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俠遜(1888~1987),中國象棋運動的開拓者,愛國象棋家,也是中國國際象棋的先驅,人稱“百歲棋王”。
謝俠遜90高齡時,上海市老年醫學會醫生給他做了一次健康檢查。他的心肺功能、血壓、脈搏都很正常,握筆寫字,手指不抖。視力也很好,看書和雜志不用戴眼鏡。謝俠遜不僅長壽,而且生活質量很高,他有何訣竅呢?
養成生活好習慣
和大多數老人一樣,謝俠遜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晨曦微露,雞鳴即起。先沖好一杯清茶,然后用冷水洗臉、擦頭,一年四季均如此。漱洗畢,即喝茶,說這是汰汰(清洗)腸胃。然后去公園慢跑。謝老的慢跑,實際上是快走。在上海,他家住馬當路,早晨去復興公園;在北京住北京體育學院,早晨去圓明園。這兩地離家都有一千多米。到公園后,他即進行自編操鍛煉;在樹叢旁做十來次深呼吸,然后用手掌按摩頭部和臉部,做點頭和搖頭。接著做各種腰部運動,如擺腰、彎腰、翻腰、旋腰等等。
為了鍛煉腿力,他經常步行。無論酷暑嚴寒,只要天氣好,他都堅持步行上下班。
從不暴飲暴食
在飲食方面,謝俠遜一生從不暴食暴飲。他反對吃得過飽,寧肯餓了吃頓點心。早餐吃糯米食品,如豆粉團子、糯米糕等等。對午餐也從不挑剔,但如果有海鮮,清蒸蛋羹,香菇素菜及菠菜燉豆腐等,他更喜歡。有時還喝上一小盅紅葡萄酒或楊梅酒。謝俠遜對吃素不以為然,他認為只吃素,對大腦的營養不夠。喝少量的酒可以增進食欲,幫助血液循環。謝俠遜從不吃辣和蔥。他一輩子與煙無緣,凡與他交往的朋友都知道,在他家里吸煙是不受歡迎的。
謝俠遜晚餐后比較注意,要散散步,風雨天也要在室內來回走動半小時左右。他還有兩個堅持多年的習慣;一是小便時總是咬緊牙關;二是長期洗冷水浴。他晚年去杭州小住時,適值嚴冬,南方沒有取暖設備,西子湖畔更覺寒冷,謝俠遜堅持冷水浴,家里人擔心他感冒染病,結果卻安然無恙。
城市老人同樣能長壽
謝俠遜之所以能高壽,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是精神因素,就是豁達謙和,助人為樂。過去,雖然他自己的經濟也頗拮據,但還是盡力周濟比自己更困難的朋友。有一次,謝俠遜回到了溫州平陽老家。一天,有位棋友來看望他,謝老見他凍得渾身哆嗦,立刻脫下身上唯一的毛衣給朋友穿上。他經常告誡兒孫要多往大處想,想國家、想事業,這才會使人感到前途光明,就會越活越年輕。他一生篤守自訂的守則“五不五健”:不謀官、不圖名、不貪利、不好色、不怕死;健飯、健步、健弈、健詩、健筆。
有位記者曾問謝俠遜的長壽之道,他寫了兩句話作答:“養謙明恥能增壽,人定原來可勝天。”“養謙”就是要清心寡欲,“明恥”就是要做個正直的人。“人定原來可勝天”強調了自身勤于鍛煉身體對延年益壽的重要作用。
解放前,謝俠遜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解放后定居上海,多年與夫人和一個親戚三人擠住在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光線暗淡,房舍悶熱,環境嘈雜,但也感到滿足,并伏案執筆,以90多歲的高齡寫成了30萬字的《象棋指要》。這一切都說明了生活在城市里的老人,同樣也可以長壽。
(摘自《怎樣活到100歲:百名百歲老人長壽奧秘》 梁克康/著 氣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