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櫥窗。

1.女性櫥窗。

2.配飾櫥窗。
“匠·新”的概念涉及到傳統手工藝,如何從傳統的記憶當中讓人們看到走向未來的道路。這與鄔建安的藝術作品及為愛馬仕創作的櫥窗關聯性很強。人類世界中,祖先通過雙手勞作奠基的智慧,會保護并保佑人們在走向未來的路上更順暢。這種感覺慢慢地會生成一個形象。這便是鄔建安在為愛馬仕創作櫥窗時最初被構建出來的具體形象的模式和邏輯——神話人物和未來人物“商量”和“設計”這個櫥窗中的世界。
為愛馬仕設計的櫥窗之中,鄔建安將中國傳統皮影和剪紙藝術巧妙合體,構建了一個想象與現實重疊的奇幻空間,古代神話中的經典人物,成為愛馬仕男性櫥窗的主角之一。用皮革紋理層層拼貼而成的一片還未被“定義”的叢林世界里,刑天和未來人正在用神秘的語言對話。在男性櫥窗兩側的叢林中,棲息著從神話故事中走來的遠古神獸。
動植物身上的馬賽克“圖騰”似乎意味著它們即將在刑天和未來人的規劃下成型。“它表現出來的是這個世界正在被生成的一個過程。”鄔建安說,“動物身上立體、大塊的馬賽克,意味著那個世界的分辨率還有點低。而櫥窗外是我們人類的真實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是顏色調好了,而于櫥窗內的‘未來人而言,誰真實,誰又虛幻呢?”
談及愛馬仕的年題匠·新(Innovatlon in the Marking),鄔建安有自己的見解,過去可能需要人們不停地回過頭去反思,它需要耐心的聆聽者。傳統手工藝在人們追求速度與效率的情況下,似乎變得不為人重視。“試想,任何一個手工藝和人類的智慧‘活得都比人長,至少比個體長,他們其實也是一種智慧生物,只是形態跟我們靈長類物種不太一樣。你仔細聽,還是能聽出一些東西來。”傳統,并不是與前進的道路相反的情懷。匠·新(Innovatlon in the Making)代表的便是過去和未來融為一體,現代人就在中間,該做的便是成為鏈接,藝術家像一個媒介,通過作品傳遞出這種相連的關系。櫥窗成為交流的載體,既讓過去與未來間的寓言在想象中自然生長,又以“故事”串聯起了神話世界與現實人之間的關聯。
鄔建安,1980年生于北京,祖籍上海金山。2002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系,獲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中華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研究員,北京動物園學術委員會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