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昊
9月25日晚,習近平主席同日本首相菅義偉通電話。在中日領導人電話會談中,雙方至少明確了以下要點:一、兩國高層重視對方,致力保持對話,牽頭帶動中日關系協調合作;二、繼續推進中日互惠合作,且不限于雙邊格局,著重使其延伸至區域乃至國際多邊事務;三、妥善處理重大敏感問題,不斷增進互信。
可見,菅政權已表明自身維持對華協調路線的立場。當前,菅政權亟需應對抗擊疫情與復蘇經濟兩大內政議程,外交議程在總體政策中的緊迫度相對下降,但更要求以“經濟實用”且“穩妥可靠”的方式加以運營,使其發揮支持內政、創造有利外部環境的功能?;诖耍拜淹饨弧庇幸庠趦蓚€方向重點展開:其一是在中美等各大戰略力量之間追求“更平衡姿態”;其二是圍繞疫情國際合作,以及區域秩序規則重組,著重發揮日本的協調乃至引領角色。在這兩個方向上,維持對華協調路線都將大有裨益。
作為新首相,菅義偉在繼承前任“政策遺產”的同時,有意通過相對務實與平衡的方式在周邊打造具有自我特性的多元外交。事實上,安倍時代所謂“戰略性外交”就將多元化的大國協調與周邊外交作為核心環節,但安倍外交在穩住日本戰略陣腳、扭轉外交格局收縮勢頭之外也留下大量問題,包括深 陷困局的東北亞近鄰外交,以及在中美之間某種程度的“戰略扭曲”。長期處于安倍政權核心的菅義偉顯然既看到安倍外交的成效,也看到了問題,認為需要“繼承性創新”。而維持對華外交的協調與穩定是其開創周邊多元外交局面的重要前提和核心一環。
在與中國領導人通話之外,從20日到25日,菅義偉也陸續與周邊的澳、韓、印等國領導人通了電話,在25日聯大發言中,他明言愿與朝鮮領導人“無條件會面”。各方信息顯示,未來日本在周邊外交布局中還會有以下發力點:其一是以朝鮮半島為抓手,改善安倍遺留下的近鄰外交困局。朝核問題復雜,日韓關系短期改善空間也有限,但在日本看來,保持介入半島涉及自身“安全關切”,同時也可借此調動相關大國協調,提高自身話語權與戰略價值;其二是深入利用印太戰略(構想),強化日本周邊外交根基與海權戰略控制,并將印太作為日本引導大國協調、開展秩序規則推廣的主試驗場。日本當前亦積極參與美日澳印四邊戰略合作,但菅政權不期望這一框架暴露過多地緣政治競爭性乃至軍事對抗性,而打算使其更多在經濟、綜合安全及規制建構方面增強功能,爭取日本在其中以更靈活、更安全、更具合作性的方式發揮戰略影響力。
推進周邊多元外交將是日本接下來的重點,對華外交無疑是其中關鍵。需要看到,日本新政權對華政策中,協調合作與競爭牽制的兩面性仍將存在。美國的施壓以及日本國內對華強硬輿論的鼓噪,亦可能對菅政權產生消極影響。但考慮到菅目前展現的外交取向,仍可謹慎期待中日關系保持穩定、向上態勢的可能性。希望日本在重構周邊外交過程中,能以更理智、務實與建設性的戰略思維對待自己的最大鄰國。▲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綜合戰略研究室副主任)
環球時報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