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馬昱
摘 要:輸電線路是電力系統中具有關鍵性的組成部分,線路問題將會直接影響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本文從自然、樹木、外力、設備及管理五個因素闡述對輸電線路運行安全造成的影響,并針對輸電線路提出自然防護、樹木管理、外力防治、信息監測、維護管理、分析平臺與素質提升七個方面的防治措施,希望電力系統穩定運行。
關鍵詞:運行安全;影響因素;防治
前言:輸電線路自身具有傳輸距離長、涵蓋范圍廣的特點,在線路運行中也經常出現影響線路穩定的安全因素,這些因素不但會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運作,更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保護輸電線路具有安全性。
1 輸電線路運行安全的影響因素分析
1.1自然因素
輸電線路一般設置在露天環境下,沒有一定的遮擋和保護,在特殊天氣或其他情況下,經常會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如冰雪、暴雨和大風等。經過多次調查和分析,可以得出雷電因素是最具影響力的自然因素,尤其是雨水較多的季節。例如:夏天雷雨交加,更容易使輸電線路受到破壞。
1.2樹木因素
近年來,我國綠化發展進程逐步增快,綠化面積越來越大,市內與郊區樹木數量大大增多,可隨之而來的樹線矛盾也逐漸顯現出來。輸電線路最初設置高于樹木高度,可樹木卻逐年增長。一旦有樹枝生長到輸電線路的安全范圍內,經常會出現觸及導線造成漏電、短路的情況,甚至引起停電事故或人身傷害事故。
1.3外力因素
外力因素相對于自然因素更具有主觀性。由于輸電線路的導線中含有貴金屬成分,許多偏遠地區不顧生命危險的犯罪團伙或不法分子會對輸電線路甚至輸電設備進行有計劃地盜竊,對正在作業的輸電線路系統破壞性極大。除了盜竊情況外,還出現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損壞輸電線路的情況,施工人員沒有與負責供電的部門進行正確的溝通,不具備專業操作技術,會出現挖倒桿塔或者碰斷電線的情況,對輸電線路運行安全造成影響。
1.4設備因素
輸電線路工程建設中,因為本身傳輸距離遠、運行環境惡劣,要求線路中使用的材料必須具備較高的耐壓強度和穩定性,同時使用壽命必須達到或者超過設計標準[[]]。輸電線路的零部件較多,各零部件的質量和性能各不相同,如電纜線、絕緣子、桿塔、導地線及金具等,再加上運行環境的影響,設備自身性能不穩定,出現質量問題,在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就會發生破損情況,導致無法正常運行。
1.5管理因素
我國許多地區的安全運行管理模式還處于過去的傳統巡查模式,不滿足當前時代的現代化運行要求。傳統的安全運行管理模式的工作量較大,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而運行管理效率卻沒有很高。很多輸電網線路位于城市邊緣,搭建高度較高,很多地區的安全運行管理沒有深入化進行,只做了表面檢查工作,對潛在的安全隱患并沒有預警意識,輸電線路運行安全沒有得到全面保障。
2 防治影響輸電線路運行安全因素的措施
2.1 加強自然防護
第一,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對雷電的防護措施,查看哪些區域經常遭受雷擊,記錄雷擊頻率和強度,加強現場勘察,尋找適合該企業的防雷措施,如避雷針、避雷網等。還可以設置接地電阻,將地基深埋,當雷擊出現時,可以通過相關設備的設置,保證雷擊強電流的釋放。根據雷擊情況,在雷擊點設置避雷針,架設避雷網,有效防護輸電線路,避免雷擊的破壞。
第二,加強防冰、防風措施。相關企業要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做出一定的預置計劃。對較為寒冷的地區提前做好導線涂抹防凍材料的工作,通過監控設備查看冬季結冰情況,及時清除。關注氣象部門氣象信息,做好應急準備。
2.2 強化樹木管理
樹木過高對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具有很大的危害,各部門應該協調配合探討管理方案,為有效解決樹線矛盾提出可行性建議。在即將建設的輸電線路計劃中,要確定安全距離,將樹木生長的最終高度、寬度及導線邊線在最大計算弧度、最大計算風偏情況下滿足安全距離。對現有影響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的樹木電力企業經過調查后,需要上報相關部門,研究采取修剪或移植等方式,相關部門許可,辦理手續后方可實施。
2.3 防止外力破壞
