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是著名的熱帶水果,被稱為“熱帶水果之王”。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有“庵波羅果,見珍于世”的記載,芒果與荔枝一樣為嶺南佳果。廣西田東縣地處北回歸線,地形酷似一只碩大的芒果,與芒果結下了不解之緣。該縣右江河谷部分農戶就是靠種植芒果脫貧致富,邁上小康之路。
夏日的一天,我從田東驅車前往南寧,途經右江河谷的平馬、林逢、思林三鎮時,只見路邊山坡上,一片片芒果園碩果累累,金黃的芒果壓彎了枝頭,仿佛在向過往的車輛和乘客點頭致意。車過田東縣境,去年到那王屯采風的情景浮現在我眼前??
去年二月,右江河谷漫山遍野的芒果花次第開放,田東縣文聯組織本縣“秀才”下鄉采風。踏著濃濃的芒果花香,我們來到右江北岸的田東芒果第一屯——林逢鎮林馱村那王屯。那王屯有92戶人家,原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村屯,該屯因連片種植6000多畝無公害高產優質芒果,建立芒果標準示范基地而名氣飆升,田東縣首部產業發展與文化形象相結合的微電影《芒果之戀》就是在這里取景拍攝的。
那王屯農家依山而建,潺潺的小溪流過屯前,魚翔淺底;獨木成林的千年古榕盤根錯節,綠油油的樹冠猶如一把擎天巨傘遮天蔽日;近百幢別墅式農家小院掩映在綠樹叢中,山坳上和田野間的晨霧縹縹緲緲,宛如仙境。云桂高鐵、南昆鐵路穿過屯旁,不時有火車呼嘯而過,給寂靜的山村增添了一道流動的風景線。真可謂:村在林中建,河在村中流,人在綠中行。

二十多年前我來過這里,那時屯里的大部分房子還是磚瓦結構,甚至是土坯房;為數不多的磚混房也沒有抹上水泥漿,粗糙的紅磚裸露在外,格外刺眼;廁所、牛馬豬雞鴨圈散亂地建在房前屋后很不雅觀,難聞的糞便味隨風往鼻孔里鉆;屋角、臺凳、飯桌到處趴著蒼蠅,令人悚然;屯里狹窄的泥巴路每逢下雨便泥濘濕滑,難以下腳??如今,那王屯面貌煥然一新,整潔的水泥路順著山勢蜿蜒到各家各戶,裝飾一新的小樓像雨后的春筍拔地而起,房屋立面墻各種顏色的瓷磚和屋頂的琉璃瓦泛著微光,村莊主干道兩邊林立的太陽能路燈錯落有致。行走在春天的那王屯里,樹影婆娑,芒花金燦,那絲絲縷縷的芒果花香沁人心脾。
在屯東頭的芒果文化活動廣場,陪同我們參觀的林逢鎮政府工作人員黃琴芳說,那王屯是田東芒果第一屯,是田東右江河谷一帶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該屯宜果山坡處在農業農村部等九部委認定的田東縣百色芒果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東部核心區域內。近年來,那王屯投入資金,完成了芒果示范區節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硬化果園道路,注冊成立旅游開發投資公司,引進專業旅游投資運營商進行運營;整合項目資金,對全屯進行重新規劃,加強屯內美化綠化,完成那王湖、環屯路、芒果文化館、芒果文化活動廣場、芒果食坊等設施建設,將那王屯打造成集現代農業體驗、民俗風情、觀光采摘、休閑度假于一體的農旅融合示范點和鄉村旅游勝地。
在屯里,我們參觀了鄉村夜話講習所、芒果文化館、芒果文化活動廣場后,乘車沿著新修的環山水泥路來到芒果基地最高點。這里的山不是石山,而是坡度較緩、適合種植芒果的土坡。坡頂上有個觀景臺,是觀賞芒果園的最佳地。我們站在觀景臺上環顧四周,映入眼簾的是連綿的山坡,金黃的芒果花,褐色的農田,綠樹叢中的農家小院。那王屯芒果基地,周邊的東養村、德利村、民族村,毗鄰的思林鎮良余村的30000多畝芒果樹連綿起伏,蔚為壯觀。
早春二月,正是芒果花盛開的季節,因風調雨順,芒果花開得特別多,一叢叢、一簇簇地掛滿了枝頭,給芒果樹披上了黃色大衣。芒果花苞如米粒般大小,偶爾吹來一陣春風,芒果樹下洋洋灑灑地下起了一片花雨,山坡像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我們徜徉在芒果樹下,踏著松軟的花瓣,聞著淡淡的花香,沉醉在迷人的花海里。芒果花香招來了蜜蜂,它們三五成群,一會兒飛到這棵,一會兒飛到那棵,穿梭在芒果花叢,釀出芒果香味的蜂蜜。我想,在芒果基地山坡上勞作的果農們,不正像這辛勤的蜜蜂,在釀造幸福的生活嗎?
在芒果基地山坡上,果農們正在給芒果樹除草、施肥、噴藥、殺蟲,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在觀景臺附近,我與一位果農拉家常,當問及他家芒果種植情況時,他自豪地說:“我家種了50多畝芒果,年收入20多萬元,建了樓房,買了小車?!蔽覇査麑礤X多了,是否考慮去城里買房居住?!斑@里生態環境保護得好,空氣清新,還是在屯里住好?!彼臐M意足地答道,臉上露出由衷的喜悅。


