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琪 劉曉靜
摘要:建國70年以來,孝感市舞蹈教育經過該市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艱苦奮斗,傳承地方傳統舞蹈和國外先進舞蹈教育經驗,孝感市的舞蹈教育事業得到蓬勃發展。本文以孝感市涌現出的優秀舞蹈教育人才、舞蹈教育機構等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采用文獻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分析孝感市舞蹈教育的發展現狀,針對建國70年來孝感市舞蹈教育發展經驗加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孝感市? 舞蹈教育? 發展經驗? 研究
中圖分類號:J70-05?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6-0126-03
孝感市坐落于湖北省東北部,因董永賣身葬父的孝行感動天地,故由此得名,成為中國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城市。孝感市內少數民族雜散居住,以土家族、回族人數居多,還包括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等31個民族。各民族文化間相互融合,使得孝感市的民族文化繁盛,民族民間舞蹈元素更加豐富。建國70周年以來,孝感市的舞蹈教育逐漸發展和完善,在當今呈現出繁榮景象,通過分析孝感市舞蹈教育的發展歷史和發展現狀,總結歷史經驗,使孝感市舞蹈教育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孝感市舞蹈教育歷史新紀元和初步發展(1949——1979)
1949年5月孝感被設置為地市級行政區。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使孝感市得到了全面解放,老百姓們在喜悅的歌聲中扭起秧歌、打起鑼,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和即將到來的美好生活。新中國的成立為中國社會帶來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發展,使孝感市的舞蹈教育在社會主義文化的引領下開始萌芽和發展。
(一)孝感市舞蹈教育的萌芽(1949——1956)
孝感最初的舞蹈教育傳播得益于各種民間表演的文工團和文化社等,以戲劇的形式傳播舞蹈教育。1949年至1956年,孝感市許多熱血愛國的文藝工作者積極主動投身于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當中。1950年6月,孝感設立專屬的文教科,將各縣區原來的園中教育館改名為文化館,為孝感的舞蹈教育發展奠定了基礎。1951年3月,孝感的紅星京劇團改名為孝感專屬京劇工作團,成為早期孝感舞蹈教育萌芽的起源。
(二)孝感市舞蹈教育的發展(1956——1979)
1956年至1966年,是我國的十年建設時期,孝感成立了農村公社俱樂部(后期改名為文化室),加強了各鄉鎮間的聯系,使各地區間的文化藝術得到充分交流與學習,在學習中完善藝術。如由劉麗娟主演的傳統劇目《打焦贊》,在1958年毛主席來孝感巡查時,還觀看了該傳統劇目。1965年,湖北省將孝感戲劇工作者創作的楚劇《雙教子》推選至廣州代表湖北參加廣州的現代戲匯演。1966年至1976年是我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孝感舞蹈教育事業發展曲折艱難。1876年粉碎“四人幫”后,孝感進入了撥亂反正的轉折時期,黨中央為被迫害的無辜者平反昭雪,重新調動了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才使孝感的文化教育事業有所恢復并繼續發展。
二、孝感市舞蹈繁榮時期推動孝感舞蹈教育事業(1979——1999)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順利召開,黨中央糾正了“左傾”錯誤,孝感地區的文藝事業發展步入正途。1978至1999這二十年時間是孝感地區文化事業的繁榮時期,推動了孝感舞蹈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在舞蹈教育事業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
(一)孝感市舞蹈教育發展雛形
1995年孝感市的京劇表演團體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發展,“孝感市藝術職業學校”(現與孝感市少年兒童重點業余體育運動學校合并成立為孝感市體育藝術學校)正式掛牌運行,標著著孝感舞蹈教育的正式成立,“孝感市藝術職業學校”成為孝感市舞蹈教育的發展雛形,由此孝感舞蹈教育走向規范化發展。
(二)孝感市舞蹈教育戰線代表人物
程云鷹(1948.02—),女,湖北云夢人,程云鷹在孝感舞蹈教育的發展歷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孝感的舞蹈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孝感舞蹈教育戰線極具代表性的人物。1991年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史論專業。1992年程云鷹來到孝感,擔任孝感市的群藝館副館長,投入到孝感舞蹈事業的發展中積極工作。期間其還成為了湖北省舞蹈家協會會員,促進了孝感市舞蹈教育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借鑒與學習,為孝感市舞蹈教育的發展引進新的發展動力。作為舞蹈教育家,程云鷹曾編導了30多個舞蹈,參與了省級、地級的諸多比賽,并有多次獲獎。代表作有少兒舞蹈《生長在祖國的懷抱里》《小荷花》,兩個作品分別獲得了全國三等獎和全國優秀獎,此外其創作的《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也獲得了省級一等獎。程云鷹作為主編編寫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北孝感卷》,并在長江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實現了孝感舞蹈教育著作“零”的突破,為孝感市舞蹈教育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三)孝感市舞蹈教育現狀
