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 張文雅
摘要:安全操作規程是減少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制訂有效的安全操作規程,基于風險管理科學原理,以某企業的人工檢尺作業為例,應用HAZOP分析方法仔細查找企業生產運行過程中人員操作行為與操作意圖的偏差,分析偏差可能帶來的風險,得出的危險源辨識信息,通過對企業原有操作規程有效性的評價,對企業現有操作規程提出改進意見,然后基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信息表制訂安全操作規程。
Abstract: Safe operation proced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to reduce accidents. To formulate effective safe operating procedure,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risk management, taking an enterprise's manual scale operation as an example, HAZOP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to carefully find out the deviation between personnel's operation behavior and operation intention in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analyze the risks possibly brought by the deviation, obtain hazard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opose improvement opinions on the existing operation procedure of the enterprise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riginal standrad operation procedure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n formulat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based on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information table.
關鍵詞: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
Key words: 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risk identification;risk assessment
中圖分類號:TQ086?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27-0159-03
0? 引言
企業的安全管理屬于風險管理的范疇,核心是實現事故控制,而依據風險管理科學原理,企業可以利用危險源辨識識別出系統中存在的風險和可能導致風險的危險源并通過風險評價過程實現對安全風險的控制。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表明,在工業事故中,由于“人”的原因而導致的不安全因素占到80%以上[1],因此減少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是避免事故發生的有效途徑。安全操作規程是企業為規范員工操作行為而制定,有效的安全操作規程可以減少因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引發的事故,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
目前,國內外的學者對操作規程進行了許多研究。王素芬、王杰[2]等人詳細介紹了工作循環方法的實施與作用,提出采用工作循環方法對于修訂操作規程有較好效果。郭維、張中坤[3]以WTZ-50型鉆機的操作流程為例,描述人因HAZOP分析的具體應用,得出違章、違規操作的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通過在操作規程等方面進行改善可以要有效減少作業過程中的風險。袁冰、徐立安[4]以某常減壓蒸餾裝置為例,表明HAZOP方法可以有效識別操作中的風險,有助于編制正確的操作規程。付建民、王新生[5]等結合某壓氣站發球操作規程HAZOP為例進行說明,得出操作規程HAZOP分析技術是目前針對過程工業操作規程開展高水平安全審查最好的形式之一,對提升安全操作水平和開展員工的安全培訓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對上述文獻的研究不難發現:目前我國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修改完善操作規程上,而對安全操作規程的研究較少。鑒于此,本文將對安全操作規程的定義、作用及企業如何通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過程形成有效的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系統的研究,為企業修改完善操作規程與安全操作規程提供科學的技術路線及方法。
1? 安全操作規程
操作規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簡稱SOP),是指明某項作業活動的操作步驟、操作行為,且做到具體量化,實現某項作業活動的途徑,是為保證企業安全生產而制定,作業人員進行相關作業時必須遵循的步驟。安全操作規程是指在操作規程的基礎上指明偏離正確的操作行為會產生哪些安全風險。有效的操作規程有助于減少或避免由于人動作的偏差所引發的事故,同時有助于安全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環境保護[1]。但是操作規程呈現的都是正面操作、每個具體行為是什么,沒有指出違反、偏離操作行為會造成哪些傷害,人員對于違反操作行為的后果并不了解,不利于企業員工提升安全意識和企業的安全管理。安全操作規程的制訂可以讓員工直觀的知道違反正確的操作行為可能帶來的風險,有效的提升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降低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減少事故的發生,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所以,制訂安全操作規程對企業的安全管理尤為重要。
