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萌 孟慶軍



摘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落實,解決“三農”問題成為全黨工作的重要內容,農業企業作為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之一,正面臨著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機遇,現階段加快農業企業的創新速度至關重要。以2014—2018年滬深市場上14家A股農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檢驗政府支持、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之間的影響機制。結果表明,政府支持有助于農業企業研發投入的增加,研發投入對農業企業創新速度的提升具有顯著效果,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的共同作用能更大幅度地提高農業企業的創新速度。因此,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業企業的支持力度,與此同時農業企業應該不斷增加研發投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實現創新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業企業;政府支持;研發投入;創新速度
中圖分類號:F273.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15-0209-04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solving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rtys work.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s one of the key pow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re faced with the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u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speed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t present. In this study, 14 agricultural companies listed on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markets from 2014 to 2018 a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to test the influence between government support, R&D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spe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support is conducive to the increase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R&D investment,and R&D investmen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speed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 support and R&D investmen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innovation speed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Therefo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rural-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government should further increase the subsidy to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re supposed to constantly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achiev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government support; R&D investment; innovation speed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離不開農業。2018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其中強調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領導,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農村農業,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推動農業創新[1]。2019年2月中央1號文件特別強調加強農業創新,促進農業轉型。2019年1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做好“三農”工作,增大“三農”投入力量,強化科技支撐,以創新引領農業發展[2]。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中國政府不僅頒布了多項政策引導并支持農業企業的發展,還給予農業企業各種補貼與稅收優惠,致力于推動農業企業自主創新,農業企業應抓住轉型與創新發展的重要機遇。然而,農業企業研發創新的過程中仍存在諸多障礙,如資金壓力大、對政府依賴程度高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企業的發展。
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現階段,提升產品創新速度,維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成為中國農業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企業產品創新速度仍較緩慢。西方發達國家產品平均研發設計周期為3個月,而中國多數產品生產研發周期為18個月,具有較大差異[3]。因此,了解農業企業創新速度的影響機制,利用創新速度理論指導農業企業的創新研發工作,縮短研發周期,加快創新速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研究選取2014—2018年滬深市場上登海種業、圣農股份等14家農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通過實證分析政府支持、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得出三者之間相互作用機制,探索提升農業企業創新速度的有效對策,豐富相關研究理論,并為中國農業企業的創新持續發展提出建議。
1 研究背景與假設
1.1 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
在國民經濟中,農業屬于受自然影響較大、效益低、風險高的弱質產業。與其他行業相比,農業企業具有研發投入成本較高、創新風險大、創新的社會性和公益性明顯等特點,因此農業企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4]。現今政府主要通過給予補助鼓勵農業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同時降低因技術外溢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張琴等[5]和張天亮等[6]研究表明,政府補助對企業研發投入具有明顯的擠入效應,對農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有積極影響。
