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

一名婦女在吉隆坡的一家旅館里舉行活動,墻上是一幅東姑阿都拉曼(左二)的照片
馬來西亞國家元首—吉蘭丹州蘇丹穆罕默德五世,突然在2019年1月辭職退位。這是1957年馬來西亞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以來,首次有在位君主主動退位。對于最高元首的閃辭,坊間議論紛紛,有傳是因為蘇丹健康出了問題,也有說他在未經王室的同意下,與一名25歲俄羅斯女子在莫斯科結了婚,所以被迫辭職。
由于他的祖父來自印度喀拉拉邦,馬哈蒂爾常被馬來政治人物取笑血統不純。
消息傳出后,長久以來一直被忽略的馬來西亞王室又再次吸引了眾人眼球。這種“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作風,讓人不禁想起英國的愛德華八世。而馬來西亞也與英國一樣奉行君主立憲制,君主受到民選政府制約。
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獨立后的馬來西亞,將實行君主立憲制。如此一來,9個王室中的蘇丹或拉惹(即各州的王)該如何和平共處?阿公(即國家最高元首)該由誰擔當?這成了令人頭疼的問題。
出身王室的馬來西亞國父—東姑阿都拉曼,決定采用森美蘭州“輪流君主制”的模式,讓各州的王每5年擁有一次輪替的權利。中央政府承諾,每年將為各州的王與王后提供高額且平均的薪水,而王室的所有開銷也由國家承擔,這才解決了誰當最高元首的難題。馬來西亞也成了世界上唯一實施“輪流君主制”的國家。
第一屆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是吉蘭丹州王子,因此王室與政府的關系還算融洽。而他的繼任者們也都遵守國家憲法中尊重王室的原則,讓王室與中央政府度過了太平的歲月。但這一切在馬哈蒂爾·穆罕默德當選首相后變了調。

馬來西亞國父—東姑阿都拉曼
馬哈蒂爾出生于吉打州。不過,與擁有王室血統的國父不同,他來自一個很平凡,甚至可以說是困苦的家庭。由于他的祖父來自印度喀拉拉邦,馬哈蒂爾常被馬來政治人物取笑血統不純,甚至被貶稱為“擁有印度血統的回教徒(mamak)”。身為校長的父親從小就對他管教嚴格,馬哈蒂爾被塑造成品學兼優的學生。
初入政壇的馬哈蒂爾一直與東姑不對盤,并且馬哈蒂爾在政見上與東姑有著非常大的分歧。盡管當年東姑已經是兩人所處的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的黨魁,但馬哈蒂爾仍舊經常與他公開叫板。
修憲后,如今的王室更偏向于象征性君主,并不再擁有實際行政權力。
兩人首次發生正面沖突,是1940年代馬哈蒂爾“糾正”東姑書信的語法,之后他再次反對東姑允許英軍留下駐守,他甚至反對馬來西亞國歌采用民歌《Terang Bulan》(意為“滿月”)的旋律。馬哈蒂爾于1964年選上國會議員后,對東姑“溫和路線”的批判變本加厲,也被冠上“馬來極端分子”之名。
1965年,新加坡決定脫離馬來西亞,東姑勸說李光耀無果,而李光耀的“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口號又遭到馬來保守派和馬哈蒂爾的反對。馬哈蒂爾借勢在1969年國會選舉失敗和繼而爆發的種族事件后,寫了一封公開信,批判東姑無能保障馬來人的利益和抗衡華人及印度人,東姑應該下臺。東姑不滿,將馬哈蒂爾趕出巫統。這一次的糾紛,不只是讓東姑與馬哈蒂爾之間的裂痕走到無法挽回的局面,更讓吉蘭丹王室對馬哈蒂爾種下了不滿的種子。
在馬哈蒂爾成為第四任首相后,他在1984年和1993年兩次修憲,導致王權被削弱,王室原本擁有的民事及刑事免控權的特權被剝奪。他限制最高元首的權力,在國會提呈的憲法修正案,在最高元首沒有同意的15天后將自動生效;該提案也移除了最高元首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的權力,并將該權力轉交給首相。
最高元首拒絕同意已在國會輕松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蘇丹拒絕向政府妥協時,馬哈蒂爾發動集會來表示他受到公眾支持。5個月后,馬哈蒂爾和蘇丹同意妥協。最高元首仍掌有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的權力;最高元首如果拒絕法案通過,方案將會回到國會,如果再次通過則可以無視最高元首的否決權。
修憲后,如今的王室更偏向于象征性君主,并不再擁有實際行政權力。過去大權在握的王室,如今面對行政權力被剝奪的局面,是否仍能與首相為首的政府和平共處?雖然修憲一事看似圓滿落幕,但政府與王室間,或是說馬哈蒂爾與王室間的關系,已難以挽回,只是大家都不愿意戳破紗窗上的那層薄紙。

