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蘋果是常見的水果之一,在全國種植面積較大。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綜合效益較高,能及早結果,提高種植產量,還有利于品種更新與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矮化密植要選擇合適的品種與砧木,并在適合蘋果樹生長的區域建園。在種植中要做好果樹定干與樹冠控制,根據蘋果樹生長情況補肥、授粉、疏花疏果,促進蘋果樹生長發育,為高產、穩產提供保障。
關鍵詞:蘋果樹;矮化;密植;砧木;定干;樹冠控制
王永波. 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優勢與技術要點[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0):75.
蘋果樹栽植面積較廣、產量較高,蘋果樹矮化密植屬于較為成熟的高產種植措施。蘋果樹密植栽培技術屬于集約化、現代化應用技術,是近年來蘋果樹種植技術的有效改革。在種植過程中要對技術應用要點進行分析,讓種植人員更好應用此項技術[1]。
一、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優勢
蘋果樹矮化密植即全面調節樹高,對冠幅大小進行控制,提高單位面積植株量。與傳統栽培種植技術相比,此項技術的綜合效益較高,能及早結果,提高種植產量,更新種植品種,為集約化、機械化種植栽培創造更多條件,使地力、光能最大化利用,突出群體效應,使蘋果樹葉片面積指數進一步增加。
對蘋果樹栽培種植中的無效空間進行調控,提高蘋果樹結果能力。在矮化密植栽培技術應用中,促使樹冠不斷縮小,促進果樹進行光合作用。矮化以后的果樹葉片大多較厚,養分積累良好。矮化以后能量消耗降低,能促使樹木快速生長成型。矮化以后的果樹樹冠成型速度加快,坐果率較高、成花速度較快、連續結果能力突出。
二、蘋果樹矮化密植準備環節
1、品種選擇
矮化密植栽培的蘋果樹品種要能全面適應栽培密度基本要求,這樣才能有效實現豐產栽培基本目標。當前要注重選取短枝型果樹品種,此類果樹屬于矮型突變型品種,比如首紅、紅星、瓦力短枝、富島短枝、宮崎短枝、煙富5號、惠民短枝等。要結合區域種植環境現狀以及種植要求選取具有良好抗病性、抗寒性,種植效益較高的品種[2]。
2、砧木選型
在砧木選取過程中,要全面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依照種植區域情況選取對應的品種。矮化砧木可以對樹體大小進行控制,能確保樹木快速結果、坐果。可以選取喬化砧木,采取扦插、壓條、拉枝、組織培育等繁殖方法。
3、種植選址
要選擇能為果樹生長提供良好生長環境的地塊。在選址時要綜合分析地勢、光照、氣溫等要素,地勢較高、通風條件良好、光照充足的區域最佳。在山地種植時要選取整體地勢相對緩和的區域,不能選在低洼區域建園。當前最適宜蘋果樹種植的土壤為50%范圍內的沙壤土[3]。
三、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要點
1、定干處理
定干處理對蘋果樹產量具有較大影響,定干高低決定了果樹枝條生長穩定性。科學定干能有效控制樹枝的長勢。如果蘋果樹基本長勢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成花與最終結果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品種選型確定后,要根據種植環境確定栽植密度。正常情況下,種植行間枝頭距離要保持在1 m范圍內,株距要控制在1.5-2.0 m,行間距要控制在3.5-4.0 m。種植中要確保樹冠高度隨著行距變化,行距較小樹冠要更矮。在最佳種植環境中,樹冠高度最好為行距的3/4,確保株距大于等于樹冠冠徑,這樣能促使果樹快速生長。
2、樹冠控制
促使果樹生長開花,以果控冠,是短枝水果密植栽培的重點。要注重選取綜合性控制措施,促使樹體生長開花結果。對枝干粗細、生長現狀進行控制,能保障樹冠快速生長。
種植人員要根據枝條粗細情況選取環割時間,保障果樹密植栽培產量和質量。樹形確定后,在控制最佳樹高基礎上要注重枝干比,控制在1:7范圍內。
要注重枝條的數量。在樹木生長前期要適度補充枝條數量,當中心干枝條數量較少時,可以適度選取刻芽方式補充更多枝條,使樹體生長更為均勻,促進結果部位快速生長,提高果樹產量。
3、科學管理
要施足基肥,以葉面補肥為輔助,正常情況下在雨后施肥,這樣有助于促進肥料的吸收利用。短枝蘋果更容易開花,根據種植品種選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提升種植質量,可以提高果樹的長勢,減少病蟲害發生。要想全面提升蘋果樹基本座果率,還要做好人工授粉與疏花疏果等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西琴,李小艷. 蘋果樹矮化密植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 農家參謀,2020(14):137.
[2] 孫亮三. 淺析蘋果樹矮化密植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3):227+233.
[3] 任宏偉. 淺析蘋果樹矮化密植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 種子科技,2019,37(1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