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猛 徐尚


摘要:產品質量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與控制,無疑將制約企業的發展,質量技術管理對于企業產品質量的控制與提高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質量技術管理工具就是控制產品質量的直接手段與方法,用好質量管理工具,可以很好的控制產品的質量水平,使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向六西格瑪零缺陷方向靠近。
Abstract: Product quality is the life of an enterprise, if the product quality is not guaranteed and controlled, which will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quality and technical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 play a decisive role, quality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tool is the direct means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and methods, with good quality management tools,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level, ultimately, make the quality level be close to six sigma zero defects direction.
關鍵詞:8D;五大質量工具;新舊七大手法; MSA應用
Key words: 8D;five quality tools;seven techniques, old and new;MSA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H186?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27-0084-02
1? 8D
8D又稱團隊導向問題解決方法,是福特公司處理問題是一種方法,也適用于制程能力指數低于其應有值時有關問題的解決,它提供了一套符合邏輯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對于統計制程管制與實際的產品質量提升架起了一座橋梁。主要的操作流程包括如下8個步驟:D1:成立小組,D2:說明問題,D3:實施并驗證臨時措施,D4:確定并驗證根本原因,D5:選擇和驗證永久糾正措施,D6:實施永久糾正措施,D7:預防再發生,D8:小組祝賀。以上便是8D的概述。
五大質量工具主要包括產品質量先期策劃和控制計劃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and Control Plan)、潛在失效模式和影響分析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測量系統分析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統計過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生產件批準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APQP,就是如何對產品設計和開發進行控制產品質量策劃的一個典型的PDCA循環,四個階段是有序排列的,反映了產品設計和開發的進度[1]。APQA對PDCA循環進一步的細化,將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過程分為5個階段:計劃和確定項目階段、產品設計和開發階段、過程設計和開發階段、產品和過程確認階段、反饋、評定和糾正階段。進行APQP產品質量先期策劃的意義:合理的配置資源,使顧客滿意、促進所需更改的早期識別、避免晚期更改、以最低的成本按時提供優質的產品;FMEA可以描述為一組系統化的團隊評估方法,主要是從可靠性角度對所做的設計及過程進行詳細的評估,量化RPN指標,主要是一種預防式思維模式,從嚴重度、發生度、頻度三個方面進行評估,主要在設計階段和過程控制階段使用D-FMEA和P-FMEA,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頻度,企業盡量根據自己公司產品積累的歷史數據進行劃分等級,這樣將更有利于分析問題和改進問題。MSA測量是指“以確定實體或系統的量值大小為目的的整套作業流程”。測量系統可以完整的敘述為:對被測量產品特性賦值的操作者、設備(包括量具)、軟件、操作系統、測量環境的集合,用來獲得測量結果的整個過程稱為測量過程或測量系統。測量設備不等于測量系統,測量設備只是測量系統的一個關鍵的部分。測量系統的變差性質可以分為位置變差、寬度變差。位置變差主要包括:偏倚(準確度)、穩定性(漂移)、線性(偏移值的差異);寬度變差主要包括:重復性和再現性。重復性是由一個操作者采用同一個測量儀器,多次測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時獲得的材料值變異。重復性是設備產生的變差,是設備本身固有的屬性;再現性是由不同的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測量儀器,測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時,測量平均值的變差[2];SPC過程能力,過程在受控狀態下的加工能力,也就是過程在受控狀態下所表現出來的保證過程質量的能力。過程能力反映的是過程的固有屬性。從定量角度看,過程能力就是在諸多處于受控狀態下,過程所加工產品質量特性值的波動幅度(分散性)。這種能力表現在過程穩定程度上,過程的穩定程度越高其質量特性值標準差就越小,過程能力越強,相反,則越弱[3]。由于穩定過程的99.73%的產品質量特性散布在區間[μ-3σ,μ+3σ]內,所以定義:PC=6σ:PPAP是樣件實驗完成通過以后,正式批量投a產供貨之前的一個環節。PPAP的作用:正確地理解顧客的工程設計文件和規范的要求、按顧客規定的生產節拍進行生產,持續滿足顧客的需要。
2? 新舊七大手法
舊七大手法包括調查表、直方圖、控制圖、散布圖、層別圖、排列圖、因果圖;新七大工具包括關聯圖、親和圖、樹圖、矩陣圖、矩陣數據分析法、過程決策程序圖、箭頭圖[4, 5]。老七大手法主要應用于產品的制造階段,新七大手法主要應用于PDCA循環的P階段,而它們之間另一個區別的新七大手法主要是根據語言資料分析問題,而老七大手法主要強調用數據說話,量化思維。
3? MSA應用
3.1 測量數據的分類
大自然對于數據的定義基本上分為兩大類:一類稱之為計量型數據(可以通過測量工具進行測量的數據)例如,長度、深度和粗糙度等;另一類稱為計數型數據(不可通過測量工具進行測量的數據)如,合格與不合格、好與不好等。針對這兩種數據也分別對應兩種MSA,對于計量型數據使用Gauge R&R分析方法,對于計數型數據使用一致性評估方法。(圖1)
Neated:不可以反復測量的Data(如:破壞性檢查)。
Crosseda:可以反復測量的Data。
3.2 策劃流程
首先,是取樣,樣本一般選擇10個,要代表過程變差;其次,選擇三名操作者對選定的10個零件,進行3次盲測,在測量之前要對測量人員進行操作培訓;期間要有一名觀察人員觀察全部過程中操作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找出測量誤差的影響因素;待測量結束后,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最終根據分析數據結果及觀察到的問題進行改進提升。
3.3 分析流程(圖2)
4? 結語
質量工具是一個具有普遍性和廣闊性的方法工具,也是非常有用的質量工具與方法,但是每個企業都有它的特殊性一面,比如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加工工藝、不同的質量檢測手段等都將影響到質量工具的具體實施執行。因此,如果每個企業能夠針對質量工具的普遍性理論,然后結合企業的產品、工藝、加工方式、檢測手段總結實踐出一套適合自己公司的質量工具應用方法,將會對于企業項目的改進分析起到更加準確的定位作用,因為分析的結論將會影響到最終的改進方案與決策方向。
參考文獻:
[1]馬林,羅國英主編,中國質量管理協會編著.全面質量管理基本知識[M].2003:266.
[2]左學敏.中國質量協會石油分會表彰石油工業QC小組活動成果[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3(6):19.
[3]張公緒,孫靜主編.質量工程師手冊[M].2002:630.
[4]孫靜主編.質量管理學[M].四版.2018:356.
[5]袁付禮主編,喻紅陽副主編.質量管理學[M].三版.2018: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