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紅
摘 要: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邁入新常態,基于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的趨勢下,經營管理也需具備更高的標準,全面的預算管理在國有企業內部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其也逐漸演變成現階段很多管理層中需面對的難題,其可以在持續提高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質量方面發揮出不容小覷的價值。本文通過闡述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國企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科學合理的改進措施,繼而加快國有企業發展的腳步。
關鍵詞: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措施
引言
所謂全面預算管理,簡單地說是在企業預算編制期間,緊緊圍繞實現戰略目標,結合“全員參與”“全程跟蹤”的形式,對所有財務資源和非財務資源進行分配、考核以及控制,為確保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國企因為在經營體制、領導管理體制等相關方面存在特殊性,所以分析其全面預算管理問題極具現實意義。
1 國有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1.1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對國有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分析后可知,其主要是將盈利當作核心任務的,要想擴大盈利值,就要從以下幾點著手:一是增加營收;二是控制成本,而此時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實現對成本控制目標的科學明確,并在此基礎上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預算控制工作:一是主營業務成本;二是經營費用;三是管理費用;四是營業外的支出等,繼而將經營活動的盈利水平加以提升。
1.2對發展目標加以調整
國有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期間,因為很容易受到技術、經濟等相關因素的干擾,階段性目標難以實現,此時就要加大調節力度,繼而順應時代的腳步。針對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來說,其有益于相關經營者對各種容易發生的事情進行充分考慮,通過計劃實際的行為,采取切實可行的手段來完善預算管理的整體成效,繼而實現對國有企業發展目標的及時調整。
2 國企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2.1預算觀念無法與時代保持一致
無論是針對國企員工還是領導來說,他們并沒有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視,一些員工與領導甚至把預算和預測放在一起同等對待。把預算當成一種數字游戲,把此項工作統統都交由給指定的部門,久而久之下去就會致使預算實施在程度方面與深入性方面舉步維艱。
2.2信息化平臺不具有統一性
結合相關實踐調查可知,國有企業中全面的預算編制基本上是借助于人工利用辦公軟件來進行編制的。預算編制匱乏統一化信息平臺,顯然這樣除了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之外,也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預算的真實性。由于匱乏信息化的系統,在對全面預算編制期間,對數據整理與分析的部門一般因為一個數據發生變化而進行才一次的工作,如果想要得到可靠性強的預算報表,就要反復接收每一個部門中的數據,并且還要多次完善與改進報表,繼而導致工作量與日俱增。
2.3編制全面預算的水平不足
針對編制全面預算的水平不足,通常體現在將財務收支當作基礎,對其加以延長,通過相關工作者結合歷史數據來對其存在的數據情況進行測算,并且在對綜合指標進行編制期間,未把企業戰略和實際現狀當作參考依據,預算編制不具備明顯的銜接性,無論是針對粘度的預算執行還是月份的預算執行無法對經營目標帶來益處,同時在其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中也無法存在規劃價值。
3 國企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
3.1培養相關人員的觀念
深入貫徹落實國有企業當中的全面預算的管理工作,不僅僅屬于財務部門,是要動員每一個員工加入到全面的預算管理的氣氛,讓其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一起出謀劃策,一起與國有企業發展并肩作戰,這樣能夠實施全面預算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措施。
3.2增強其編制水平
國有企業應當和自身發展狀況相融合,并全面、細致地測算每一個指標。國有企業應當把銷售預算當作入手點,通過相關部門來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科學編制:一是銷售預算;二是采購預算;三是成本預算,設計材料與人工以及工藝,科學計劃開發出讓其可以正常生產;與此同時,通過有關部門編制項目的投資以及研發支出等相關方面的專項預算、測算的項目中所要采取的資金還存在其可行性;借助于財務部門來收集相關數據信息,然后再對其是否存在規范性與可靠性加大審核力度,并且還要結合以下幾點等方面的基礎上將其交由相關管理人員做好審核與簽批工作:一是損益預算;二是現金流,同時還要將其當作相應的實施標準,在深度剖析每一項任務的同時結合該指定計劃讓全部部門都可以對自身的職責與義務加以明確,全面準備項目中所需資金,繼而持續提高生產經營水平與效率。
3.3采用智能化系統評估全面預算管理的規范性
現階段,信息技術早已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中,在提升國有企業管理質量方面發揮出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后可知,其本身就存在著較強的繁瑣性,尤其是國有企業,其存在著以下特點:一是服務人群繁多;二是業務性質繁瑣等,所以此時需要對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充分利用,旨在促進預算管理質量與效率的全面提高。結合相關實踐調查可知,現階段已經存在很多全面預算管理軟件系統,并在眾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與此同時,基于機器人學習、大數據等相關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的趨勢下,借助專家模型開展特定業務板塊發展趨勢做好評估工作,早已在某些領域中獲得了可喜可賀的成果。站在國家的立場出發來看,將大數據技術當作基礎,融合了所有地區的數據信息,對這些信息加大預測力度,能夠全面、細致地預測以及預警社會生產的每一個流程,旨在為政策制度得以科學調控提供應有的便利。
結語
全面預算可以讓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有所上升,對國有企業把預算目標當作主體的責任體系構建加以指引,讓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得到健全與優化。國有企業所經營的業務與行業的區別,讓其在預算管理工作中所要面對的問題也存在差異,這就需要其結合實際狀況加以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旨在讓國有企業綜合實力得到有效強化。
參考文獻:
[1]吳金昀.新常態下中小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探討[J].納稅,2019,13(35):269.
[2]張子剛.關于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幾點問題的探討[J].中外企業家,2020(17):38.
[3]沈小麗.簡析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學習,2020(3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