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旭
摘 要:在10kV以及以下的配電線路中,經常受到一些環境等因素影響,造成許多的線損問題,給用電戶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且給電力公司造成經濟損失。本文分析了10kV及以下供配電線路線損問題,并對如何解決配電線路的線損問題,提出相應措施,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幫助,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給用戶提供穩定電力供應。
關鍵詞:10kV;供配電線;線損問題
引言:配電網是國家重要建設,輸送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的能源損失。因此,目前要加大線損問題的原因分析,運用針對性的手段將線損進行有效控制,進而提升電力部門的經濟效益。
1供配電線路線損問題分析
供電線路在工作運行中,輸電傳送由于導線電阻會產生一些電能損失,另外供配線路中的變壓器與電容器等輔助電能輸送設備,也會產生電能損失。這些產生的電能損失就是線損。線損的程度既反映了線路的質量存在問題,又說明電力部門的專業技術有著不足,線損問題直接影響電力部門的效益,因此,電力部門十分重視這個問題。目前線損問題分為三種:第一種為固定損耗,通常為變壓器的損耗;第二種為可變損耗,通常是線路和配電的變壓器工作過程造成的損耗;第三種為管理方面損耗,一般是因工作人員的錯誤操作,造成數據不準確,帶來了電能損耗。下面對供配電線路線損原因做出了具體解釋:
變壓器損耗。配電線路工作中,進行提升電壓時,變壓器的鐵損會隨著電壓提升而變高,銅損卻與之相反,在這過程中鐵損是直接導致線損的主要原因。
導線電暈損耗。導線的電暈是線路中出現的局部放電情況。在線路中的高壓電線的電場強度突然升高,當電場強度升高過擊穿空氣的強度時,便會出現局部放電,因此出現線損問題。
有功和無功損耗。供配電線路的導線存在著電阻與電抗,是導致線損問題的主要原因,經過相關的公式對線路中的電阻與電抗進行計算,可以看出在有功或無功的情況下,都會造成一定的線損。
線路負荷問題引發的線損。由于大眾的用電生活習慣,供配電線會經歷用電的低峰期與高峰期。這種情況造成電線的負荷極不平衡,導致電力設備工作時產生巨大的能源損失。這種問題,可以根據用電的習慣進行有效的電能輸送量調節,降低由于線路負荷產生的線損,提升電力部門的效益。
2供配電線路線損的控制措施
2.1選用節能變壓器
由于供配電線的運行中線路的載荷有著不平衡的情況,常見變壓器也存在著空載問題,這些都會產生許多的線損。此時需要分析變壓器的出現空載的原因,其主要是渦輪與磁滯損耗組成的變壓器空載。目前相關研究發現,性能和工藝等因素不會對電能損耗有影響。變壓器負載出現的損耗主要是銅損,是由于繞組對電流造成的損耗,這時的電損與變壓器負荷率成正比關系。為了減少變壓器空載與負載現象,導致的銅損與鐵損,相關部門加大了對此現象的研討,這些年,有關部門推出了特殊變壓器,對各種損耗進行了有效控制,擁有極強的節能,不過特殊的變壓器成本太高。另外,研究還發現,變壓器在負載到85%時候,具有最好的節能性,因此,在變壓器的使用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的運行狀況,穩定負載率,防止過多的線損發生,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在原有變壓器上加大功率,這樣會讓變壓器的電壓加大,進而降低線損;
第二,更換掉老舊、能耗大的變壓器,安裝更節能的變壓器,科學選取變壓器,讓其在經濟的負載范圍內進行工作,進而降低線損;
第三,保證配網中電壓和負荷適應,高峰時加大電壓,低峰時減少電壓[1]。
2.2控制導線截面
線路中的電阻與電抗,直接影響著供配電線產生的電損,而導線的橫截面、長度以及材料影響著線路的電阻與電抗程度。因此,需要選擇合理的導線,減少導線中的電阻與電抗。選擇導線時,要明確導線的實際用途,比如:只是想要減少線路的電阻與電抗,選擇橫截面積更大的導線;如果考慮成本問題,就需要結合材料與線損,選擇成本較小的導線。根據目前電力部門的發展來看,若能使用這種導線的選擇方式,可以減少近一半的線損問題。
