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瑛
摘 要:國庫集中支付可以讓財政部門嚴格控制預算資金流向,同時也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資金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基于此,相關單位要加強國庫集中支付,規范資金使用流程,防控資金使用風險。本文分析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等,研究制定相應的國庫支付部門內部控制措施,保障單位財政資金的安全,提升國庫集中支付部門的業務水平。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建設
一、引言
財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和手段之一是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同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也是保障預算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規范。而國庫集中支付制經歷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將制度使用范疇擴展到各個職能部門,如會計核算中心、財政中心、國庫支付中心等建立對應的支付體系,最終形成多位一體的預算機構設置以及管理體系。
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開展內控建設,在預算審核、資金支付以及監督管理方面都發揮著強大的引導作用,促使形成法制化、規范化的資金管理機制。當財政資金進入規范化管理程序時,能夠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從根本上降低各類公共產品的投資成本。同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加強了財政預算的執行力度,有利于規避各種違規操作。
當然,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潛在的問題也有待發現。基于此,相關單位必須著重關注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建設,完善制度和流程,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二、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控建設存在的不足
1.國庫集中支付部門人員內控意識薄弱
通常一個單位的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分配有一名管理人員以及多名工作人員。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相關的職能工作。但是實際工作中,部分職員沒有樹立內部控制意識,對內控流程、方法和重要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控建設流于形式。
同時,在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往往在崗位設定上存在漏洞,如會計出納由一人兼任或權責不清晰。少數管理人員盡管個人能力及業務能力突出,但是也會對內部控制的整體運轉機制存在認識誤區,導致在崗位設置和權責分配上出現失誤。另外,部分單位的內控組織建設不完善,管理混亂,也會影響到內部控制建設進程。總體來說,國庫集中支付部門的部分職員還沒有樹立內控管理意識。
2.沒能有效評估一般業務以及特殊業務的風險點
當前的國庫集中支付部門相關業務已經具備一套完善的運轉流程以及支付審核體系。例如,直接支付業務、工資福利支付業務以及政府采購支付業務。這些標準的支付業務沒有太大的風險點,只要相關的職員按照支付流程來進行,一般是不會出現風險問題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支付業務都沒有顯著的風險點,還存在一些特殊業務,如退庫重新支付業務,尤其是跨年度辦理的退款或者是重新辦理的業務等,還有就是部分基建項目的直接支付業務。這些特殊的支付業務都需要一定審核時間,那么整個原始資料審核過程中,需要監控的點就比較多,對比一般的支付業務,特殊業務的風險高。但是實際國庫集中支付部門相關人員并不能區別其支付業務的風險程度,導致不能順利開展相關的內部控制建設活動。
3.不能明確不同崗位職責
大多數的國庫集中支付部門的組織構架中,會有對應的科室部門人員來負責動態監控、審核復核以及支付清算等工作。部門人員需要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能,并且嚴格按照相關的制度規定和工作流程要求來做好相關工作。但是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在組織結構管理中還是存在一定的漏洞,比如在不同崗位職責的防控措施上,沒有明細權責,確認關鍵崗位的風險點,導致員工不明確對應的責任以及如何做好相應的防控措施。在出現問題時,各個職員相互推卸責任;又或者是不能明確責任主體,沒有設置好相應的風險防控機制,導致無法充分發揮風險防控措施的作用。
三、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加強內控建設的措施
1.加大職員的培訓力度,加強內部控制意識
國庫集中支付部門要想提升內部控制質量,就必須從相關人員培訓出發,提升綜合素質。當然,前提是國庫集中支付部門人員要具備較強的內控意識、專業技能。那么就需要通過教育培訓方式,讓人員積極參與培訓活動,進而提升人員的專業素養。單位在加大職員的培訓力度上,可以借助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培訓模式。可以在線上組織相關的教授、專家以及業務精英等,提供理論性指導;而職員在線上聽完了相關專家的專業指導后,就需要在線下進一步學習。
與此同時,單位設置需要建立考核機制,考核職員的線上學習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其培訓成績與績效有一定的聯系,以此來端正職員的培訓態度,使職員積極參與線上培訓活動。國庫集中支付部門的相關職員只有具備相應的內部控制意識,才能在實際的內部控制建設環節中,加強內控執行以及監督力度。
2.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動態控制資金流向
部分單位的收入來源渠道較多,整體的資金管理相對嚴格,但是依然難以避免資金問題,比如少數單位存在非法挪用公款及超預算支出等問題。基于此,勢必要全方位優化以及調整其會計管理模式,做好內部控制建設,以此來提升資金管理質量。
全面預算管理適用三種預算管理體系,總預算、部門預算、責任預算等,為進一步達成單位所制定的戰略目標以及任務指標,需要再結合多種預算編制方式,實現科學、精準的預算編制。那么在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中,也要根據全面預算管理方案,并以此作為支付管理的依據,在關鍵流程和環節設置相應的內控措施。比如,在重大決策以及大額度支付時,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就要通過集體決策或者是聯簽的方式,做出相應的決策,以此來加大資金管控力度,避免引發各項決策風險。
3.構建內部信息系統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要求將全部的財政資金,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中進行統一管理。那么為了更好地保障資金管理,就需要建立內部信息平臺,加強內部溝通和協調,在信息平臺上設置相應的流程和權限,幫助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進一步明確職能。將業務流程、預算管理、內控管理等融合,設置合理的控制節點,優化工作流程和程序。國庫集中支付部門人員也需要提高信息技術能力,更好地與其他部門人員實現信息共享與溝通。
同時,也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系統構建各類內部控制預警機制,以便快速察覺出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點,及時處理問題。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完善的程序流程,有利于提升內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發揮出職員的監督職能,提升其監督水平,保證決策環節的科學合理性,最終提升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效率以及質量。
4.明確崗位職責與相互關聯度
首先,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各個職員的工作內容要依據具體的業務內容、管理層級以及職責權限等,進一步分崗、分級。每一個職員都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明確責任主體,同時明晰與相關聯崗位的權責關系,以此來達成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目的。如某一項國庫集中支付業務,整個審核支付環節需要審核崗位以及支付崗位的互相配合完成任務,同時還需要動態監控崗位來對該業務進行監督。那么,具體分析審核支付環節的責任主體,可以發現缺少哪一個都不行,必須要三個崗位互相配合。
其次,建立內部崗位防控措施,確保順利完成各項工作。其中的審核崗位防控措施有助于職員遵守財經法規報銷制度;支付崗位的防控措施有助于提升職員的網銀支付管理能力;動態監控崗位的防控措施有引導職員嚴格遵循相關程序監控要求。三個崗位的關聯程度非常大,將事前與事后的風險防范措施組合一起,從而形成全面的防控機制,最大限度降低業務出現風險的概率。
最后,優化內部控制流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將制度全面應用到國庫集中支付業務中,發揮出科學嚴謹、程序緊密的內部控制體系的作用。與此同時,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制度要定期更新與完善,以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的變化;不僅要加強制度執行,還要定期優化,確保制度體系是實時更新的、動態調整的。
四、結語
本文針對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建設,探討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建設的必要性,以及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進而提出多項加強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的措施,以此來完善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提升國庫集中支付部門內部控制管理水平,促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周光江.縣級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的實踐與思考.預算管理與會計,2019(8).
2.吳金蘭,吳峰.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強化國庫集中支付管理.預算管理與會計,2019(11).
3.楊輝.關于國庫集中支付下的高校內部控制研究分析.納稅,2019(16).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