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民華
摘 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從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一個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而評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的標準成為工程質量標準,但是我國現階段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的監督和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次研究將分析這些問題,提出對問題的解決對策,幫助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工程質量變得更好。
關鍵詞:房屋建筑;基礎設施;監督管理
引言:我國在進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關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作為我國主要的經濟動力行業之一的房屋建筑行業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更加良好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工程質量不但持續的時間會很久,同時也會給人民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國家一定制定相對應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來約束工程質量,但是在一些工程公司建設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如何解決好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是從事建筑行業的工作者們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本篇文章從房屋建設和市政工程相關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方面進行研究和探索,切實為解決好工程質量監督方面提出解決的對策。
1現階段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很多施工工程都沒有辦理施工的許可證,這種情況主要集中在個人建設房屋的過程,出現的地點主要在城鄉地區,這些地區的人們主要都是靠自己建設房屋,這種建設的模式有一點好處就是成本會大大降低,但是取而代之的就是帶來的安全隱患和缺少房屋合法證件的問題,這些人在設計自己房屋時就沒有一個確切的面積計劃,或許在一處直接添磚加瓦達到面積目標,或者在本應該設計承重強的位置上直接取消設置承重墻,我國一直缺少對個人蓋設房屋的監督,監督人員往往都是草草了事,并沒有實際進入到房屋內部去探尋和觀察,好多房屋建造的很不合理,因為設計人員缺乏相對應的經驗,建設的房屋達不到錯落有致不說,主要是內部空間布局安排的也不夠合理。
而在市政基礎工程的監督管理上也存在許多問題,其中一個最主要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就是施工單位和監督管理人員沆瀣一氣,通過腐敗等手段來逃避檢查,最終完成工期。市政基礎工程是關乎政府威望和民生的工程,在工程設計之前應該進行招標,許多市政基礎工程沒有進行專業的招標,往往不夠專業的公司市政基礎工程的圖紙也都是敷衍了事,政府可能會尋找另一家施工設計單位進行重新設計或進行整體化的修改,這樣無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同時有效的施工期是固定的,如果將前期的時間花費在圖紙確定上,那么接下來的施工工期一定會有針對性地被縮短,這極有可能導致混凝土強度沒有達到標準值導致路面龜裂或者市政井蓋貼合不夠牢靠的問題。
2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
2.1建立安全管理監督體系
安全管理監督體系的建立是從上到下的,中央有關部門已經有詳盡的安全管理監督體系的指標,但是到了各地方這些監督體系就會被扭曲。任何建筑施工或市政基礎工程都需要有工程技術規劃和技術圖紙,做為一個工程或建筑最核心的部分,應該設立更多的設計安全研究院,在政府審批用地之前,將圖紙和工程技術規劃首先交給安全設計研究院來審閱,通過審閱和批改后,將文件返回給建筑公司,經過二次或多次修改才能進行最后的審批,這樣才能將潛在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也會為完善安全管理監督體系做出一份貢獻。
2.2完善工程質量評價制度
任何一個建筑公司或建筑領域的專業都不能確定設計施工過的建筑或政府市政基礎工程是無瑕疵的,在監督管理建設中一個極其關鍵的部分就是建立起互相評價的制度,評價就是敢于說真話,而評價的主體不一定就是有經驗的建筑公司,評價的主體完全可以是任何是一個施工人員,與這些設計工程的人員相比較,施工人員流更多的汗水,實踐也更多,他們的評價往往是通過經驗得來的,通過評價才能讓建筑的設計者和負責人不斷反思錯誤和不足,在最終方案確定之前能夠完善圖紙。
2.3加強建筑中安全問題的防治工作
加強建筑中安全問題的防治是保證建筑安全的標準,無論外形是何種形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安全問題應該永遠掛在設計者和實踐者的心中,任何一個家庭都希望永遠和睦,想要讓這種永遠和睦健全的生活成員狀況得以延續,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加強安全問題的防治工作,意外的突發情況可能每天都有,如果廣大的操作員工從心底能夠意識安全問題,就會有效避免在安全領域出現差錯,為自己負責,也為家庭負責同時也為人民負責。
2.4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
社會各界和政府相關負責人應該更加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福建福州市的漢博大廈在2014年7月12日-2014年7月27日這15天的時間內用裝配式建筑達成30層的建筑高度。漢博大廈的所有墻和物資都是通過裝配的形式來拼接為一體的,而進貨方式是國家批準的方式,裝配式建筑可以讓整個城市生活變得更加美滿和美好的同時,可以讓相關部門有著標準指標,將每一個裝配部分的設計者的名字貼在裝配式建筑材料的不同位置,能夠隨時看得見,便于統一監管和統一協調。
2.5完善群眾投訴機制
投訴是一個構建起人人監督的好方法,相關接受投訴的部分,可以給群眾獎勵來激勵群眾進行更多的投訴,任何巡查機關的精力是有限的,更多人平分在城市各角落中多處的建設工地后都變得更加渺小,但是人民群眾的力量永遠是最強大的,號召群眾進行投訴將會從某種程度上避免了安全隱患事故的發生,同時也為企業或市政負責人敲響警鐘,讓他們更加能深深體會到社會永遠有不透風的墻,想要自己的公司或設計更加安全、穩定地為群眾服務就不要放棄群眾投訴機制。讓更多企業員工自覺接受監督,自覺改正建筑施工中的陋習也非常重要。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已成為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產業,工程質量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聯系的更加緊密。國家以及社會都高度關注當前建筑行業的實際質量,所以相關監督管理人員要做好自身工作,從根本上完善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我國是建筑行業的領軍大國也是建筑業強國,在不斷關注樓層高的標準同時,樓的使用年限和安全性應該永遠放在首位,只有將安全監督意識牢牢放在首位,才能讓建筑行業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更好地為社會進步服務、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焦述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J].中國住宅設施,2021(03):7-8. [2]聶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思考[J].產業科技創新,2019,1(28):37-38.
[3]宋啟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7):28.
[4]張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7(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