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曾在朝鮮戰場上繳獲大量美軍的M44 HBT通用迷彩服(即獵鴨迷彩),朝鮮人民軍偵察兵也都裝備了蘇式連體迷彩偽裝衣。我軍通常是在軍服外使用偽裝網或者根據地物地貌使用植物做變形偽裝。
抗美援越時期,我國曾應越南要求,根據繳獲美軍迷彩圖案的降落傘仿制出同樣圖案的迷彩布,交付越軍做偽裝和苫蓋,或由士兵自行裁剪作為披風或盔罩使用。

越南特工隊的迷彩偽裝衣??姑涝綍r期,我國根據繳獲美軍迷彩圖案的降落傘仿制出同樣圖案的迷彩布交付越軍;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越軍仍沿用這種迷彩圖案的迷彩偽裝衣
在1960年代的東南沿海地區,我軍曾俘虜過多批空降或偷渡的臺灣國民黨武裝特務,其中部分武裝特務穿著的就是迷彩偽裝服。1970年代我軍也開始研制迷彩偽裝衣。最初的迷彩偽裝由工程兵部負責,后來統一由總參工程兵技術裝備研究所(308所)專門研究迷彩偽裝。在1977年出版的工程兵偽裝教材中就提到了偽裝衣,其中迷彩偽裝衣按迷彩特征分為春夏型和秋冬型,另外還有雪地偽裝衣(雪地斗篷)。但這些迷彩偽裝衣僅試制出幾套,并未進入實用。
進入1980年代,為應對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場環境,我軍推出碎花迷彩偽裝衣,其為非制式產品,因防紅外偵測性能不佳,部隊試用不久便退出裝備。1981年,我軍推出第一代制式迷彩偽裝衣——八一式迷彩偽裝衣,其不斷改進,伴隨我軍10余年歷史。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前線部隊普遍反映65式軍服不符合戰場環境要求,尤其不能滿足偵察分隊突擊、偵察等任務的需要。1980年,總參工程兵技術裝備研究所在研究和參考了多種外軍迷彩服的基礎上,委托安徽省太湖縣服裝廠生產了我軍第一款非制式碎花迷彩偽裝衣(小黃花迷彩)。這套碎花迷彩偽裝衣,是應對自衛反擊戰作戰需要的產物,但只是解決了有無問題。碎花迷彩偽裝衣研制推出后僅配發給前線邊防部隊偵察兵使用。

碎花迷彩偽裝衣的圖案主要參照越戰時期美軍降落傘采用的斑塊迷彩。偽裝衣為分體式,上衣為夾克式,立關領,暗排5粒扣,2個上貼袋,袖口和下擺均有扣袢;下褲為直筒褲,褲腳口有扣袢。配套的軍帽為迷彩無檐軟帽(貝雷帽),但一般佩戴解放帽。這套偽裝衣既可直接穿用,也可套穿在軍服外面作為罩衣。

手持微聲沖鋒槍、身穿碎花迷彩偽裝衣的偵察兵。偽裝衣既可直接穿用,也可套穿在軍服外面

身穿碎花迷彩偽裝上衣的偵察兵

身穿碎花迷彩偽裝衣的炮兵偵察英雄周小舟
1980年推出的碎花迷彩偽裝衣畢竟是應急產物,它對付可見光偵察有一定效果,但對付紅外偵測效果一般。另外,其和當年我國援助越軍的迷彩面料圖案近似, 越軍當時還在沿用這種服裝作為偽裝手段,越軍特工隊就配發這種迷彩偽裝服。為了在對越偵察作戰中加強敵我識別和戰時偽裝,小碎花迷彩偽裝衣很快退出我軍的裝備。

