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龍,蔡 勇,孫金龍
(華電國際十里泉發電廠,山東 棗莊 277100)
隨著國家能源結構的調整,火力發電面臨著更多的生存挑戰,發電利潤受煤價的影響很大。為有效降低發電成本,越來越多的電廠選擇燃煤摻燒的方式來控制發電成本。但是劣質煤的摻燒,因煤中含有泥和水分較大,極易堵塞給煤機落煤管,造成給煤機斷煤,迫使汽機降低負荷。不僅造成鍋爐的燃燒效率下降,嚴重影響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還加劇了鍋爐各受熱面的磨損,減少了機組使用壽命,同時也會增加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使運行人員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受到影響[1-3]。
目前對于給煤機堵煤的疏通措施主要有人工使用鐵鏟疏通、空氣炮振打和壓縮空氣吹掃等方式[4-6]。針對給煤機頻繁堵煤的情況,在使用上述疏通措施效果不明顯以后,為持續而有效治理因摻燒劣質煤而造成給煤機堵煤問題,設計了新型給煤機防堵裝置,經過現場調試投運以后,明顯降低了給煤機堵煤的次數,有效治理給煤機堵煤的問題。
當給煤機落煤管堵煤時,首先分布式控制系統(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發出給煤機斷煤信號,同時給煤機煤量迅速下降,此外會出現爐膛負壓增大,煙氣含氧量升高,主汽溫度下降,過熱度迅速下降等現象[1-2]。
給煤機落煤管堵煤主要原因:煤質問題,原煤中的水分含量較大時,造成煤質黏性增強,容易引起結焦,成為堵煤的主要原因;若原煤的篩分不合理,造成細度大的原煤占比較大,使得原煤的流動性變差,容易黏滯在落煤管壁上,引起給煤機堵煤;由于播煤風風壓不足,且落煤口處于密相區,造成大量的原煤在落煤口湍流,阻礙原煤的流入,引發落煤管堵塞[3-8]。

圖1 制粉系統監視畫面
機組制粉系統DCS 監視畫面如圖1 所示,在DCS 畫面中設置了給煤機堵煤和斷煤報警,同時設置了空氣炮振打裝置的遠控操作按鈕,在“型”煤摻煤過程中,常常發生給煤機斷煤的現象,在空氣炮振打無效時,需要運行人員就地疏通,如圖2 所示,給煤機斷煤現場照片,可以看出煤質明顯濕黏,而且顆粒度小,容易附著在落煤管壁上。

圖2 給煤機斷煤現場照片
給煤機常用的疏通措施主要有人工使用鐵鏟疏通、空氣炮振打和壓縮空氣吹掃等方式。給煤機空氣炮主要用來解決給煤機落煤管堵煤,有效防止給煤機斷煤的主要輔助設備,主要以空氣作為工作介質,由差壓和自動控制裝置實現快速排氣,將空氣壓力勢能快速變成空氣射流動能,以此產生強大沖擊力,克服原煤與落煤管之間的靜摩擦力,使原煤重新流動起來[6-8]。
為有效治理給煤機堵煤的問題,盡量減少制粉系統的改造,對現場給煤機堵煤的原因進行分析:型煤摻燒過程中,原煤中含有的水分較多,原煤在落煤管下落的過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容易黏附在落煤管上,隨著濕煤逐漸增多造成落煤管堵塞。為此,根據落煤管堵煤形成原因,設計如圖3 所示給煤機壓縮空氣疏通裝置。裝置由壓縮空氣儲存罐、三層環形壓縮空氣母管、多支進氣噴嘴及供氣管道和控制閥門等組成。儲氣罐引出壓縮空氣送至給煤機上部的原煤料斗,分別在給煤機入口插板門上層布置兩層、下部布置一層環形母管,壓縮空氣由環形母管通過金屬軟管送至焊接在料斗上的噴嘴接口,噴嘴出口緊貼煤斗內壁,高壓空氣通過每層布置的6只噴嘴送入煤斗內部。依靠壓縮空氣噴嘴形成高壓空氣,疏化原煤間的間隙,同時減少煤流與管內壁的接觸面積,起到懸浮吹掃的作用,避免原煤懸浮下落時黏附在落煤管壁上,從而降低堵煤發生概率[9-10]。

圖3 給煤機壓縮空氣疏通裝置
為防止噴嘴堵塞,減少對制粉系統影響,起到穿透、活化作用,正常投運期間將進氣壓力(儲氣罐壓力) 保持在0.3~0.4 MPa,三層進氣門微開保持10%~20%左右即可。
當來煤出現濕粘和板結等變化或發生斷煤時,可適當提高進氣壓力至0.5 MPa 左右,根據不同的蓬煤位置,靈活開啟開大相應層的進氣門開度,增強其疏通效果。
當兩套系統同時需要投運時,應注意壓縮空氣系統母管壓力的監視,若下降過快或變化幅度大時,應逐臺給煤機進行疏通、投運,防止因用氣量過大影響壓縮空氣系統壓力穩定。
根據需要對任一套系統進行調整時,尤其是投用最下層疏通壓縮空氣時,應注意對給煤機電流波動影響的監視,發現明顯升高時,應調整調整或關小進氣手動門。
當機組處于備用或檢修狀態時,磨煤機需要停運,此時應及時關閉各層進氣手動門。
給煤機壓縮空氣疏通裝置現場安裝效果如圖4 所示,為進一步全面掌握該機組B 給煤機壓縮空氣活化防堵裝置,在不同方式下的工作效果和產生的相關影響,尋求最佳工作方式,不斷完善調節方案,進行投運試驗,該試驗內容主要包括單層獨立試驗和多層聯合試驗,對不同進氣壓力(0.3~0.7 MPa 5 個等級)、不同進氣門開度(10%、25%、50%、75%、100%共5 個開度)累計進行了35 個(15+20)工況的試驗,每個工況選取5 種不同進氣閥門開度分別進行試驗。

