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根明 任艷麗
河南舞鋼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舞鋼 462500
常壓性腦積水的發病原因可能與腦血管破裂出血、顱腦損傷等存在一定關聯,具有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等特點[1]。目前,手術為臨床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腰大池-腹腔分流術與腦室-腹腔分流術均為臨床常用術式。本研究通過對80例行分流術治療的常壓性腦積水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以探討腦室-腹腔分流術對常壓性腦積水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04—2019-07間在我院行分流術治療的80例常壓性腦積水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腦積水規范化治療專家共識(2013版)》[2]的診斷標準。(2)無分流手術禁忌證。(3)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均完整者。(4)依從性好,配合度理想。排除標準:(1)顱內與腹腔內感染及凝血功能障礙者。(2)先天性心臟病。(3)嚴重器官功能不全者。(4)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者。按分流方法分為腦室-腹腔分流組和腰大池-腹腔分流組,各40例。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1.2方法
1.2.1 腦室-腹腔分流術[3]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呈仰臥位,頭部偏向左側。以側腦室前(后)角作為穿刺點行腦室穿刺。從右耳廓上4~5cm向后4~5cm顱骨平坦部為中心作切口,切開并鉆孔。鈍性分離切口下端的皮下組織,以放置分流閥。將腦室導管前部送至右腦室,腦脊液引流成功后,置管深度為6~8cm。連接閥門后將其固定在皮下。若分流管遠端流出腦脊液,表明分流系統順暢,將其由切口下端的皮下經頂顳部、耳后、頸部、胸部、上腹部預制的皮下隧道,經劍突下2~3cm的正中切口,將分流管遠端放入腹腔,留置長度為20~30cm。將導管固定在腹膜切口上,關閉腹腔。術后進行常規抗感染治療。
1.2.2 腰大池-腹腔分流術 術前進行腦脊液釋放試驗,一次性放出腦脊液約40mL。硬膜外麻醉,常規腰椎穿刺并建立皮下通道。協助患者取半臥位,依據患者側臥位選取左下腹或右下腹,以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處作為穿刺點,刺入腹腔穿刺套管針,針頭斜面朝向盆腔。置入分流管為20~30cm,連接分流管與閥門。
1.3評價指標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NIHSS)[4]評估2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總分為42分。得分越高,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根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定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5]與Barthel指數評分法對2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提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理想。

2.1神經功能治療前2組患者的NIHS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2組患者的NIHSS評分均顯著改善,其中腦室-腹腔分流組的改善效果優于腰大池-腹腔分流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神經功能比較分)
2.2日常生活能力治療前2組患者的ADL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2組患者的ADL評分均顯著改善,其中腦室-腹腔分流組患者的改善效果優于腰大池-腹腔分流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日常生活能力比較分)
腦積水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脊液分泌過多、循環受阻或吸收障礙等導致的腦脊液在顱內過多蓄積,常發生在腦室內。腦積水的分類方法有多種,按年齡可分為兒童與成人腦積水;按病因可分為梗阻性和交通性腦積水;按壓力可分為高顱壓及常壓性腦積水。常壓性腦積水是指顱內壓力正常的腦積水,顱腦外傷、腦出血、顱腦相關手術創傷等均為該疾病的致病因素。其主要臨床癥狀為眩暈、頭痛、尿失禁、步態不穩等,嚴重者可引起神經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6-7]。由于該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病死率,故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療該疾病成為臨床熱點。腦脊液分流術常被臨床用于治療腦積水患者,以往有腦室-失狀竇分流術、腦室-心房分流術。近年來,腰大池-腹腔分流術與腦室-腹腔分流術在常壓性腦積水患者中得到廣泛應用。前者雖可減輕患者臨床癥狀,降低病死率,但部分患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對腦脊液循環恢復影響較小,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療有效率;而后者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可將腦脊液分流至腹腔中吸收,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8];同時還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腦積水和其他分流術失敗的患者。故目前對腦積水的治療,臨床上基本上均采用腦室-腹腔分流術[9]。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室-腹腔分流組與腰大池-腹腔分流術組患者術后的NIHSS評分、ADL評分均顯著改善,但前者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常壓性腦積水,更利于提高患者的神經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徐立等[10]的研究結果顯示,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正常顱壓腦積水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ADL評分,利于促進患者身體恢復,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需注意,雖然腦室-腹腔分流術可有效對腦脊液進行分流,為腦功能的恢復提供一個相對平衡、穩定的內環境,利于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從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11]。但腦室-腹腔分流術可能會引起深靜脈血栓、感染、腹痛等并發癥,以及分流管阻塞、腹腔段脫出等意外情況而影響療效。因此,術前應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全面評估,術中規范進行操作,術后加強患者的生命體征監測和對引流管的管理等措施,對提高臨床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對常壓性腦積水患者采用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可有效改善其神經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