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英桂
摘要:數學作業設計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目前,小學數學教師正在積極探究利用科學教學策略優化作業設計的方式方法,而且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教研成果,本文將根據前人的成果,以小學五年級數學為例分析有效提高數學作業質量的相關策略,希望能為各位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作業設計方案。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質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5-0194-01
鑒于作業設計的重要性,在五年級時教師就必須非常重視數學作業設計過程的優化和完善。目前,小學數學課本仍然是所有數學教師進行作業設計的落腳點,例如五年級上冊中的《小數乘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等;五年級下冊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觀察物體》《折線統計圖》等。下面,筆者將以這些內容為例具體分析小學五年級作業設計問題和策略,具體如下。
1.小學作業設計問題
1.1?不能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實際上是很難依靠學生的學習表象來確定的。比如,有的學生在計算數學題的時候過程很模糊,但是結果都很正確,這也可以說明他的計算熟練度較高。但是現在的教師一般都是按照學生的學習表象來判斷他們的學習能力,導致某些優等生被分到學困生一層,反之亦然。
1.2?不能合理的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層。
某些學生的學習能力雖然很強,但是平常學習中粗心大意,表現出很差的一面,這也會給教師一定的錯覺。如果這時候教師僅僅是以他們的學習成績為唯一的評測指標,那必然會落入“經驗主義”誤區,導致某些能力很強的學生也被分到了學困生一層。
1.3?缺少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減低作業效率。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作業設計中,教師不適用多媒體展示作業內容,而僅僅依靠口頭和書面語講授,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某些學困生在理解作業內容時產生偏差。
2.小學作業設計策略
2.1?了解學生學習能力,合理分層——以《小數乘除法》為例。
第一,教師需要秉持“人本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有秉持“人本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作業難度和方式。《小數乘除法》內容雖然不多,但是難度很大,并不是每個小學生都能讀懂弄透其中的計算規則和注意事項,所以教師要站在學生角度,考慮每個學生能學到什么程度,能理解到什么程度,然后據此安排作業內容。
第二,了解學生的學習不足,因材施教: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總會表現出許多不足之處,比如計算錯誤、規則不明、不懂變通等等。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必須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不足,這樣才能因材施教,更好的利用分層教學策略,從而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層級的作業目標,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2.2?依據學生能力合理分層——以《多邊形的面積》為例。
(1)隱性分層,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學生都有自尊心,如果教師在分層的時候讓每個學生都知道自己處于哪一層,這無疑對學困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心靈打擊,所以教師必須要以隱性分層體現分層教學的合理性和人性化,盡量以不同的學習任務分層引導學生能力分層,如此,學生就能專注于作業而非分層結果,避免影響其學習熱情。
(2)合理制定學習任務。
在制定學習任務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常見多邊形的面積公式、多邊形的面積計算、生活實例探究三個方面設置三個難度不同的學習任務,由易到難依次是“探究常見多邊形面積的公式”“利用切割法計算多邊形的面積”“計算生活中常見的五角星、六芒星甚至更復雜圖形的面積”,然后根據學習任務進行學生分層,即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由低到高分成C、B、A三層。
(3)保障層與層之間的溝通交流。
分層教學并不是完全隔斷各層級學生的學習練習,而是依舊保持層與層之間的溝通交流關系,如此,下層學生就能在上層學生的幫助下更好的理解作業內容,而上層學生也會在幫助下層學生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學習能力。總的來說,保障層與層之間的溝通交流,即完全發揮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通過互幫互助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2.3?運用多媒體輔助作業設計——以《折線統計圖》為例。
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其強大的信息展示和環境渲染功能,很容易為學生創造極具直觀性的教學情景。從而能夠讓學生基于對情景的理解而深化作業內容理解。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作業設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圖片或音視頻資料、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
互聯網中有非常多的圖片或音視頻資料,這些資料能夠讓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多姿多彩,因此非常容易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繼而激發其學習興趣。例如在作業設計時,教師可以展示一些折線統計圖的樣子讓學生進行繪制,或是播放繪制折線統計圖的微視頻讓學生總結其中的重難點。當然,教師在選擇圖片或音視頻資料的時候一定要站在學生角度,選擇他們喜歡的、能理解的素材。
結束語
綜上所述,鑒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教師要提高作業質量,就必須在作業設計中科學的應用分層教學策略,從而在照顧學生學習水平的同時提升其學習效率和質量。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個人淺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希望各位小學數學教師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論證進一步研究相關的教育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李艷艷.淺談小學高年級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16).
[2]陳阿賓.有效設計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的策略[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4(8).
[3]鄧鋒.小學高段數學作業設計與管理的有效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