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確保蘋果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根據蘋果病蟲害的發生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做好病蟲害的控制工作。該文主要分析了蘋果種植中常見的病蟲害以及發生特點,重點闡述了蘋果病蟲害的防治措施,通過科學引種、有效結合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技術、注重生物防治等措施,給蘋果種植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蘋果;病蟲害;發生特點;防治措施
王金海. 蘋果病蟲害發生特點與防治措施[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0):38.
近年來,蘋果種植面積增加,但隨著面積的擴大,蘋果病蟲害發生的概率也在不斷增加,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病蟲害的治理是一項難度較大的作業,做好防治工作對蘋果種植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了解蘋果病蟲害的發生特點,針對性的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減少病蟲害發生概率。
一、蘋果病蟲害概述
1、病蟲害分類
蘋果病蟲害對蘋果種植業的發展會造成很大損失,為了防治害蟲可噴灑農藥來消除病蟲害。但是,隨著藥劑的增加,一些頑強的病蟲害會產生抗體,導致病蟲害嚴重,危害蘋果種植業的發展。病害依據病原生物不同可以分為4類: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病害以及線蟲病。蟲害的種類較多,主要是昆蟲。熟練的掌握害蟲發生特點和消長規律,可以有效防治害蟲,對提高蘋果產量具有重要意義[1]。
2、病蟲害發生特點與危害
蘋果病蟲害的發生較為突發,防治工作難度較大,如果病蟲害的檢測工作不到位,會導致錯過最佳防治時期,造成病蟲害大面積爆發,并且容易迅速蔓延至整片區域,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隨著蘋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蘋果種植者工作量以及工作難度都會增加,稍有疏忽就會造成很大損失。蘋果病蟲害種類較多,且頑固難治,如果不能及時發現會導致治理工作處于被動狀態,造成害蟲爆發性擴大。但是,長期藥劑治理又會使得病蟲害產生抗體,短時間內可以抑制病蟲害的爆發,但隨著時間的增加藥劑的作用會不斷降低,導致病蟲害反復發生,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人造林與原生態的森林相比,原生態森林種類繁多,不同的物種之間相互牽制,其自身的防御系數較高,并且具備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而人造林品種較為單一,對外界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較弱,修復能力低下,再加上自然環境的變化,會導致病蟲害發生概率增加。在人造林中,病蟲害往往是全面式爆發,傳播速度極快,會造成很大損害。
蘋果樹屬于人造林,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種植外來品種會引入外來害蟲,當地的生態系統沒有可以相互克制的物種,會對蘋果園造成功能性、結構性損害,破壞蘋果樹的正常生長,影響蘋果種植業的生產和發展。
二、蘋果病蟲害防治措施
1、科學引進外來品種
病蟲害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提前做好防治措施,避免病蟲害發生。在引進外來物種時,需要考察當地的氣候是否適合外來品種的種植,了解物種的特性,避免與當地環境相斥。要選擇抗病蟲害較強的品種,確保苗木茁壯成長,提高苗木本身的抗性。引種時需要對所有苗木進行檢查,消除治病源,避免果園品種過于單一,保護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增強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2]。
2、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
不能單獨使用化學方法進行防治,過于依賴化學藥劑會增加病蟲害的抗藥性,藥劑劑量的增加會對果樹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導致病蟲害的復發,增加病害的治理難度。需要有效結合物理方法展開防治工作,物理防治的特點是無害、無污染,與化學防治相結合可以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3]。
3、注重生物防治
種植者需要注重生物防治,保護害蟲的天敵,利用生物鏈對病蟲害進行治理,減少化學藥劑使用。生物防治是一種經濟環保的防治方法,符合可持續發展治理理念。也可以人為引進一些害蟲的天敵,增加天敵的數量,逐漸形成一定的保護屏障,可以大大降低病蟲害爆發的可能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蘋果樹防治工作重點在于提前預防,并在種植后定期檢查,發現病蟲害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病蟲害的危害。科學引進外來品種,采用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防治病蟲害,并且重視生物防治。
參考文獻
[1] 郭建冰. 蘋果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 花卉,2019(6):245-246.
[2] 王慧琳. 蘋果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技術的分析[J]. 農業與技術,2019(12):86-87.
[3] 韓明為. 蘋果樹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 農家參謀,2020(1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