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杰
河南寧陵縣華英醫(yī)院外科 寧陵 476700
腹股溝疝有斜疝和直疝兩種,其中斜疝占腹外疝的75%~90%,占腹股溝的85%~95%,男女發(fā)病率之比為15∶1。除1歲以下的嬰兒和并存其他嚴重疾病的年邁體弱患者可不予手術外,疝修補手術是腹股溝疝最有效的治療手段[1]。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Lichtenstein)為開放腹股溝疝修補的標準術式,腹腔鏡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l,TAPP)是目前臨床常用的微創(chuàng)修補術式,但TAPP是否優(yōu)于Lichtenstein,目前尚未達成共識[2-3]。基于此,本研究開展此項小樣本前瞻性研究,對TAPP與Lichtenstein對機體創(chuàng)傷反應的影響進行初步探討。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2018-01—2019-04間于我科行手術治療的89例成年男性腹股溝疝患者。納入標準:(1)均符合腹股溝疝的診斷標準[4]。(2)均為單側男性成人腹股溝疝。(3)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存在心、肝、肺、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以及腹腔鏡手術的禁忌證者。(2)有下腹手術史,以及嵌頓疝、難復性疝和復發(fā)疝。(3)凝血功能嚴重障礙。根據術式分為2組,觀察組46例行TAPP術,對照組43例行Lichtenstein術。
1.2方法觀察組[5]: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頭高足低、術側抬高仰臥位。經臍下緣1.0cm切口穿刺建立CO2氣腹(維持腹壓13mmHg)并置入10mmTrocar和30°腹腔鏡。術側腹直肌外緣臍水平、對側臍水平下2cm各置入一枚5mmTrocar及器械。由臍內側壁至髂前上棘切開腹膜,充分游離并顯露腹膜前間隙。將疝囊回納并行“精索腹壁化”。恥骨肌孔用聚丙烯補片完全覆蓋、固定。腹膜切口用3-0可吸收線縫閉。放出殘氣,退出器械和腹腔鏡,縫閉腹壁戳孔,結束手術。對照組實施Lichtenstein,具體方法參照文獻實施[6]。
1.3評價指標(1)患者的基線資料。(2)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后第1天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7],以及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3)創(chuàng)傷應激指標:術前和術后第2天采取空腹肘靜脈血5mL,送檢驗科檢測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和白細胞介素6(IL-6)。

2.1基線資料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2.2手術相關指標觀察組手術相關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2.3創(chuàng)傷應激指標術后第2天2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較術前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術前、術后第2天創(chuàng)傷應激指標比較
對腹股溝疝患者實施傳統疝修補術存在縫合張力大、術后修補處有牽扯感和疼痛不適,而且復發(fā)率較高等缺點,目前已被無張力疝修補術和腹腔鏡疝修補術所取代。Lichtenstein為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標準術式,其在無張力情況下,應用適當大小的人工高分子材料(補片)修補腹股溝管后壁。其主要優(yōu)勢有[8]:(1)方法簡單、費用低廉,以及安全、復發(fā)率較低。(2)一旦補片發(fā)生感染或疝復發(fā),處理較為容易。(3)可在局麻下實施,故適應證較寬,易于在基層醫(yī)院普及開展。TAPP經腹腔操作,手術空間大、術野清晰,利于精準施術,故副損傷少,亦是目前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的經典術式。其主要的優(yōu)勢還有:(1)符合腹股溝區(qū)的局部解剖學和腹股溝疝病因學的原理,有效修復了腹股溝的薄弱區(qū)域,復發(fā)率低。(2)腹壁戳孔距修補區(qū)域較遠,可降低切口和補片感染的概率。(3)術后疼痛輕、切口瘢痕小且隱蔽,美容效果好。(4)與Lichtenstein相比,更利于對隱匿性疝、雙側疝,以及復發(fā)疝的診治[9]。
腹股溝斜疝修補手術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相對較小,但手術創(chuàng)傷仍可引發(fā)機體的應激反應。其中炎性細胞因子的水平與手術創(chuàng)傷的程度呈正相關。TNF-α屬于機體缺血、創(chuàng)傷后產生的一種細胞毒性蛋白,可促進IL-6等炎癥因子的釋放,是調節(jié)機體炎癥反應的重要因子;主要由成纖維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IL-6亦與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關系密切,是一項反應機體損傷與炎癥程度重要的指標;Hs-CRP是受炎癥和IL-6刺激,由肝細胞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質,與手術創(chuàng)傷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因此可作為評定機體損傷程度的理想指標[10-11]。
我們開展此項小樣本前瞻性研究,對TAPP與Lichtenstein對機體創(chuàng)傷反應的影響進行了初步探討。顯示出TAPP的手術時間、術后第1天的VAS評分,以及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TAPP術后患者恢復較快;但兩種術式對機體創(chuàng)傷反應的影響相仿,與陳元巖等[11]的研究結果一致。綜上所述,TAPP和Lichtenstein術治療腹股溝疝,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應激指標相仿;但前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優(yōu)于后者。可依據患者的意愿、術者的經驗,以及醫(yī)院的設備等,選擇相應的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