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的全國調查顯示,近九成(89.5%)的學校設立了家長委員會。據全國婦聯、教育部2016年11月24日在京召開的全國家庭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發布的消息,目前全國共建有依托幼兒園、小學、普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家長學校338240所,建校率為76%。這些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其實可以有效利用起來,對父母們進行相關培訓或者進行家庭教育知識的傳播。
受過教育專業培訓的教師群體,在父母心目中具有影響力,也是最具權威性和距離最近的指導者。也可以說,教師群體是最直接、最廣泛、最巨大的家庭教育指導力量。所以,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及各種各樣的平臺,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作用,為家庭建設與家庭教育提供咨詢服務,將成為家庭教育指導最為有效的途徑與方式。
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讓家庭變為學校,而是讓家庭更像家庭,學校也要回歸家庭與生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志勇認為,學校教育要回歸家庭,就是要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系,克服學校教育脫離生活、脫離實踐的弊端。他提出,家長委員會是讓學校教育回歸家庭的組織化的載體。家長委員會通過組織家校同步教育活動、親子教育活動、既改變學校的教育時空,也改變每個家庭的生活內容和生活樣式,以及每個家長的生存方式、生活內容和生存樣式。
很多學校推出的家校活動只是流于形式,不僅沒有效果,反而讓父母覺得增添麻煩,要提高父母參與孩子教育的積極性,就要加強家庭對學校教育活動的參與度。正是學校對家庭教育重視,才能把家校合作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最終產生家校教育與學校教育“1+1>2”的教育效應。
孫云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