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利
摘 要:在百年的歷史長河,一代又一代地質人踏遍深山荒漠,不怕流血犧牲,不畏艱難險阻,在國家發展的各個時期,他們都以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嚴謹創新的地質精神投身于祖國的建設和發展潮流中,書寫了祖國在地質勘查及資源利用方面的新篇章。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的靈魂,詮釋了優秀地質文化的內涵,他們是新中國及新時代國家建設的先進范例。在當今時代傳承地質精神,弘揚地質文化,堅守地質事業,在引導和培育我校青年學生心懷矢志不移的愛國情懷、堅持科學真理的高尚品格,激勵廣大學生自覺把個人事業同祖國前途和民族命運緊密聯系起來,把地質精神轉化為真誠奉獻的實際行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地質精神;青年學生
青年學生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和特殊時期,迫切需要分清價值主流很支流,迫切需要價值疏導和引領,當代大學生所面臨大大環境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其價值觀的塑造,如何找到一個切入點使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深入到青年學生中至關重要。所以,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涵養青年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廣泛深入開展弘揚地質精神系列活動,豐富活動形式,在校園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在校園活動中,積極開展地質知識技能大賽、“尋訪最美地質人”等相關活動。這些活動加強了廣大學生對地質相關專業知識的進一步了解,培養了同學們良好的人文素養、心理品質,提高了大學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 促進同學在專業方向上的發展,讓專業知識更加貼近學生生活。 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要求每位同學對所整理的事跡材料撰寫心得感悟。讓這些感人事跡在全校師生中廣泛流傳,并用青年人自己的方式去影響帶動更多的青年學子,讓社會主義核心核心價值觀入腦、如心。
2將地質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引領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把地質精神融入到教學科研工作中,融入到黨支部活動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在地質精神中所反映出的求真求實的開創精神,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成為樹德育人的重要載體。
高校尤其是地質類院校應將地質行業的典型事跡案例引入到思政課的教學當中,有助于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學生對思政課的正確認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地質專業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專業課,將地質行業的典型事跡案例融入到專業課堂,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地質專業的學習興趣,更能激起學生對地質事業的追求與熱愛,對老一輩地質革命前輩們的尊敬與仰慕,增強青年學生的歷史厚重感與歷史責任感,激勵他們奮發有為,砥礪前行,在實際行動中體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信息化的時代已經到來,新時代的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趨向于多樣化,便捷化,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更喜歡通過互聯網、新媒體等平臺獲取知識,高校應將地質行業的典型事跡案例制作成微課的形式在網絡上進行學習,拓寬學習途徑,用更加符合青年人的學習方式,使地質精神更好的得以傳承,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入到青年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3挖掘地質精神的內涵,深化地質精神育人成果,拓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育人途徑。
高校在弘揚地質精神活動中,深挖地質精神的內涵,拓寬育人渠道,依托社會實踐、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志愿服務形式,深入挖掘地質精神在歷史發展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精神動力,通過研究成果探索地質精神弘揚的途徑,不斷鞏固和深化地質精神的育人成果。
在社會實踐中可以通過電話采訪、網絡查詢、回鄉訪問等多種形式尋訪優秀地質人的事跡,重點搜集在找礦及地質勘查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地質工作者、在地質學界做出突出貢獻的院士等專家、在地勘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實業家、因公殉職的優秀地質人以及長期在地質一線工作奉獻終身的地質人的事跡材料進行分類整理,最終形成尋訪報告、先進事跡材料、口述史或訪談錄等成果,在全校范圍內弘揚和傳承地質精神。
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積極參與校園、社會的志愿服務活動,弘揚正能量,傳遞真善美,以實際行動帶動和感召身邊的人,拓寬了學生多角度對地質精神的認識,進而進一步拓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育人途徑。
4依托地質精神,設計藝術衍生品,在社會上廣泛傳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高校依托藝術設計學院、設計類社團等多種載體引領青年應用地質精神的元素設計被廣大青年接受的現代藝術品,設計的藝術品可分為學習用品類(如:書簽、筆記本、U盤等)、生活用品類(如:水杯、T恤、背包等),拓展地質精神傳播途徑,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青年學生的歷史擔當精神,培養青年學生的敬業奉獻精神,這種創新的傳播方式更受青年的青睞和喜歡,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真正根植于青年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