力分布不均勻,造成一定誤差,但誤差處于可控范圍內,證明PHAST軟件所選模型可以進行有效預測。

圖1 熱輻射強度值對比示意

圖2 p超壓對比示意
自定義原油泄漏源模型,在風速為2 m/s,大氣穩定度為C的條件下,對容積為5×103m3的原油儲罐進行泄漏模擬,對于池火災熱輻射,主要模擬熱輻射通量為4 kW/m2時,火災輕傷對應的順風風向半軸距離;對于蒸氣云爆炸,主要模擬超壓13 kPa 時,爆炸輕傷對應的順風風向半軸距離。按照API581《基于風險的檢驗》中對原油儲罐通用失效概率中定義的泄漏孔直徑50,100,150,200,300 mm進行模擬,不同泄漏孔直徑對輕傷的傷害距離如圖3所示。隨著泄漏孔直徑的增加,火災輕傷的傷害距離呈直線上升,爆炸輕傷的傷害距離在泄漏口直徑較小時變化不大,超過150 mm后呈直線上升,證明蒸氣云的傷害距離存在一個臨界泄漏孔直徑。但總體而言,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泄漏孔徑的增加,泄漏量也增大,傷害距離增加。

圖3 不同d對輕傷的l示意
在風速為2 m/s,大氣穩定度為C的條件下,對泄漏點離地高度h為1,2,3,4,5 m進行模擬,不同泄漏點離地高度對輕傷的傷害距離如圖4所示。隨著泄漏點離地高度的增加,火災輕傷的傷害距離呈緩慢上升趨勢,離地高度從1 m到5 m,傷害距離僅從23.52 m上升到了34.67 m,上升幅度不大;爆炸輕傷的傷害距離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在離地高度為3 m時,傷害距離達到最大值。

圖4 不同h對輕傷的l示意
原油儲罐發生泄漏后,事故的大小和發展趨勢與當地的大氣條件關聯度較大,因此在大氣穩定度C的條件下,對風速2,4,6,8,10 m/s進行模擬,不同風速對輕傷的傷害距離如圖5所示。隨著風速的增加,火災輕傷的傷害距離不斷增大,這是由于在高風速條件下,有利于池火災的火焰向順風風向偏移;爆炸輕傷的傷害距離先大幅降低隨后變化平穩,這是由于高風速有利于稀釋泄漏出來的油品蒸氣的濃度,同時高風速條件下的湍流作用加速了云團與周圍空氣之間的熱交換,冷空氣上浮,蒸氣云密度和濃度下降,傷害距離大幅降低,但隨著風速的進一步增加,擴散過程由空氣卷吸轉為被動擴散階段,大氣湍流作用減弱,傷害距離下降的幅度減緩。

圖5 不同v風對輕傷的l示意
Pasquill-Gifford根據白天光照輻射的強度和夜晚云層的覆蓋程度劃分了大氣穩定度,A為非常不穩定,B為不穩定,C為中等不穩定,D為中等,E為中等穩定,F為非常穩定。因此,按照A~F大氣穩定度等級進行模擬,不同大氣穩定度對輕傷的傷害距離如圖6所示。隨著大氣穩定度等級的提高,對火災輕傷的傷害距離幾乎沒有影響,因此可以忽略大氣穩定度對池火災的影響;對爆炸輕傷的傷害距離呈上升趨勢,證明穩定的大氣對蒸氣云的擴散有促進作用。

圖6 不同大氣穩定度對輕傷的l示意
在風速2 m/s,大氣穩定度為C的條件下,對空氣濕度20%,40%,60%,80%進行模擬,不同空氣濕度對輕傷的傷害距離如圖7所示。隨著空氣濕度的增加,火災輕傷的傷害距離略有降低,爆炸輕傷的傷害距離基本不變,證明空氣濕度對池火災有輕微抑制作用。

圖7 不同空氣濕度對輕傷的l示意
為了明確不同因素對池火災和蒸氣云爆炸傷害距離的影響程度,采用灰色關聯進行分析,將傷害距離作為參考序列,泄漏孔徑、泄漏點離地高度、風速、大氣穩定度、空氣濕度作為比較序列,利用前面的模擬實驗結果,將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隨后求出各比較序列的差序列和關聯系數,最后對關聯系數取平均值后得到每個因素和傷害距離的關聯度。關聯度越大,表明對傷害距離的影響越大,綜合關聯度見表1所列。

表1 綜合關聯度
由表1可知,對池火災輕傷傷害距離的影響因素為: 泄漏孔徑>泄漏點離地高度>風速>空氣濕度>大氣穩定度;對蒸氣云爆炸輕傷傷害距離的影響因素為: 泄漏孔徑>風速>泄漏點離地高度>空氣濕度>大氣穩定度。總之,對于初始條件,泄漏孔徑的影響程度比泄漏點離地高度更大;對于外部條件,風速的影響程度比大氣穩定度和空氣濕度更大。
1)池火災輕傷傷害距離隨著泄漏孔徑、泄漏點離地高度、風速的增加而增大,隨空氣濕度的增加而略微減小,隨大氣穩定度基本不變。
2)蒸氣云爆炸輕傷傷害距離隨泄漏孔徑、大氣穩定度的增加而增大,隨泄漏點離地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隨風速的增加而減小,受空氣濕度的影響不大。
3)對不同因素的影響程度進行了灰色關聯分析,對于初始條件,泄漏孔徑的影響程度比泄漏點離地高度更大;對于外部條件,風速的影響程度比大氣穩定度和空氣濕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