通過筆者對我國石油化工、港口、機械等各大企業操作規程的研究可以發現,我國大部分企業的操作規程存在大量問題:①與現場操作嚴重不符,流于形式或者生搬硬套同行業的操作規程,應付上級檢查,無法指導員工的實際操作,極大的增加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②企業發生設備、技術變更,但相關的操作規程沒有及時更新替換,導致人員對正確的步驟并不熟知,容易發生誤操作產生事故。③企業內部分設備操作不經常使用或由于建廠過早,沒有編制對應的操作規程,企業員工憑借經驗干活,為事故埋下隱患。而安全操作規程在我國并不明確,許多企業只有操作規程,沒有制定安全操作規程,這使得員工對于違反操作步驟所造成的后果并不明確,不利于企業員工提升安全意識。
2?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
基于PDCA管理過程原理,實施策劃時首先要識別需求。因此,制訂安全操作規程需要滿足兩個要求:
①將安全操作規程制訂的生產活動過程對象識別出來;②滿足國家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工作的開展,首先要明確其目的和范圍。根據目的和范圍,確定需要分析和表述的危險源辨識過程的輸出結果信息,并選擇適合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方法,得出危險源辨識的輸出結果,根據輸出結果評價現有控制措施有效性并提出改進措施。本文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的目的和范圍是制訂有效的安全操作規程,那么就需要分析和表述企業生產運行過程中可能導致傷害和健康損害的人的不安全行為,因此,可選用HAZOP方法。
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簡稱HAZOP),是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ICI)于1974年開發[6],用于識別系統工藝或操作工程中可能導致風險的偏差的系統化分析方法。操作程序HAZOP分析時首先按作業順序將作業項目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子部分,再將作業步驟逐步劃分為相應的具體操作動作,且對各個作業步驟中的操作行為進行量化,盡量量化到人員單個作業,隨后合理運用引導詞,并在引導詞指引下分析操作行為與操作意圖產生的偏離即偏差,分析偏差可能導致的事故后果、導致偏差的原因(可以從人的能力、意識、心理和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
基于以上理論可知,操作規程HAZOP方法可以用于以制訂企業安全操作規程為目的范圍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工作。隨著我國大型儲油罐建設快速發展,總油庫容量超過了數千萬[7],對油品的計量變得尤為重要,目前大多企業采用人工檢尺測量方法,但由于生產過程中涉及了原油、硫化氫等危險化學品,所以操作過程中常常伴隨著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風險,對員工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為了給員工提供安全保障,需要通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過程來控制這些風險。
因此,本文將以人工檢尺作業為例,利用HAZOP方法進行危險源辨識、評價現有操作規程有效性,制訂安全操作規程。基于生產活動現場的實際操作流程形成作業步驟,再以引導詞為指引,分析偏差及偏差可能導致的風險,確定現有操作規程有效性并提出建議措施,分析成果見表1。
3? 制訂安全操作規程
通過“人工檢尺操作程序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表”,我們可以發現部分現有操作規程是有效的,而一些現有操作規程存在步驟不對、信息不夠量化和不符合實際的情況,無法指導員工操作和控制風險,需要按照建議措施進行修改。將現有操作規程按照建議措施進行修改,形成安全操作規程中的作業步驟,再整理表中的HSE風險形成安全操作規程中違反操作可能產生的風險。在修訂安全操作規程時應注意,安全操作規程的制訂是為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作業步驟應盡量量化,否則無法將風險控制住,而安全風險的表述應簡潔明了,讓員工直觀了解到違反操作可能帶來哪些風險。人工檢尺作業安全操作規程見表2。
4? 結論
①安全操作規程的制訂,可以減少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的事故,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②基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的目的和范圍,本文選擇HAZOP辨識方法,識別出企業生產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和可能導致的風險進行分析,評價現有操作規程的有效性,提出改進措施,進而建立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表。
③基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表梳理出正確的作業步驟和風險,在此基礎上形成安全操作規程。應用此原理和方法制訂的安全操作規程更具有系統性、適用性,值得企業學習推廣。
參考文獻:
[1]俞秀寶.從海因里希法則看事故致因[N].文匯報,2013-06-24(014).
[2]王素芳,王杰,王鳳珍.用于操作規程修訂的工作循環分析方法[J].化工管理,2019(27):205-206.DOI:10.3969/j.issn.1008-4800.2019.27.136.
[3]郭維,張中坤.人因HAZOP在物探作業安全風險識別及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7,13(S1):50-53.
[4]袁冰,徐立安.HAZOP分析在編制操作規程上的應用[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7,17(02):65-68.
[5]付建民,王新生,徐長航,趙洪祥,王剛.操作規程HAZOP分析技術原理與應用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9(05):111-116.
[6]陳全,李晶.操作程序HAZOP分析中引導詞的研究與應用[J].價值工程,2019,38(01):176-178.
[7]尹微.油罐人工檢尺計量的誤差與優化措施分析[J].化工管理,2014(36):131.
作者簡介:陳全(1963-),男,北京人,安全技術與工程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企業安全風險管理;張文雅(1996-),女,遼寧凌源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企業安全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