今年3月,馬來西亞告別了馬哈蒂爾時代,慕尤丁(中)接任第八任首相
2018年,馬哈蒂爾帶領新黨派“希望聯盟”贏得大選,讓馬來西亞經歷了60多年來的第一次改朝換代。在確認大選成績后,首相一般會于極短時間內在最高元首前宣誓就職。馬哈蒂爾在宣布勝選后隔天一早,就前往國家皇宮覲見最高元首。不過國家皇宮發聲明稱,當天不會進行宣誓儀式,短期內也將無限期延后該儀式。
這里有一個很妙的細節。雖然穆罕默德五世當時已承諾新首相將由馬哈蒂爾出任,但在大選結束翌日,最高元首卻首先邀請人民公正黨主席到他皇宮舉行會晤。之后,他才與希望聯盟的幾位領導人進行會談。當時,人們懷疑穆罕默德五世是否會拒絕任命馬哈蒂爾為總理。直到5月10日晚上10時,馬哈蒂爾終于宣誓就職,外界的疑慮才消除。

馬哈蒂爾·穆罕默德
有傳言說,最高元首此舉是為了給馬哈蒂爾下馬威,也在向世人宣告王室對馬哈蒂爾的不滿。2018年6月,馬哈蒂爾政府提名的司法部長也面臨宣誓就職推遲兩周的尷尬。這是因為新推選的司法部長不是穆斯林,而受到穆罕默德五世的抵制,拖了很久,最高元首才最終讓步。或許是因為這樣,在穆罕默德五世宣布退位時,馬哈蒂爾并沒有平息民間的謠傳,反而給了一個曖昧的回復,讓人覺得政府并沒有與王室站在同一邊。
與馬哈蒂爾有過節的,不只是時任最高元首的穆罕默德五世,柔佛王室與馬哈蒂爾的“牙齒痕”更深。柔佛王室祖孫三代都與他不合,而這個恩怨由來已久,內容豐富到可以拍攝一部時空背景橫跨30多年的歷史長劇。這個心結可以追溯到已故柔佛蘇丹依斯干達(現任柔佛蘇丹的父親)仍在位的那段歲月。
馬哈蒂爾首次接任首相時,時任柔佛蘇丹的依斯干達,將有可能在1984年接任最高元首。由于蘇丹依斯干達曾被指控卷入一些刑事案件,馬哈蒂爾對他接任最高元首持保留意見。1983年,馬哈蒂爾決定先發制人,于是迅速推動修憲,勢要在蘇丹依斯干達上任前削弱王權。
這起事件讓蘇丹伊斯干達與家人沾上司法危機,終日得與警察、法官打交道。直到2016年,柔佛現任王儲東姑依斯邁回憶家人在當年憲政危機期所經歷的“黑暗時代”時,仍語帶怒氣。東姑依斯邁在事情發生時只有8歲。后來他曾多次在社交媒體上撰文,提醒政府切勿重復類似“由貪婪驅使的事件”。
他說:“我不會忘記1992年的憲政危機。我如今仍深深記得,聯邦政府官員當時如何對待我的家人。我記得(政府)試圖解散柔佛御林軍,不允許柔佛王宮的工作人員到機場接送我的祖父,而公共工程局也受命勿到柔佛王宮修理任何東西。我的母親從新加坡進入柔佛時,馬來西亞海關甚至擋下她,要求她下車,因為官員要檢查車上的所有東西。我仍然記得一切事情,我也記得是誰該為這些事情負責。”
在馬哈蒂爾卸任第七任首相前,柔佛王室與他在許多政策上也存在分歧。其中讓柔佛王室最在乎的問題,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的水務合約,以及香港首富李嘉誠在柔佛港口發展全球最大“船對船運輸中心”的計劃。由于中央政府未事先知會柔佛州政府及王室,柔佛王儲東姑依斯邁表示,這讓王室覺得不被尊重,并稱此舉“形同挑戰聯邦憲法賦予州政府的權限”。
2018年2月,吉蘭丹州的王室也宣布,正式剝奪了首相馬哈蒂爾持有的“Al-Yunusi Darjah Kerabat”王室勛銜。“Al-Yunusi Darjah Kerabat”是吉蘭丹王室的最高勛銜,而且有數量限制,最多只有25人有資格獲得。在過去,該勛銜一向只頒給王室成員。
此前,馬哈蒂爾斥責前首相拿督斯里納吉的祖先可能是“誤打誤撞來到馬來西亞的南洋武吉斯海盜”,并讓納吉“回武吉斯去”的言論,曾引起雪蘭莪王室的不滿。雪蘭莪蘇丹沙拉夫丁更嚴厲譴責馬哈蒂爾,并要求政府援引《1948年煽動法令》,對馬哈蒂爾展開調查。馬哈蒂爾過后解釋,他這番言論只是針對納吉而已,并沒有冒犯武吉斯人。然而,馬哈蒂爾與夫人主動退還了雪蘭莪王室頒發的勛銜,以示對王室的抗議。
今年3月,馬來西亞告別了馬哈蒂爾時代,慕尤丁接任第八任首相。當天一早,新首相在最高元首的祝福下,歡欣地宣誓就職,人們也對慕尤丁與王室融洽的關系表示欣慰。也許,馬來西亞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家”的宏愿已來不及完成,但人們仍希望在新首相的帶領下,憲政危機不再發生,國家也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