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科學導報》記者來到大同市靈丘縣店坊臺村,想見識見識讓這里村民致富的寶貝——黃芪。沿著崎嶇不平的泥土路顛簸而上,剛走到半山腰,汽車就停了下來。放眼望去,記者并沒有看到藥材黃芪,疑惑之際,同行的森泰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繼栓說:“還沒到地方呢,再往前,汽車上不去了,咱們必須徒步前行了,翻過這個山頭就到了。”
跟著王繼栓,一行人爬上山頂,只見山與山的溝壑中,五六個農民與一臺挖掘機默契配合著,將黃芪根從挖掘機掘出來的土中篩選出來。
“這片山上的黃芪都是6年前種植的,黃芪經過6年的成長才能挖掘,所以十分珍貴。這片山區屬于恒山山脈,是正宗地道的正北芪,也是靈丘縣發展黃芪的主產地。”王繼栓介紹說。
森泰種養專業合作社從2009年成立至今,一直以帶動當地農民、貧困戶脫貧致富為目的,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提供高品質的黃芪產品為發展理念,嚴格規范種植標準,力求達到有機種植的要求。目前,發展種植黃芪2000多畝,全部采用仿野生種植模式。不僅如此,王繼栓還特別重視施工整地、種植環節。在整地中用機械工具把灌木雜草深埋至1米以下,使雜草和灌木在地下腐爛,變為黃芪生長的有機底肥,變廢為寶,代替化肥,既提高了黃芪的產量,又改善了黃芪的質量,避免了黃芪中農藥殘留的產生。
“黃芪種植有了規模,也有了產量,但是價格卻賣不上來。靈丘縣黃芪產業一直微利前行。”王繼栓對記者說,“要不是政府扶持,現在還愁著呢。”
2019年,靈丘縣政府與山西振東藥業合作,總投資8902萬元建設中藥材產業園。該產業園依托靈丘縣中藥材種植資源,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由振東集團規劃優選品種、提供技術指導,采取定單保護價收購,形成產品研發、加工、銷售、物流、中藥材收購交易等一體化產業,以此將帶動周邊縣區的中藥材種植和交易,從而打造成晉北地區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
據了解,靈丘縣中藥材產業扶貧園區即將交付使用。“有了企業的定單保護價,我們的黃芪就能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王繼栓開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