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
河南民權縣計劃生育服務站 民權 476800
宮頸炎是一種婦科常見的疾病,患者常出現陰道黏濃性分泌物增多、外陰瘙癢、下腹或腰骶部疼痛、尿路刺激等臨床癥狀[1]。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球形DNA病毒,相關研究指出,20%以上的育齡女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嚴重威脅女性健康[2]。干擾素是治療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的常用治療手段,但單一用藥效果十分有限。現通過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探討干擾素和干擾素聯合微波對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炎癥反應及免疫細胞功能的影響,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按隨機數字表法將2018-12—2019-06間我院收治的102例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分為聯合組(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和對照組(采用干擾素治療),各51例。納入標準:(1)經陰道鏡及婦科檢查確診為宮頸炎。(2)經聚合酶鏈式反應法檢測,HPV-DNA指標超出正常標準,1 mL宮頸分泌物中高危型HPV-DNA拷貝數>1000。排除標準:(1)合并宮頸癌或子宮內膜及宮頸管惡性病變。(3)嚴重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患者具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單純型16例,乳突型8例。
1.2方法月經結束后第3~7天內開始治療。對照組:每晚睡前將干擾素(安徽安科生物工程,國藥準字S20020103)置于陰道,1粒/次,經期暫停使用。聯合組:治療前禁止性生活。取截石位,行常規消毒、鋪巾,微波接觸糜爛面,輸出功率設置為50~60 W,確保灼燒面積>糜爛面積周邊1mm。微波治療結束后第1天開始使用干擾素治療,方法同對照組。治療期間避免盆浴、沖洗陰道等。2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
1.3評價指標(1)患者的基線資料。(2)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法檢測炎癥因子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1(IL-1)、IL-6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3)采用熒光分子標記法測定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CD3+、CD4+、CD8+)。

2.1基線資料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基線資料比較
2.2炎癥因子水平治療3個月后,2組IL-1、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3 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治療3個月后,2組CD3+及CD4+水平均高于治療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CD3+及CD4+水平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宮頸炎合并HPV感染多發于已婚女性人群,是引發宮頸癌的高危因素,其主要傳播途徑為性傳播、醫源性感染、母嬰傳播等,若不能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則可能引發宮頸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3-4]。因此,對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減少宮頸癌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IL-1、IL-6及TNF-α水平是評估機體炎癥反應的重要指標,其水平的持續上升則表明機體炎癥反應趨于嚴重[5-6]。本研究采用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結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聯合組IL-1、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可有效調節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炎癥因子的表達,減少機體炎癥反應。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3個月后,聯合組患者的CD3+及CD4+水平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可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原因在于,干擾素是臨床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具有廣譜抗病毒效果,可有效幫助T細胞識別病毒感染的細胞,定向滅殺HPV病毒,減少宮頸上皮組織損傷[7-8]。該藥還可以對女性內分泌起到調節作用,改善機體激素水平,促進宮頸上皮細胞修復,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9]。但單純使用該藥存在一定局限,病情極易反復發作遷延不愈。近年來,微波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患者,該療法可直接接觸病變組織,通過高頻電磁波產生高溫,加速凝固病變組織,促進壞死組織脫落,從而達到治愈病灶組織的效果[10-11]。因此,微波與干擾素聯合使用,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對患者康復起到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干擾素聯合微波治療可有效減少宮頸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炎癥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值得臨床推廣。需重點強調:(1)治療前應常規行子宮頸癌篩查。(2)排除生殖道的急性炎癥。(3)月經結束后第3~7天內進行治療。(4)治療期間禁盆浴、性交和陰道沖洗。(5)治療后應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