2.3配網結構優化
將以往的配網方式進行優化改進,滿足各個用電戶的需求同時,盡可能地減少線路的距離,并在新的線路中使用新型的變壓器等設備,根據科學的計算,使用更節能的高壓輸送方式,不僅降低了線損,還將供電的范圍擴大,這時的輸送能力會明顯加強。
2.4無功補償
施行的降低線損各項措施中,無功補償是最好措施,在實施這種方式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就地平衡,避免電源位置傳輸的無功;第二,選擇電容器作為第一設備,確保配電網無功平衡時,滿足其他分站以及線路的平衡,讓遠距離輸送無功電力維持在最小狀態。第三,以分散補償的方式作為基礎,集中和分散方式相結合,合理減少線損。第四,要達到標準要求,若是補償太高,會導致成本增加,且線損也會加大,若補償太低,不能夠有效地進行降低線損,因此,要根據標準的補償執行。
3其他技術措施
3.1提高計量管理
為降低供配線路線損的有效性,需要不斷提高計量的管理強度,相應的管理措施如下:第一,科學選擇計量點。用戶的計量點應選擇在供電線路的入戶分界處,除方便計量外,還能大幅度減少線損的計算量。第二,改進計量方式。對于使用高壓的用戶,可以根據安裝變壓器的大小,選擇在高壓或低壓處進行計量,而計量的設備應具有遠程數據監控的電表[2]。
3.2改善防竊電管理
偷電是線損的主要原因,直接導致大量電力能源損失,因此,對于偷電現象要加以重視,如何減少此類現象如下:第一,電力部門要與當地的公安聯合行動,設立專門處理偷電的部門,建立專業的人員隊伍,進而對偷電的行為有一定威懾作用。另外,設置獎勵措施,加大群眾的舉報積極性,使偷電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提高,保障電力部門的權益,減少線路的線損。第二,運用各種宣傳手段,讓更多人認識到偷電嚴重性,并將偷電的處罰方式也進行宣傳,讓偷電的人了解到可能會出現的懲罰,從根本上解決這類事件發生。
3.3提高線損管理水平
電力部門需要在目前的基礎上,加大對大客戶的監管,制定合理與實際相符的相關設備安裝計劃。另外,加大對新型設備使用,實現遠程監控用電數據情況,給線損的數據統計與計算提供全面、準確的數據支撐。
3.4健全線損管理體系
為完成降低線損的目標,需要結合目前的線損原因,建立線損管理體系。參與其中的部門做好自身的有關工作,對于線損問題較大的區域,要采取科學的技術方式,減少線損問題,監管部門應不定期地對區域內的電表進行抽查,保障電表具有準確性信息,讓電表能夠準確反饋區域所有時間段的用電情況。工作人員對線路的各種設備定期進行檢測與維護,及時處理線路設備存在的各種未發生隱患問題,防止設備受到損壞以及造成線損的情況[3]。
3.5其他具體管理措施
定期開展電工的專業培訓工作,不斷加強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讓其能夠更全面地做好線損的相關工作。落實線損管理的責任,把線損的管理工作分成幾個部門任務,落實到個人身上,有效地提升線損的管理水平。對于季度以及年度的線損數據,要加強分析整理,總結線損的程度,完善線損管理的內容,進而提升對線損的管理能力,降低線損情況的出現率。此外,還要引進更好的管理技術,建立管理平臺,進而高效監控電力的使用情況。
結束語:
結合上文,10kV及以下供配電線路保障所有用電戶輸電方式,其穩定運行直接影響著用電戶的日常生活與生產,而其中的線損問題沒有進行有效的處理,會給電力部門帶來嚴重的效益損失。因此,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線損管理,進而建立高效和節能供配電線路。
參考文獻:
[1]季超.10kV及以下供配電線路線損分析與相關措施[J].電力設備管理,2020(11):68-69+78.
[2]周恬.淺析10kV配電線路同期線損日常管理[J].產業創新研究,2020(12):129-130.
[3]李智鋒.10kV及以下供配電線路線損及應對措施探究[J].科技與創新,2020(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