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箭飛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2003年高中畢業后,考入重慶文理學院,畢業后工作于重慶財經職業學院。2018年9月,我被選派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隘口鎮任太陽山村第一書記,是市商務委扶貧集團駐鄉工作隊的一員。
來到太陽山村的第二天,一些村民就主動找上門來向我反映問題。有的是來咨詢如何報銷醫療費用;有的是來反映家庭缺乏勞動力,農活忙不過來;有的是來告訴我,念高二的兒子想輟學外出打工。這些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我有些不知所措。
為解決好這些問題,我三天兩頭就召集村“兩委”成員,一起開會研究,一起走進田間地頭和村民家中,與村民共同討論解決辦法,一項一項地落到實處。
漸漸地,我愛上了這份工作。
產業是扶貧工作的根基。為了幫助太陽山村的老百姓發展自己的產業,我們按照“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為平臺、農戶為核心+X個特色產業”的“3+X”發展模式,成立了秀山石屋基農業專業合作社,并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830余畝,種植核桃700畝、天冬130畝,套種銀杏600畝、白術育苗50畝。這些產業帶動了158戶農戶增收,同時還帶動全村就近就業實現勞動收入90余萬元,土地租金收入30余萬元。我們還積極協調市商務委扶貧集團捐贈物資,創新發展民宿,目前已安裝床位58個,具備接待游客100人的能力。
兩年來的努力,化作了一個個脫貧戶臉上燦爛的笑容。看著太陽山村全面完善的基礎設施,逐步發展起來的產業,我心中暖暖的,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老百姓脫貧了,我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可我卻心有不舍,我舍不得可愛的鄉親們,舍不得一起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戰友們,舍不得我的另一個故鄉。
(作者系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隘口鎮太陽山村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