與此同時,國家給予農業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國家《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農業企業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法》明確規定對農業減免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緩解了農業企業的資金壓力,增加了可支配現金流,相對降低了農業企業的研發成本,從而促進農業企業增加研發資金的投入。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設H1,政府支持能夠增加農業企業的研發投入。
1.2 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
研發投入水平是影響農業企業創新速度的重要因素,研發投入是農業企業創新的內在動力,增加研發投入可以促進農業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推出新產品。Zhen等[7]研究表明企業創新速度與研發投入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國內也有學者證實了研發投入的增加能夠提高企業的創新速度,項云帆[8]以 ? ? 1 090家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研究發現在一定范圍內,研發投入的增加對新產品的推出、專利的開發與創新速度具有促進作用。國內外諸多研究表明增加研發投入能夠加快企業的創新速度。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設H2,研發投入有助于提升農業企業的創新速度。
1.3 政府支持、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
研發投入是企業為提高自身創新能力而進行的內部投資,是創新的關鍵,但由于研發周期較長,在較短時間內難以回收成本,使得農業企業研發難以進行。政府支持是政府根據農業企業具體情況所給予的各項補貼及優惠政策,可以減緩企業的資金壓力,鼓勵其進行研發。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共同作用會對創新速度產生正向推動效果。Czarnitzki等[9]研究表明,政府支持程度越高,企業研發投入水平越高,企業的創新速度也隨之提升。因此,在外部政府支持與內部研發投入共同作用于農業企業的創新速度時,會產生正向放大效果。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設H3,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共同作用能夠顯著提升農業企業的創新速度。政府支持、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的理論模型見圖1。
2 數據與方法
2.1 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根據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選取滬深市場2014—2018年連續存在的A股農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為保證結論的科學準確性,剔除了以下部分樣本:①ST和*ST公司;②部分數據異常或者不完善的公司。最終選取14家農業上市公司、70個樣本點作為檢驗樣本。本研究統計數據主要來源于CSMAR數據庫以及各公司披露的年報,并且運用Excel和Stata 15.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分析。
2.2 定義變量
2.2.1 因變量 被解釋變量為創新速度,在已有研究中,由于側重點不同,用于衡量企業創新速度的指標也有所不同,一般包括專利申請數和新產品研發數等。由于專利申請數能夠直接反映企業創新產出水平的高低,因此借鑒Lin等[10]學者的做法,采用年專利申請數作為農業企業創新速度的度量指標。
2.2.2 解釋變量
1)政府支持。政府支持包括直接補貼與間接補貼,直接補貼主要通過財政撥款和貸款貼息等對農業企業研發給予支持,間接補貼主要通過稅收減免優惠政策來降低農業企業的稅收負擔,進而鼓勵農業企業進行研發創新[11]。考慮到數據披露的因素,本研究將政府補助與期末總資產的比值作為政府對農業企業支持程度的衡量指標。
2)研發投入。研發投入是指企業在研制與開發過程中投入的總資金金額,包括人員工資、材料費以及管理費用等。為了更好地衡量不同農業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本研究以研發投入總值與總營業收入的比值作為衡量農業企業研發投入的指標。
2.2.3 控制變量 本研究的控制變量包括公司規模、資產負債率以及年份[12]。具體變量說明見表1。
3 實證分析
3.1 描述性分析
對各變量數據的離散程度進行描述性分析得到表2。由表2可知,政府支持的均值為0.023 3,極差為0.290 6,標準差為0.037 6,說明政府對不同農業企業給予補貼的力度存在差異。研發投入的均值為0.033 6,極差為14.780 0,標準差為2.831 5,表明不同農業企業對研發創新的重視程度不同,投入資金差異較大。創新速度的均值為4.642 9,極差為22.000 0,標準差為5.207 2,反映了不同農業企業新申請的專利數量相差較大,創新速度顯著不同。
3.2 相關性分析
運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對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加以分析。由表3可知,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呈顯著正相關,各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小于0.470,能夠排除多重共線性問題。
3.3 回歸性分析
為檢驗農業企業政府支持、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對本研究構建的模型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具體回歸檢驗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模型(1)的回歸檢驗結果表明,農業企業的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正相關,說明政府加大對農業企業的資金支持會促進農業企業開展試驗研究活動,增加有關研發投入,證實了假設H1;資產負債率與研發投入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負相關,說明農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的增加會導致研發投入的降低,具有抑制作用。
模型(2)的回歸檢驗結果表明,農業企業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正相關,說明隨著農業企業研發資金投入的增加,企業創新水平逐漸提高,創新速度不斷加快,研發投入對創新速度的提升效果顯著,與上述假設H2相符。
在模型(3)中引入了交叉項,對政府支持和研發投入的聯合作用對創新速度的效果加以檢驗。結果顯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政府支持與創新速度呈顯著正相關;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呈顯著正相關;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的交叉項與農業企業的創新速度正相關。說明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對農業企業創新速度的正向促進效果未改變,但引入交叉項后正向促進效果提升,體現出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共同作用對農業企業創新速度提升的正向放大效果,與上述假設H3相符。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以14家滬深市場A股農業上市公司2014—2018年的70個數據點為研究樣本,對政府支持、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加以實證分析,總結出如下結論。
