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瑩
今年7月,奇瑞傾力打造的高端子品牌星途的銷量僅為1400輛,前七個月銷量為7511輛,相較于年銷十萬輛的設定目標,相差甚遠。
星途的坎坷,也正是如今奇瑞發展的一個縮影。
奇瑞控股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奇瑞累計銷售35.56萬輛,僅完成全年90萬輛銷售目標的39.5%。在此之前,奇瑞2017、2018和2019的年銷量分別為68萬、75.3萬和74.5萬輛,已經連續三年未完成年度銷量目標。
雪上加霜的是,奇瑞混改生變、負債700億元的消息接踵傳出。
按照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5月對外透露的信息,混改將于8月底全部完成。然而,已至9月中旬,奇瑞混改不僅沒有實質進展,反而傳出“奇瑞混改再生變數”的消息。
2019年12月,青島五道口以144.49億元投資取代安徽蕪湖國資委,成為了奇瑞控股實際控制人,分別持有奇瑞控股51%股權和奇瑞汽車18.5%股權。但有媒體報道稱,青島五道口第三期資金尚未到位,導致股權交割延期。
對此,奇瑞控股董事長、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回應稱:“奇瑞增資擴股項目已于2019年底順利摘牌,相關股權交易也已完成,目前正按照既定程序推進后續工作?!?/p>
奇瑞方面稱,奇瑞在青島規劃的新項目已進入開工準備階段。這一項目不僅可以幫助其擴大自己的業務脈絡,還有助于其“2025戰略”規劃落地——奇瑞汽車計劃到2025年銷量規模達200萬輛,營收增至2500億元。2019年,這兩項指標分別為74.5萬輛和1000億元。
天眼查顯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已經由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為安徽省信用擔保集團有限公司,安徽信用擔保的持股比列為31.56%,奇瑞控股則從股東行列退出。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股權退出意味著奇瑞控股已經與奇瑞汽車劃清界限。
為了在混改之初就杜絕內部管理混亂,尹同躍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時就曾表示:要保護蕪湖市的“黃金條款”,同股不同權,甚至在某些事情上蕪湖方面有一票否決權。投資者必須認同奇瑞以蕪湖為根,確保管理層的穩定性和話語權。
目前來看,這為混改雙方的利益博弈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即便是已經通過混改成功控股奇瑞控股,青島五道口可能也無法對奇瑞汽車的乘用車業務進行實際控制。對于看中奇瑞乘用車業務潛力才對奇瑞進行投資的青島五道口而言,此次投資又有什么意義呢?
混改的背后,是奇瑞對于資金的渴求。
近日,奇瑞控股集團披露的增資擴股公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奇瑞控股集團與奇瑞汽車負債金額分別是685.08億元、622.94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5.77%、74.98%。而同期的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8.67%、44.55%。
債臺高筑的奇瑞不得不選擇斷臂求生。公開資料顯示,近幾年奇瑞出售旗下資產總額達百億之巨。
對于奇瑞的高負債率,尹同躍解釋稱,這是因為公開報表包含了奇瑞集團旗下奇瑞金融公司對外開展汽車貸款業務的約400億元負債。剔除后,奇瑞整體的負債率在合理范圍之內。尹同躍說,奇瑞在今年行業大洗牌的環境下,是難得的“量價齊升”的車企。
不過,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對于在2019年上半年就已經因負債685億元而尋求外部資金進行混改的奇瑞控股而言,如今的銷售業績無疑是雪上加霜。
奇瑞缺錢,更缺戰略與市場化機制。若無根本性調整,資本層面“改制”或許能解一時錢荒之困,今后仍將走回老路。更殘酷的是,倘若奇瑞混改真的生變,那么奇瑞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前景恐怕也將變得更加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