在對越邊境反擊作戰中參戰的我特種大隊軍人, 身穿八一式迷彩偽裝衣

穿著八一式迷彩偽裝衣的海軍陸戰隊軍人
1981年,在總參工程兵技術裝備研究所的技術協助和指導下,江蘇省無錫縣印花廠研制生產了八一式迷彩偽裝衣,它是我軍歷史上第一代制式迷彩偽裝衣。其于1982年開始在云南前線試用,在1980年代的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期間,主要配發給各參戰的偵察或特種部隊,1980年代后期配發給部分單位的偵察分隊、海軍陸戰隊等,并未裝備全軍。
八一式迷彩偽裝衣有多家廠家生產。1981年開始由無錫縣印花廠生產,1985年,增加了丹徒縣石橋服裝廠等幾個生產廠家。在1982~1990年間,一直根據部隊的反饋邊生產邊改進,期間經過多次改進。其在迷彩設計上有單面迷彩、雙面迷彩,在款式上有風帽面罩版、盔罩版,各廠還有諸如袖口、下擺、褲角、肩袢、衣袋、紐扣位置等細節上的差別。最初是直接穿在普通軍服外面,作為“迷彩罩衣”使用,而且沒有相應的迷彩帽,一般佩戴解放帽。換發85式軍服后,開始作為作訓服穿著。至1989年正式由3521廠生產后,迷彩偽裝衣樣式才逐步統一,也裝備了同款迷彩帽。
八一式迷彩偽裝衣是一款典型的熱帶叢林偽裝服,用于我軍單兵和分隊戰時的技術偽裝。其迷彩特征適用于熱帶、亞熱帶雨林和常綠闊葉林等環境,同時擴展了原小碎花偽裝衣的功能,穿著此偽裝衣,利用地形、地物、陰影,可有效防止白天可見光和夜間近紅外的觀察,從而達到保護自己、消滅敵人的目的。其顏色協調、逼真,偽裝效果和隱蔽性能好,特別有利于部隊偵察兵在山區叢林地帶實施偵察作戰,是一款非常符合實戰需求的服裝,部隊經過實戰使用反映相當好。
“大五葉”雙面迷彩偽裝衣
初期的八一式迷彩偽裝衣為“大五葉”雙面迷彩偽裝衣,正面為適用于熱帶林區的叢林迷彩,反面為適用于灘涂平地的荒漠迷彩。它在設計上有很多符合實戰需求的細節,比如:只有上衣口袋,而沒有下衣口袋,因為攜帶的物品都裝在裝具、挎包或者背包里,下衣口袋用處不大。衣領設計為兩用開關小翻領,可以根據不同的環境使用。袖口、褲腳口可以用抽繩扎緊,防止蚊蟲、螞蟥等叮咬。使用維棉制作,透氣、速干,質量輕。
八一式“大五葉”迷彩偽裝衣是我軍投入使用的量產型號,主要有兩種款式。

