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孔森 梁磊

摘要:文章將主要采用文獻調查法和歸納分析法,在CNKI數據庫中區塊鏈技術相關文件進分析,找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的趨勢和特點,并基于這些特點探求在企業知識管理方面的可行性。區塊鏈本身具有去中心化、自運行和共享性的特點,這在企業知識管理當中,特別是在知識共享領域中契合的程度較高,在整個企業知識管理領域有較高的應用前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survey and inductive analysis are mainly used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documents of block chain technology in CNKI database, so as to find ou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re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 chain technology, and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in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Blockchain itself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tralization, self-operation and sharing, which is highly compatible in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has a high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whole field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關鍵詞:區塊鏈;知識管理;知識圖譜
Key words: block chain;knowledge management;knowledge map
中圖分類號:G302?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27-0172-02
0? 引言
自2008年中本聰提出比特幣的概念以來,伴隨其產生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顛覆性的信息技術,其應用逐漸開始興起。區塊鏈技術以其去中心化、智能化、透明化和保密性的特點,在各個行業領域體現了極大的優勢,成為推進行業發展乃至促進行業變革的強大助力。
企業的知識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企業而言,特別是大型企業而言對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有重大的作用。近年來,學習型組織已經成為眾多跨國企業發展的趨勢,雖然知識管理理論不斷發展,但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還是會存在如企業知識難以成為體系、企業員工不愿意分享知識、內部知識難獲取、企業知識難存儲、忽視外部知識獲取等一系列的問題。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幫助企業搭建知識管理平臺,可以解決這些知識管理問題,推動企業知識管理水平的提高。
1? 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及技術支持
1.1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基本的特征,意味著區塊鏈不再依賴于中央處理節點,而相對獨立,各節點本身就具有存儲、傳遞和使用數據的功能,各節點之間實現數據的分布式記錄、管理和更新。[1]由于每個區塊鏈節點都必須遵循同一規則,在整個區塊鏈技術中,沒有上下級關系,在運用到企業知識管理當中可以實現平等的知識共享。
1.2 安全性
知識是企業內部重要的資產,無論是知識的利用還是共享,都要保證其過程的安全性。區塊鏈系統的信息且經過驗證并添加至區塊鏈后,就會得到永久存儲,無法更改。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板高。[2]區塊鏈保證數據安全、不可篡改以及透明性的關鍵技術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數據加密簽名機制;二是共識算法。通過這兩種實屬手段來保證企業知識的安全。
1.3 自治性
區塊鏈采用基于協商致的規范和協議,使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地交換數據、記錄數據、更新數據,把對個人或機構的信任改成對體系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都將不起作用。[3]區塊鏈的自治性體現在賬號所有者對自己賬號的絕對管轄權,在用戶持有個人私鑰,按照區塊統一的智能合約進行管理自己的賬戶,以實現員工匿名平等地將知識進行共享。
2? 當前知識管理問題
2.1 知識獲取的問題
知識獲取原是一個純技術的概念,在計算機人工智能和語義框架領域應用廣泛,它是將一些問題求解的知識從知識源中抽取出來,按照某種知識表示方法將其轉移到計算機中。[4]企業知識的獲取是后續知識管理的前提也是企業進行項目人員安排的主要依據。組織知識的來源包括三個方面:個人知識、組織內部和外部知識。員工個人的知識由于大多存儲于員工的大腦中,且個人知識中多為技能、經驗等靜默的、不能言喻的隱性知識,在缺乏溝通和交流的在企業中很難進行獲取。
2.2 企業知識共享的問題
知識具有抽象性、外部性和高度分散性。知識的外部性使得知識可以低成本共享,而且共享程度越高,帶來的利益越多。[5]企業知識管理的過程中知識共享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員工之間的個人知識共享和企業內部知識對員工的共享。在員工知識共享過程中,知識分享的回報低,且很容易存在“搭便車”的行為,員工個人大多不樂意對知識進行共享,并且由于而個人對自己的知識具有絕對的控制,企業也很難促使員工進行知識共享。
2.3 企業知識創造與學習的問題