我們飽覽了芒果基地勝景后返回那王屯,基地公路像一條長龍,在綠意盎然的芒果林里蜿蜒盤旋,向山下的村莊延伸。一路上,我們不時看到山上有多處用混凝土澆筑的圓形“碉堡”,“這些‘碉堡是干什么用的呢?”有個文友好奇地問。黃琴芳說,這是蓄水柜,是芒果灌片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從坡底的那王河抽水到水柜里,再連接滴灌水管鋪設到芒果樹下,這樣在干旱之年也不愁,增產增收有保障。
田東香芒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那王芒果產業示范園作為2017年第十二屆世界芒果大會現場參觀點,得到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游客的贊賞。在屯里,我們看到四季花海、小溪景觀帶、芒果交易配送中心、古榕樹廣場等工程已經建成向游客開放?!跋乱徊?,我們屯還將實施旅游綜合服務中心、芒果百樂園、民族風情街等建設項目,修建文化室、水壩、娛樂中心等,把促進芒果產業可持續發展作為推進脫貧摘帽、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來抓實抓好,實施產旅融合發展戰略,使芒果產業成為一項綠色大產業和富民大工程?!绷竹W村委副主任、那王屯原小組長凌朝案信心滿滿地告訴我們。

習近平總書記說:“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要加強產業扶貧項目規劃,引導和推動更多產業項目落戶貧困地區。”那王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芒果生產,把芒果產業發展這篇文章做大做強做出名堂。2015年,林馱村成立那王盛隆芒果專業合作社,申請注冊了“那王”商標;2017年,那王芒果產業示范園被自治區人民政府認定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芒果產業示范園”;2018年,林馱村被農業農村部評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那王屯因千年古榕顯得古老神秘,因種植芒果名揚田東,因風景優美吸引眾人眼球。這里集現代特色芒果產業和鄉村旅游于一身,旅游產業成為該屯助農增收、引領發展的新引擎。第十二屆世界芒果大會后,該屯幾乎每天都有游客慕名而來。每年立夏后,距縣城和林逢鎮政府駐地不遠的那王屯熱鬧非凡,下班后或者周末時,來這里避暑消夏、品嘗香芒、休閑觀光的人絡繹不絕,那王千年古榕樹身著綠裝,笑迎八方賓客。“門前潺潺溪流萬代納皇福,山后亙亙龍脈千秋藏龍虎”,這是寫在芒果文化活動廣場通往古榕園路口的對聯,這副對聯不僅深深地鐫刻在當地人的心中,也成為游客們腦海中深刻的記憶。
作者簡介:周敏,壯族,廣西田東縣人。百色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民族文學》《三月三》《廣西民族報》等報刊。散文《故鄉竹林》《醉在楓林里》分別入選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集《田東風韻》《情醉云山鑒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