八一式迷彩偽裝衣最初直接穿在普通軍服外面,作為“迷彩罩衣”使用(如圖),換發85式軍服后,作為作訓服穿著


“大五葉”雙面迷彩偽裝衣面罩風帽版,正面為適用于熱帶林區的叢林迷彩,反面為適用于灘涂平地的荒漠迷彩

“大五葉”單面叢林迷彩偽裝衣面罩風帽版

面罩風帽版 上衣為帶風帽的開關小翻領夾克,門襟中排6粒暗扣,外面有一層補強布。正面胸前2個口袋,左臂有1個口袋,口袋外形一致;下擺收腰是松緊帶式,在肘部、袖口有雙層面料的匝線補強層,袖口為帶扣緊袖口。褲子為直筒褲,有2個側面插袋和2個臀袋,褲腳口有收緊繩,在臀部和膝蓋部位均有雙層匝線補強層。這款偽裝服的特點就是口袋多,而且口袋內側有扣袢,同時在后領處有收納風帽的暗袋,風帽帶有迷彩面罩,又稱“鬼臉”。這個款式還有單面叢林迷彩偽裝衣,外觀設計與雙面迷彩偽裝衣基本一致。這種帶面罩風帽的偽裝衣主要配發給偵察兵使用。
盔罩版 上衣同樣是開關小翻領夾克,胸前2個口袋,下擺收腰為松緊帶式,在肘部、袖口有雙層面料補強層,袖口也是帶扣緊袖口。褲子依然是直筒褲,只有2個側面插袋,褲腳口有收緊繩,在臀部和膝蓋部位均有雙層補強層。這款偽裝服與上款不同的是,門襟中排改為7粒明扣,收腰處為2粒小扣,胸前口袋扣也改為明扣,并取消了2個臀袋。
還有一款丹徒縣石橋服裝廠生產的“大五葉”雙面迷彩偽裝衣盔罩版,不同的是反面荒漠迷彩顏色較鮮艷,且軍服肩部設計有肩袢,由于裝備部隊時并未恢復軍銜制,肩袢主要功能是便于戰場負傷后拖拽等使用。
“大五葉”雙面迷彩偽裝衣盔罩版配有相應迷彩色的鋼盔布罩,是軍區輪戰的偵察大隊及特種大隊的主力服裝。
其他款型 八一式迷彩偽裝衣的花色還根據所在地域背景和相應的季節設計出多種迷彩色圖案。譬如適用于南方水網的草地型(南一)和林地使用的林地型(南二)雙面迷彩偽裝衣;針對北方的落葉森林、草原、高海拔山地的使用環境,分別推出了草原型(北一)、荒漠型(北二)單面/雙面迷彩偽裝衣;還有綠色基調變形圖案迷彩(稱為春夏季迷彩),土黃色基調斑塊迷彩(稱為秋冬季迷彩)。這些迷彩偽裝衣在細節上有些許改動。南、北字頭的迷彩偽裝衣都屬于試驗迷彩偽裝衣,并沒有全面配發部隊,其中,成都軍區部隊試穿過南字頭迷彩偽裝衣,北京軍區和沈陽軍區某部在演習中試穿過北字頭迷彩偽裝衣。

上衣門襟中排有6粒暗扣,外面有一層補強布

肘部、袖口有雙層面料的匝線補強層,且袖口為帶扣緊袖口

左臂有1個臂袋,外形和上衣口袋一致

上衣正面胸前的口袋,口袋內側有扣袢

褲子為簡單的直筒褲,左右2個側插袋和2個臀袋,褲腳口有收緊繩,在臀部和膝蓋部位有雙層匝線補強層
1986年根據部隊在使用過程中的反饋,又對八一式迷彩偽裝衣做了多方面改進,包括在上衣的下擺、袖口和褲腳口加制了松緊帶,重新設計了防蚊、防螞蟥、防蟲襲擊的扣帶等。改進后的八一式迷彩偽裝衣,成為在亞熱帶野戰環境中適應性很出色的作訓服。


“大五葉”雙面迷彩偽裝衣盔罩版,正面為叢林迷彩,反面為荒漠迷彩,并帶有同款色的鋼盔布罩
終極版“小四葉”迷彩偽裝衣
1989年八一式迷彩偽裝衣轉為3521廠生產,同時它的服裝尺寸型號改為87式軍服的X號X型,服裝迷彩也進行統一調整,正面的叢林迷彩,比原來的“大五葉”迷彩少了一種土棕色,且迷彩圖紋色塊較小,故又稱為“小四葉”迷彩;其反面是四色荒漠迷彩?!靶∷娜~”迷彩偽裝衣分為雙面迷彩款(南方部隊)和單面荒漠迷彩款(北方部隊)兩款,主要還是配發給前線的偵察分隊和部分特種分隊。
這款迷彩偽裝衣較前款有較大的改動,完全從實戰出發,設計比較簡單,服裝用料為維棉或滌棉平布,可直接穿用或套于作訓服外面穿用。上衣為翻領夾克式,門襟中排5???,2個上貼袋,有臂袋,散袖口有扣袢調節,下擺收腰處亦有扣袢調節,用于收緊下擺。褲子為直筒褲,1個斜插袋,1個臀袋,褲腳口有扣袢。

