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波
在居家學習的過程中,由于部分孩子的自律性較差,網絡上的其他“誘惑”太多,青少年自律意識又相對淡薄,隔屏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出現了“掛機”“人在線心不在線”等不良現象,更有甚者連人都不在線。從事線上教學的教師“十八般”武藝用盡,但效果依然不佳。
教育者只有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精準設定學生自律的“任務清單”,才能真正讓線上教學有的放矢,隔屏不隔效果。
這里所講的“任務清單”,其核心主要是孩子線上學習的“責”“權”“利”。
責,就是要明確學生線上學習應該履行的職責,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必須做的,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權,就是明確學生線上學習的權利,讓他們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和掌握的,培養他們的權利意識;利,是紅利,這是對線上學習“責”與“權”的鞏固和支持,在學生高標準完成前面的內容后,可以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獎勵,激發他們更加高質量地完成“任務清單”。
任務清單中的責、權、利,說來容易,但“度”難把控。首先,教育者要“心中有數”。老師和家長摸清孩子的底細,制定科學的、合理的、可行性較高的任務目標,使學生清楚、清晰地知道“做什么”“什么時候做”“怎么做”,讓他們在任務的驅動下和目標的指引下,積極主動地完成任務,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自身的擔當精神。
第二,教育者要“眼中有人”。老師和家長首先要愛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的正當權益。要學會換位思考,發揚民主精神,與學生共同制定線上學習的相關紀律要求,一經孩子確認,就要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執行,嚴慈相濟。
第三,教育者要“手中有法”。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在孩子出色地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后,教育者要大膽地表揚學生,在原則范圍內,給孩子“甜頭”,讓孩子享受自律的喜悅,體驗自律的幸福。當然,在給孩子適當的“紅利”后,教育者要讓學生明白“家長(老師)為什么這么做”“孩子自己今后更應該怎么做”,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標,增強學習的動力。
青少年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期,線上教學作為特殊條件下的特別舉措,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有需要盡快解決和適應的問題。讓我們多一點理智,少一點沖動,多一點用心,少一點輕率,多一點引導,少一點責備,于無聲處培養孩子線上學習的自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