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龍 王星亞 張芳
摘 要:石化工業當中,壓力容器屬于非常重要的設備。石化壓力容器所用的材料,其性能和石化產業能不能穩定、安全生產有直接關系,決定著石化企業最后獲得的生產效益。熱處理技術,能夠改善石化壓力容器的材料性能,本文將以石化壓力容器為研究對象,使用熱處理技術,提出合理的使用方法。
關鍵詞:熱處理;石油化工;壓力容器
前言:石化行業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意義重大,石化行業中壓力容器屬于非常重要的設備,是特種設備的一種。石化企業所用的壓力容器是否安全,關系到石化企業能不能順利完成生產。石化企業的壓力容器本身處于復雜的作業環境,所以其基體材料很容易在外界環境作用下,發生腐蝕問題。容器焊縫是斷裂問題頻現的區域。所以石化工業在發展中,壓力容器需要根據環境、材料情況合理使用熱處理工藝,做好操作流程管理,減少壓力容器中的殘余內應力,保障材料機械性達標,提高石化壓力容器穩定性與壽命,規避各種安全事故問題。
1 熱處理技術概念與意義
所謂的熱處理技術,說的是在某種介質中放置金屬材料,隨后對其進行冷卻、保溫與加工處理,用于改善金屬材料的成分、表面結構、內部結構,改善材料的機械性能,是內部殘余應力的常見消除方法。石化壓力容器生產加工的時候,焊接、折彎等工藝,都有可能會在基體中出現殘余內應力。殘余內應力會降低金屬材料抗疲勞能力與材料強度,引起應力腐蝕、材料脆性斷裂情況。基體斷裂是殘余內應力所引起的[1]。比如生產過程中,高強度鋼材料如果您已出現氫脆情況,為防止出現氫脆問題,需要使用脫氫技術。脫氫技術是熱處理工藝的一種。除此之外,殘余內應力也是零件變形的重要誘因,容易導致零部件尺寸精度受到影響。在金屬零部件的加工中,熱處理技術是非常重要的。
2 熱處理技術加工工藝分析
按照熱處理技術目標,能夠將技術分成預先熱處理、最終熱處理兩種類型。其中的預先熱處理,說的是消除上一道工序缺陷,從而在后面工序的加工步驟中使用而設置熱處理。而最終熱處理,說的是將保障零件使用性能為前提準備的熱處理技術。按照熱處理技術性質,技術能夠分成普通、形變以及化學三種熱處理形式[2]。普通熱處理,只能改變金屬組織結構和外形。形變熱處理,充分結合了熱處理強化與材料形變強化。不難看出,普通與形變這兩種熱處理工藝,追求的都是對材料成分進行改變。化學熱處理實現了對材料組織結構與成分改變。
目前,熱處理技術的常見手段包括回火、退火、淬火以及正火。以上幾種熱處理工藝,其本質是以可控條件為前提,加熱、保溫與冷卻金屬材料,精準控制上述三種工藝,能夠提高石化壓力容器的穩定性與機械性能。熱處理的加熱,使用的是電熱法與內燃法。也就是說,在特定溫度條件下,金屬材料被加熱,達到特定溫度以后,需要使用保溫技術,使金屬材料溫度維持在特定的指標。該過程中,金屬材料的殘余內應力、硬度、材料強度、組織結構全都發生變化。保溫時間到了以后,及時冷卻材料。即此時金屬材料冷卻的速度,和材料組織結構、機械性能有直接關系,決定著最后機械設備是否穩定。
3 石化壓力容器中的熱處理技術使用分析
3.1焊接前預熱
在金屬材料溫度達到特定溫度以后,對材料進行與熱處理。在高溫環境中,基體材料組織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特定程度上,減少了金屬材料硬度與強度,能夠改善金屬材料焊接性。
石化工業中的壓力容器,在焊接之前必須預熱,預熱一共有下面三個作用。首先,預熱材料以后,能夠控制焊接以后的材料冷卻速度,讓基體材料中的氫開始脫離,能夠防止氫斷裂情況。在預熱操作中,焊后冷卻速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防止了焊縫金屬氫溢出,防止了氫致裂紋的出現,能夠降低焊接部位淬硬強度,提高焊接部位抗裂性。在局部均勻加熱或是整體均勻加入中,焊接部位和周圍部位溫差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能夠減少焊接中的應力大小。在預熱中,焊接的應變速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可以避免焊接裂紋的出現。在預熱中,焊接的基體拘束度得到控制,在特定范圍中,提高了余熱溫度,能夠防止裂紋情況發生。石化壓力容器的焊接,需要考慮焊條化學成分以及基體材料情況,根據焊接方式、焊接剛性情況,確定層間溫度與預熱溫度。