野中郁次郎認為企業的知識創造是企業具有的創造新知識、在組織中擴散新知識并將這些新知識融入到產品、服務和系統中去的能力。[6]其中交換進行知識是指不同主體所擁有的知識進行交換組合。雖然知識存在著顯性和隱性知識的差別,但可以通過知識的表出化實現兩者的轉化。在企業知識創造的過程中需要以相互信任為基礎,但在企業的實際的過程中往往人際關系很多都是競爭關系,員工之間信任感較低,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員工間的面對面知識交換,不利于企業知識創新。
3?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設想及建議
3.1 區塊鏈技術平臺運行流程
區塊鏈技術在企業知識管理方面共享有很大的優勢。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搭建一個私有鏈企業管理知識管理平臺,選取Pow(Proof of Work)作為共識算法,根據知識提供者的被訪問量和評獎進行工作證明,給予企業特殊的知識貨幣。如圖1。
整個平臺的運行,由三方面構成:員工、知識管理線上平臺和企業的數據庫。企業知識數據庫主要包括企業內部知識數據庫、員工知識數據庫和企業外部數據庫。企業內部知識數據庫主要是在企業的日常工作和項目中產生的文檔以及企業員工崗位所需的技能知識、專利的部分內容等可供內部普通人員使用的一般知識,以文檔等企業信息為主要形式。企業外部知識數據庫是企業獲取外部知識的主要來源,為幫助企業了解行業形勢,獲取行業動態有重要作用。員工知識數據庫是員工進行知識共享和創造的源泉,也是區塊鏈技術下企業知識管理平臺的核心。
在平臺運行中,數據庫是企業信息流的源頭,企業內部知識數據庫的知識來源是員工的日常工作和專利研發。企業外部知識數據庫依賴于企業網絡技術部門的采集,收集行業相關信息,針對員工需求基于相應的知識。企業的內部數據庫則由員工提供,以區塊鏈平臺為中介,企業員工以個人私鑰驗證登錄,并分享到區塊鏈平臺,確認知識的來源,并對其進行全平臺廣播和記錄。區塊鏈的獲取也需要通過私鑰進行認證,確認知識的接受者,并以接受者的評價作為后續企業知識價值的判斷依據,對知識的獲取可以是無償或者較低平臺虛擬貨幣作為成本。在獎勵機制中,企業可以設定虛擬貨幣的與現金的兌換比例由企業人事部門劃到相應的現實賬戶進行獎勵。
在整個過程中不依賴對于第三方,且可以進行匿名共享,有利于塑造自由知識共享和傳遞氛圍。并以實際物質的形式對企業員工進行獎勵,鼓勵企業鹽工進行知識的創新和分享,保證企業的知識創新的活力。員工對相應知識的獲取不需要人工中介,依賴智能合約實現獲取,保證平臺的低成本運行。
3.2 區塊鏈技術知識管理平臺的企業知識管理的建議
3.2.1 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結合,塑造企業知識管理系統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知識管理平臺不應該僅僅作為知識管理的平臺,他可以和企業信息、情報等系統融合,構建一個集企業所有信息于一體的大的知識管理平臺。通過這種融合的平臺,更好的幫助企業內部員工進行信息的檢索和利用服務,提高整體的信息利用效率和企業員工的知識水平。
3.2.2 積極利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
信息急速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信息管理技術層出不窮,各種信息管理技術也獨具優勢和特點。通過將新的信息管理技術和企業的知識管理,甚至整個的信息管理平臺相融合,發揮真個技術的優勢,勢必可以推動整個企業的知識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整個企業競爭力的提升。而區塊鏈技術只是新興信息管理技術的一部分,將企業的知識管理系統和其他如人工智能、知識地圖等技術相結合,積極探索新的技術融合的模式和方法對企業知識管理水平將有更多的提升。
3.2.3 共享知識
在圣吉·彼得的《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中,“學習型組織”這一概念已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和廣泛重視。善于不斷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本質特征。區塊鏈技術在企業知識管理中的運用只是技術層面,和更多的是依賴于良好的企業知識學習和分享氛圍,在集體的學習中提高自身和企業的技術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報,2016,42(04):481-494.
[2]王平,李沐妍,姬榮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文件可信保護框架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9(01):101-107.
[3]錢衛寧,邵奇峰,朱燕超,金澈清,周傲英.區塊鏈與可信數據管理:問題與方法[J].軟件學報,2018,29(01):150-159.
[4]李景峰,陳雪.企業知識獲取——以“汾酒股份”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09,53(02):96-99,103.
[5]李勇,屠梅曾.企業內部知識管理中的知識共享問題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2(06):72-74.
[6]野中郁次郎,竹內弘高.創造知識的企業[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
基金項目:本文為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研究基地項目“《基于“時間銀行”理念的互助式養老模式的實證研究-以北京市常營社區為例》”(編號:15JDSHB004)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黃孔森(1997-),男,湖北襄陽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管理學情報學等;梁磊(通訊作者)(1970-),女,新疆烏魯木齊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競爭情報、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