圖4 給煤機壓縮空氣疏通裝置現場安裝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對應不同的試驗工況,壓縮空氣系統壓力基本沒有產生影響,壓力能夠保持穩定在0.68 MPa 左右,得益于系統中設置的儲氣罐緩沖作用。
單層獨立試驗和多層聯合試驗時給煤機電流變化趨勢如圖5、圖6 所示。不考慮試驗期間煤質變化的影響,單層試驗時,隨著壓力升高,當壓力大于0.5 MPa 時,投運中、上層時無影響,投運最下層會影響給煤機電流稍有升高;多層組合試驗方式下,隨著試驗壓力的升高、進氣量增大,對給煤機電流影響較為明顯,在0.6 MPa 壓力、三層全開方式下,對電流影響開始明顯顯現,在最高試驗壓力為0.7 MPa、三層全開時,電流可達4.3 A(正常電流約為3.3 A,額定電流為6.5 A),但沒有達到額定電流。給煤機電流略微升高的原因,由于疏通壓縮空氣壓力和流量的增加,增大了下煤的速度,增大給煤機皮帶上煤塊的線密度,進而增加了給煤機皮帶上重量,加大給煤機電機負荷,因此給煤機電流略微升高。

圖5 單層獨立試驗時給煤機電流

圖6 多層聯合試驗時給煤機電流
單層獨立試驗和多層聯合試驗時給煤機內溫度變化趨勢如圖7、圖8 所示,單層試驗時,較低壓力、較小的進氣門開度下,進氣量小溫度幾乎沒有變化;當進氣壓力的升高達0.7 MPa 時,進氣門開度最小與最大時影響溫度降低約4 ℃;投運下層與上層時影響整體溫度降低約6 ℃,對給煤機正常運行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圖7 單層獨立試驗時給煤機內部溫度
整個試驗過程,每個實驗工況下磨煤機通風量均沒有發生明顯影響變化。
單層獨立試驗和多層聯合試驗時磨煤機入口綜合溫度變化趨勢如圖9、圖10 所示,通過對相關試驗數據分析看出,溫度變化不大,沒有明顯規律性,即有某些工況升高,也有些工況下出現降低現象,因此,影響并不明顯。可能的影響因素是因冷風的摻入影響溫度降低,影響通風量的升高,進而自動關小熱風調門,會出現因通風量和出口溫度變化改變冷熱風調門開度,頻繁交替作用,直至影響變小時達到暫態平衡。

圖8 多層聯合試驗時給煤機內部溫度

圖9 單層獨立試驗時磨煤機入口綜合溫度
各實驗工況下對冷、熱風調門開度影響變化不明顯,在較高的試驗壓力下(0.7 MPa)會有影響開度增大也有關小現象。原因同樣是因冷風的摻入影響溫度降低,熱風調門和冷風調門頻繁自動調節,直至達到暫態的平衡。

圖10 多層聯合試驗時磨煤機入口溫度
給煤機壓縮空氣疏通裝置自2020 年3 月20 日安裝完畢后,至今運行正常,在摻燒煤質濕度和黏度基本相同的條件下,該給煤機斷煤現象明顯減少,最近一次斷煤情況如圖11 所示,進行就地檢查,發現給煤機因板結的煤塊堵在皮帶與落煤口處,導致斷煤。

圖11 給煤機斷煤情況
給煤機壓縮空氣疏通裝置投運后,曾出現影響給煤機電流升高的問題,經現場實驗、排查后,確定為投運下層吹掃壓縮空氣影響,將儲氣罐進氣手動門全開且保持進氣壓力為0.69 MPa,調整運行方式,微開中上層、停運下層后恢復正常電流。
綜合目前給煤機壓縮空氣疏通裝置投運后出現的斷煤情況,在出現斷煤后,三層壓縮空氣全開,提高壓縮空氣壓力,仍會出現不下煤的情況,在停止磨煤機運行后打開給煤機觀察孔,發現積煤堵在下層壓縮空氣和皮帶落煤口之間,壓縮空氣吹不動,雖然加裝壓縮空氣清堵裝置后,斷煤情況有很大改善,但對特別黏的煤效果不明顯,需要從源頭上改進燃煤摻配帶來的影響,不能單純依賴清堵裝置。
面對火電機組經營的困境,燃煤摻燒已經成為火電機組生產運行的必由之路,給煤機堵煤對于直吹式磨煤機來說,斷煤對負荷、機組安全運行等影響很大。采用給煤機壓縮空氣疏通裝置,能夠有效解決給煤機落煤管堵煤問題,避免給煤機落煤管堵煤造成的機組大幅降低負荷,減小對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影響,大大降低了工人疏通堵煤勞動強度,同時有效降低飛灰可燃物含碳量,節約發電煤耗,減少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