3.2焊接后熱處理
完成石化壓力容器焊接以后,之所以進行熱處理,為的是:首先能夠去除材料中的氫。焊接完金屬材料以后,焊接部位的溫度如果仍舊在100攝氏度以上,那么低溫熱處理材料,就能加快焊接部位以及熱影響區的氫脫離速度,能夠防止低合金鋼一類的石化壓力容器材料出現氫脆情況,避免焊接部位裂紋現象發生。其次能夠消除焊接中引發的殘余內應力。焊接期間,材料因為快速升溫與冷卻,內部就容易出現不均勻內應力。此外石化壓力容器的焊接,外界和本身拘束,引起了內應力現象。通過焊接的方式,就能消除殘余內應力。最后能夠改善材料力學性能。在石化系統中,石化壓力容器大多使用合金鋼材料焊接的接頭,焊接以后組織結構出現變化,會有一些淬硬組織,對金屬材料機械性能造成很大的破壞。焊接后的熱處理,能夠降低材料硬度,可以實現焊接部位熱性與塑性的改善,賦予了材料更出眾的力學性能,并且有效提高了石化壓力容器組織結構穩定性與尺寸精度、穩定性。石化壓力容器結構件,如果使用的是普通材料,那么結束焊接以后,只需要去應力退火熱處理就行。高碳鋼結構件、中碳鋼結構件、補焊件、不同材料焊接件一般要用均勻化基體材料組織的方法,使其成分更加均勻,這樣才能消除焊接內應力。
3.3特殊化學熱處理
石化壓力容器是由各種各樣零部件組成的,不同零部件有著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不同零部件的機械性能側重點大不相同。石化壓力容器的生產期間,對零部件有著許多要求。首先零部件必須有足夠的耐磨性。常規鋼材料零件,一般通過滲碳淬火的方法,零部件的表面能夠形成高碳馬氏體硬化表層。合金鋼零件一般用滲氮法,從而在零部件的表面生成合金氮化物彌散硬化表層。以上兩種手段,是零部件表明硬度提升技術中,效果十分明顯的,能夠讓硬度達到HRC60級別。其次,有些零部件耐疲勞強度要求比較高,使用滲氮和滲碳兩種熱處理手段,都會讓鋼件表面出現很多殘余內應力,提高零件疲勞強度。最后有些零部件,抗高溫氧化性、抗腐蝕性比較好,滲氮熱處理手段,是提高零部件抗腐蝕能力的重要手段。鋼件的表面滲透適量的鉻、鋁、硅以后,零部件的表面就會生成致密其穩定的氧化膜,能夠提高零部件的抗腐蝕性與抗高溫、抗氧化能力。熱化學處理這項技術的應用,讓石化壓力容器的零部件既能擁有良好的基體韌性,同時也能提高零部件的機械性能,讓零部件擁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結語:在石化行業中,安全生產是基本要求。石化生產中,壓力容器是很重要的設備,壓力容器穩定性、安全性必須符合規定,而這勢必會對材料機械性提出很高要求。在石化壓力容器的生產和制造中,熱處理技術作用突出,能夠改變壓力容器的材料性能。石化壓力容器生產制造環節,利用熱處理技術消除材料殘余內應力,優化材料組織結構,可以提高材料機械性與綜合性,保障了材料的抗疲勞、抗腐蝕、抗氧化能力。石化壓力容器在熱處理以后,可靠性、安全性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徐俊峰,楊龍,張丹丹.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的安全管理解析[J].化工管理,2020,{4}(03):72-73.
[2]陳旭,馬文江.壓力容器在石油化工行業設計中的相關技術[J].裝備維修技術,2020,{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