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楊
摘 要:隨著我國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道路橋梁建設是我國連通各個地區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傳統的道路橋梁設計方案已經不能滿足當下交通的需求,因此需要提升道路橋梁建設技術,完善建設方案。本文通過總結道路橋梁設計的安全風險,并以此為出發點,闡述了道路橋梁建設設計中具體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道路橋梁;安全風險;人員素質;建設方案
道路橋梁是社會和人們交通的主要載體之一,是創造良好社會和高層次生活的基礎條件,然而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于道路橋梁建設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提升道路橋梁建設技術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發展的重點和難點。
1 路橋設計的安全風險
1.1 路橋設計不全面
在實際橋梁道路的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應該實現面面俱到,這不僅可以保證道路橋梁建設項目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道路橋梁結構的使用壽命。但是在實際路橋建設過程中,所有的施工流程和建設環節都是具備一定聯系,因此只有保障所有施工流程和環節符合建設標準,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實現道路橋梁建設的有機結合。目前許多道路橋梁設計者在開展實際設計時,都普遍利用自身建設經驗,不能結合建設地區的實際情況,單純的主觀臆斷,導致道路橋梁在結構設計時整體效果出現嚴重偏差。而整體性方面,設計者也無法做到靈活運用相關的建設數據,為后期道路橋梁建設增加了經濟成本和施工難度。
1.2道路橋梁設計落后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道路橋梁的設計形式與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種先進的模式和新穎的理念屢見不鮮,由于設計者在設計時思想落伍,專業素質和外在因素的影響,沒辦法完成設計的理念和技術的更新迭代,導致設計成果無法滿足現代化交通的條件,從而留下交通安全隱患。設計文件的初衷是施工建設的重要基礎條件,它能有效保障施工進度、造價與施工質量等施工要點,由于受到現實社會因素影響,很多城市的道路橋梁設計是以實現經濟效益為主要原則,過當的控制其成本,從設計到完成總是控制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從而導致設計沒有優化而過于走形式,設計文件不夠完善,更有甚者直接抄襲和模仿,沒有考慮到實際的確切情況,使其設計成果無法滿足現代建設的要求。
1.3 道路橋梁設計不合理
合理的道路橋梁設計方案應該是以安全、便利、環保、節能和經濟等多方面角度考慮,這樣才能保證工程正常進行。基于我國道路橋梁設計目前而言,該領域不足之處繁多,當以設計結構不合理性最為顯眼,由于受到傳統模式和思想等因素影響,我們的設計技術及理念還保留在20世紀左右,缺乏頂尖理念和高端技術的使用,對于世界先進的機械設備使用率偏低,從而使其物資變相浪費,不能有效的做到環保節能,未與國家出臺的相應政策形成呼應,進而妨礙了現代化道路橋梁事業的發展[1]。
2 道路橋梁設計的優化措施
2.1 提升建設人員整體素質
在道路橋梁設計中,人員的配備是建設的基礎,因此需要不斷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施工意識,讓道路橋梁建設的方案和設計理念,深深的扎進施工人員的內心。此外,對于設計人員的結構設計方面上,也要結合道路橋梁建設的實際環境和要求,加強設計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安全風險評估能力,定期開展國內外道路橋梁建設領域的培訓會,以此提升橋梁結構設計中的專業性。同時在道路橋梁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還應該不斷的改變自身設計觀念,進行創新大膽的結構設計,并且積極參與建設風險評估培訓會,在不斷的學習和培訓中,提升自身的風險設計評估能力,真正有效的解決實際建設和結構設計有可能出現的相關問題,有效的實現結構方案設計所體現出的穩定性和可行性。最終,設計人員在實際方案確認時,應該把文字理論和實際建造實踐相結合,為施工人員在建造時提供有效的數據和信息支持,并且可以及時在建造過程中發現隱患,并予以解決[2]。
2.2 科學設計建設方案
由于道路和橋梁在方案設計時,經常會建設在尚未開發的區域,以此作為道路的連通,因此經常會出現地域之間的巨大差別,而道路橋梁建設實際方案確認時,也會隨之出現較大的差異性。同時橋梁建設設計所需要涉獵的范圍和行業較廣,如果沒有全面的建設方案,會直接影響道路橋梁建設的合理性,所以在確認建設方案時,要秉著科學、合理的工作態度,充分的考慮到橋梁道路建設的周邊環境、地域地勢、以及自身結構模式等相關因素,為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所能接觸到的各個領域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支持。比如:池州市海綿城市示范項目齊山大道改造工程EPC總承包項目設計方案過程中,設計人員根據該城市自然環境以及氣候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且以此作為理論基礎,在安徽省第一個海綿城市道路項目,將海綿城市理念運用到市政道路中,最終在城市內部構建出具有結構特點的城市道路模式,有效的提升了城市道路建設技術水平,進而從根本上增加城市的現代化發展進程。
2.3 加強道路橋梁耐久性
道路橋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屬于承重結構,因此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必然會承受一定自然環境和人為影響。所以,針對于現代化道路橋梁的建設目標,必須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在積極提升自身學習能力的同時有計劃性、有針對性的引進先進的建設理念和建造方法,并且在規范方案設計的基礎上,充分的考慮到后期的使用和養護問題,同時在后期橋梁建設完畢后,維修人員仍然需要堅持養護任務的具體實施,實現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并且將一切有可能發生的不利因素進行徹底解決,以此提升道路的使用壽命[3]。比如:在建設道路以及橋梁過程中,為了直觀地分析道路各管線的相互關系,阜陽市城南新區五里路、竹園路道路及附屬工程不斷引進全新的設計技術,設計過程中,結合BIM技術的全面運用,從根本上提升道路的整體性。
2.4 實行建造責任制度
為了有效的提升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結構和整體建設的質量保證,在道路橋梁建造時,應該開展工作責任制,以此降低道路橋梁安全隱患出現的可能性。其中不僅需要提升設計人員的工作責任意識,還應該積極培養項目責任意識,并且將整體建造過程落實到每一個部門和個人,促使工作人員和設計人員深刻的意識到自身的工作職責,同時了解到道路橋梁建設項目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必然要求。安全責任制度不僅需要體現在設計人員和基層施工人員上,對于項目建設的管理層,也需要進行責任細化制度,以此保證橋梁建設過程中,各個建設環節可以順利開展,并且結合實際建設數據指標,科學的開展工作。
結束語:
由此可見,道路橋梁建設是我國保障民生,提高社會發展進度的重要基礎建設,而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對道路橋梁建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在道路橋梁建設工程開展過程中,應該積極實現我國現代化道路橋梁建設的主要目標,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完善道路橋梁建設方案的標準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徐顯利. 道路橋梁設計中存在的安全風險與有效優化措施[J]. 中國房地產業, 2017, 000(011):P.184-185.
[2]黃燦. 道路橋梁設計中存在的安全風險與有效優化措施[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36):102-103.
[3]武睿. 道路橋梁的安全性與耐久性設計分析[J]. 河南科技,2018(2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