首先,相關企業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公眾平臺向當地居民推送關于輸電線路的安全常識、線路設施保護條例和電力法的宣傳消息等,加強居民對線路安全的認識,提高線路維護意識,如遇到盜竊線路等團伙,要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避免產生更大的損失。其次,如在輸電線路內有施工項目組即將開展建設項目,相關企業主動聯系施工工程負責人,告知輸電線路保護措施,提前簽訂線路保護協議,并在施工過程中運用電子網絡警察和定期現場勘查與巡視,保證輸電線路不受影響。若仍出現違規行為,依法追究其相關責任。
2.4 完善信息化監測系統
由于輸電線路安全問題對企業整體系統正常運行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若出現線路損壞沒能得到及時處理的情況,將會影響部分設備作業甚至全部系統癱瘓。因此,企業應該完善信息化監測系統,在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實時有效監測。當輸電線路出現問題時,依靠信息化監測系統的感知監測,下派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和維修,并通過信息化監測系統發掘出人工監測不到的問題或隱患,保證輸電線路運行的安全性。另外,企業還需定期檢查信息化監測系統周邊環境和設備問題,運用信息化技術判斷問題點,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搶修工作,確保為輸電線路安全提供全力保障。為實時監測輸電線路是否安全,建立信息化監測系統,根據系統顯示出的問題第一時間排查故障。
2.5 加強輸電線路運營維護管理
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在建設新輸電線路時提高設計質量,協調好線路與城市規劃之間的關系,提前針對高寒地區運用融冰等技術防治冰雪災害。對現有輸電線路進行優化,消除現有輸電線路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在實際輸電線路運營維護工作中,還要利用工頻放電電壓試驗和絕緣電子試驗等強化對多雷和大風等區域的線路檢測,并不斷對技術設備進行完善,確保輸電線路安全、穩定的運行。更新運營維護管理模式,尋找更符合當前實際情況的管理模式。
2.6 搭建數據綜合分析平臺
輸電線路不光需要健全運營維護管理模式,還需要根據線路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整合。將各設備線路的數據信息傳輸到綜合分析平臺之中,根據數據標準值和其他因素影響下的變化最大程度,配合監測系統查看當前運行狀態,評判當前線路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定期分析歷史線路信息情況,對數據信息經常出現異常值的線路予以關注,安排工作人員現場勘察線路,為后續搶修工作提供重要支持。數據綜合分析不光解決了現有的線路故障,更有利于提前解決未來可能出現問題的線路。
2.7 提高管理和運維人員專業素質
通過內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和專業技術培訓,提高管理和運維人員的工作職責意識,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能夠意識到線路安全對企業及人民安全的重要性。要使其既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義,從而擁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又要掌握專業的安全運行管理技術和知識[[]]。安排工作人員去其他企業參觀和交流,學習和借鑒其他企業的線路安全管理模式,同時還可以聯合組織各企業開展培訓講座,可利用互聯網平臺實行線上培訓,更新培訓資料,對輸電線路的運行及管理問題進行全國交流。
結論:綜上所述,電力企業需要準確掌握輸電線路的安全影響因素,針對不同區域的不同問題,提出可行性的防治方案,加強巡查力度,積極調整管理計劃,在不久的未來能夠更好地解決安全隱患,實現安全運行的全面管理。
參考文獻:
[1]肖嘯.500kV高壓輸電線路運維及防雷措施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9,07(07):107-108.
[2]肖勇,管鑫.輸電線路運行安全影響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10(30):130-131.
[3]陶彤.輸電網和線路安全運行的管理研究[J].電網運維,2020,04(3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