上衣正面胸前的口袋扣改為明扣

門襟中排改為7粒明扣,下擺的收腰處改為2粒小扣

肘部、袖口同樣有雙層面料補強層,袖口也是帶扣緊袖口

褲子為直筒褲,只有2個側插袋,臀、膝部位有雙層補強層,褲腳口有收緊繩

下擺的收腰為松緊帶式

與偽裝衣配用的鋼盔布罩
它與之前款式不同的是,肩部增加肩袢設計, 可以佩戴軍銜肩章;上衣口袋做了改動,上衣正面依然有上貼袋,而反面則取消了上貼袋,并在下擺處兩側設計了大容量的斜插袋,解決了前款兩面衣袋厚度問題,而且由于斜插袋開口較大,還解決了穿用反面時便于取東西的問題;同時在兩臂處均設有臂袋。設計上較之前有很大的簡化,工藝也做了調整,之前存在的顏色漏印、缺色、縫紉質量等問題得到了解決。其作為作訓服使用后,配發了迷彩作訓帽, 外觀和后來的87式近似。

士兵身著丹徒版的“ 大五葉”雙面迷彩偽裝衣盔罩版


丹徒縣石橋服裝廠生產的偽裝衣同樣是雙面迷彩,但不同的是,反面荒漠迷彩的顏色較鮮艷,且在肩部設計有肩袢
還有一款單面荒漠迷彩偽裝衣,外觀上和雙面款一致。上衣是翻領夾克,中排5??郏?粒明扣1粒暗扣),2個上貼袋,右臂有臂袋,下擺收腰處和袖口有調節扣袢。褲子為直筒褲,1個右斜插袋,1個左臀袋,褲腳口有扣袢。這款迷彩偽裝衣主要裝備北方部隊中的部分偵察分隊、炮兵、工程兵分隊。

八一式迷彩偽裝衣的花色還根據所在地域背景和相應的季節設計出多種迷彩色圖案,圖中戰士身穿的迷彩偽裝衣,自左至右為: 草原型( 北一) 、荒漠型( 北二) 、林地型( 南二)、“大五葉”迷彩偽裝衣

草地型雙面迷彩偽裝衣(南一),正面為綠色草地斑塊迷彩(如圖),反面為林地迷彩

林地型雙面迷彩偽裝衣(南二),正面為南方林地迷彩(五色圓斑塊迷彩,如圖),反面為綠色斑塊迷彩

單面版荒漠迷彩偽裝衣(北二)

另一款型的單面版荒漠迷彩偽裝衣(北二)

草原型雙面迷彩偽裝衣(北一),正面為雙色草原迷彩,反面為四色林地迷彩

荒漠型雙面迷彩偽裝衣(北二),正面為荒漠碎石迷彩,反面為三色草原迷彩

解放軍某舟橋部隊演習,穿著北一、北二迷彩偽裝衣

解放軍某炮兵部隊演習,除右二軍人穿著“大五葉”迷彩偽裝衣外,其他均穿著北二迷彩偽裝衣

3521廠生產的“小四葉”迷彩偽裝衣,正面為四色叢林迷彩,反面為四色荒漠迷彩,同時配發迷彩帽

衣領為翻領,肩部增加肩袢設計,可以佩戴軍銜肩章

門襟中排5粒扣,2個上貼袋
1988年10月開始,全軍在授予新軍銜的同時,逐步換發87式軍服。1992年10月,全軍開始發放87式單色冬季作訓服,到1994年5月,全軍各部隊普遍換裝了87式四色林地迷彩作訓服,“小四葉”迷彩偽裝衣退出裝備序列。

下擺收腰處有調節扣袢,用于收緊下擺

反面的下擺兩側設計有大容量的斜插袋

設有臂袋,散袖口帶扣袢調節

褲子為直筒褲,1個右斜插袋,1個左臀袋,褲腳口有扣袢調節
八一式迷彩偽裝衣的出現,較好地滿足了我軍現代化條件下作戰、訓練的穿用,具有劃時代意義,是我軍在迷彩偽裝服飾方面的一次大膽嘗試和創新,成為我軍軍服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新設計了迷彩作訓帽,外形和后來的87式近似

圖中右邊士兵穿著“小四葉”迷彩偽裝衣,左邊士兵身穿87式士兵夏常服

單面荒漠迷彩偽裝衣,外形上和雙面款的一致。主要裝備北方部隊中的部分偵察分隊、特種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