4.1.1 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 政府支持與農業企業研發投入之間呈顯著正相關。反映在中國現行的經濟環境以及鄉村振興戰略深入發展的情況下,政府對農業企業的各項支持與補助能夠減輕農業企業的資金壓力,進而有效地促進農業企業開展各種研發活動,增加研發創新資金的投入,不斷增強自主研發能力。
4.1.2 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 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之間呈顯著正相關。農業企業通過增加研發投入能夠促進企業每年專利申請數和新產品研發數的增加,企業的創新績效和創新速度不斷提升,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
4.1.3 政府支持、研發投入與創新速度 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的共同作用會放大對農業企業創新速度的正向促進作用。研究發現政府支持會促進農業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引入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的交叉項后,二者共同作用會大幅度地提高農業企業的創新速度。
4.2 建議
4.2.1 堅持鄉村振興戰略,加大扶持力度 農業是國民的基礎產業,現階段農業企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支持,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增加研發創新投入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要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領導,貫徹執行鄉村振興戰略,把“三農”工作放在全黨工作的重要地位,堅定不移地引導農業企業的發展。政府應繼續落實農業企業的補助政策,通過專項補貼、稅收減免政策等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政府還可以通過引導科技發展方向來降低企業因研發創新所面臨的各項風險。
4.2.2 加強研發管理,以人才驅動創新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技術與產品創新成為農業企業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保持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為此農業企業應該加強研發管理[13]。首先,應該將研發管理納入農業企業的戰略規劃,在企業內部全面樹立研發創新的理念,建立健全的創新管理制度;其次,應該依據未來經營目標,在企業內開展各種研發創新活動,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以產出更多的創新產品和技術,不斷加快創新速度;再次,人才是創新的關鍵,應該加大對人才的投入,以優越的待遇和完善的激勵機制吸引并留住人才,同時完善企業內部的培訓機制,培養高級技術人才;最后,要適當地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在引進的基礎上吸收、轉化并進行自我創新。
4.2.3 兼顧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以研發投入拉動創新速度 政府的外部支持和企業的內部研發投入是農業企業創新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企業要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14]。政府補助是企業研發創新資金的重要外部來源,企業應合理地利用政府補助資金,將其更多地投入到研發創新項目中,從而實現企業創新速度的提升。同時要加強對政府補助資金使用的監管,以減少資金浪費,提高利用效率。農業企業應更加注重自身的研發投入,只有通過提高研發資金使自身創新能力提升,才能夠不斷地開發出新技術、產出新產品,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實現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政府網.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2018-09-26.
[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9/1222/c64094-31517049.html,2019-12-22.
[3] 孫 衛,徐 昂,尚 磊. 創新速度理論研究評述與展望[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7):156-160.
[4] 王茂祥,吳偉偉,李 群. 農業企業技術創新特點及創新能力提升路徑分析[J]. 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43(6):21-23.
[5] 張 琴,朱少英. 政府補貼、創新投入與民營高科技企業創新能力——基于市場競爭的調節作用[J]. 會計之友,2018(12):39-43.
[6] 張天亮,姬亞嵐. 政府補助、研發投入與農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基于農業上市公司面板數據中介效應的研究[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36(5):47-50.
[7] ZHEN D,BARUCH L,FRANCIS N.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predictors of stock performance[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999, 55(3):20-32.
[8] 項云帆. 公司創新投入、創新速度及激勵選擇[J]. 財會月刊,2016(30):11-17.
[9] CZARNITZKI D, HUSSINGER K. The link between R&D subsidies,R&D spending and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J]. Social 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4:4-56.
[10] LIN B W,CHEN J S. Corporate technology portfolios and R&D performance measures: A study of technology intensive firms[J]. R&D Management,2005,35(2): 157-170.
[11] 王遂昆,郝繼偉. 政府補貼、稅收與企業研發創新績效關系研究——基于深圳中小板上市企業的經驗證據[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31(9):92-96.
[12] 王曉艷,宣雪蓮. 創新文化、政府支持與研發投入——基于京津冀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 會計之友,2019(23):28-33.
[13] 戰 勇. 農業企業管理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 農業經濟,2012(8):84-85.
[14] LI W. 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governmental R&D investment promote chinese enterprises R&D investment?[J].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andpractice, 2017, 15(4): 55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