1舞蹈文化氛圍濃厚
孝感舞蹈教育文化氛圍的渲染是來自兩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個是政府的指引,另一個是文藝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在孝感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孝感舉辦了諸多大型文藝活動,每年舉辦活動的頻率逐年上升,同時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參與,使得社會文化氛圍得到加強。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復興使社會文化藝術得以恢復,被壓抑已久的文藝工作者在解放后亟待釋放自己的創作靈感。
2舞蹈教育機構涌現
孝感市舞蹈教育機構是舞蹈教育的重要傳播載體,舞蹈教育機構以年齡階段來區分可分為,青少年、中壯年、老年機構。其中青少年的舞蹈教育機構占社會舞蹈教育機構的比例比較大,如拉丁舞、芭蕾舞、民族舞等。中壯年的舞蹈教育機構大部分學習者為女性。老年舞蹈教育機構多為老年藝術團,這一機構一般由老年人牽頭自發組成,以興趣愛好為主要導向。
3傳統舞蹈的教育缺失
孝感的民間傳統舞蹈種類繁多,卻面對著瀕臨失傳的險境。孝感整個地區據記載共有57種民間舞蹈,總的歸納起來有龍舞、獅舞、燈舞、高蹺、祭祀舞以及其他六大種類。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六大種類的57種舞蹈正在逐漸從我們的身邊消失,傳統舞蹈的傳承如今僅僅依靠著老一輩的舞蹈教育者在苦苦支撐著,我們可以大膽預想,傳統舞蹈是否會伴隨著老一輩舞蹈教育者一同消失?作為現代舞蹈教育者,如何挽救傳統舞蹈的現狀是我們必須直面解決的問題。
三、孝感市舞蹈教育發展突出成就(1999——2019)
(一)孝感市高等院校舞蹈教育
湖北工程學院音樂學院由1993年創辦的孝感師范高等專科學院藝術系發展而來,其舞蹈學本科專業于2010年建立,現有兩個本科專業,分別是音樂學和舞蹈學。在舞蹈教育學方面,學院內部設有專門的舞蹈排練廳,以及相應的實訓教學基地。作為孝感市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代表,在1999年音樂學院設立了藝術實踐團體“春暉藝術團”其下設有 “春暉舞蹈團”,以此來加強教學實踐性。在舞蹈學專業的教育中其設有芭蕾基訓、現代舞集訓、中國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身韻、舞蹈創編、舞蹈記錄、中外舞蹈史、舞蹈藝術概論、舞蹈解剖學和舞蹈鑒賞等諸多專業課程。
(二)孝感市中等院校舞蹈教育
2002年6月,孝感市少年兒童重點業余體育運動學校與孝感市藝術職業學校合并組建成孝感市體育藝術學校,而孝感市藝術職業學校是孝感市較早成立的舞蹈教育學校,因而孝感市體育藝術學校在舞蹈教育方面占據一定優勢。該學校是一所九年義務教育的綜合性特色學校,其特色主要體現在其所開設的專業班。藝術表演班于2013年開設,其包括舞蹈、美術、音樂、聲樂、表演等五個專業。該校藝術專業師生多次參加湖北省、孝感市的文藝晚會和比賽以及匯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因此受到市政府的多次表彰。2000年學院自主創作的伴舞《孝感美景》在中南七省旅游藝術節文化匯演中榮獲二等獎。
(三)孝感市初級學校舞蹈教育
孝感外國語學校是湖北省第二大民辦教育集團,學校小學部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開設設了舞蹈課程,從小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2019年“迎新春”年終匯演中的少年舞蹈《快樂寶貝》《藏族舞》等展現了學生的舞蹈才能,舞蹈帶給他們的快樂就是舞蹈教育最好的成果。
(四)孝感市社會舞蹈教育
孝感市眾森藝考培訓學校是湖北地區較具權威性的教育培訓服務平臺之一,其主要培訓方向有文化補習、舞蹈、音樂、美術、武術等。眾森藝考培訓學校包括了孝感舞蹈藝考,其任課教師是來自于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為孝感舞蹈藝考學生提供專業輔導。
瑞童舞蹈以打造全孝感最專業的拉丁舞培訓機構為出發點,擁有過硬的師資力量,以飽滿的服務態度給予學生最好的舞蹈體驗。在教學過程中秉承著嚴謹的態度,同時將教學與西方舞蹈流行趨勢相結合,采用系統化教學體系,開設專業的拉丁舞課程,在拉丁舞界擁有較強的影響力。
四、從孝感市舞蹈教育現狀透視其發展建設新思路
(一)孝感市舞蹈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孝感的民族民間舞蹈極具藝術特色,然而在孝感舞蹈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現代舞蹈教育者大多忽視了傳統舞蹈藝術的傳承,使孝感傳統舞蹈教育未得到創新發展,失去了發展動力。在中西方舞蹈教育的碰撞中明顯落于下風,傳統舞蹈課程成為冷門。孝感市舞蹈教育現狀中傳統舞蹈教育的被忽視,要求孝感必須盡快進行舞蹈教育改革創新發展,但是如何創新才能使傳統舞蹈教育重獲新生?往哪個方向對傳統舞蹈教育進行改革?這是當今舞蹈教育者必須深思的問題。
(二)孝感市舞蹈教育發展創新意見和建議
1.加強孝感市舞蹈教育科研人才培養
放眼孝感舞蹈教育的發展,從1949年至今其舞蹈教育的創作型人才不斷涌現,但是科研人才顯得尤為缺乏。在本次研究當中,本人發現關于孝感舞蹈教育的可供查閱文獻資料十分有限,這也顯現出孝感舞蹈教育發展的問題所在——舞蹈教育科研人員緊缺,研究孝感舞蹈教育方向的舞蹈教育者少之又少。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舞蹈本身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而理論研究不足。因此在舞蹈教育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舞蹈的實踐過程,還要結合舞蹈教育過程中理論人才的培養,加強孝感舞蹈科研人員的培養力度,為孝感市舞蹈教育領域提供人才動力。
2.舞蹈教育科研永不停息
孝感市舞蹈教育的發展經歷了新中國成立 70 年的歷程,并還將與新中國一同發展下去。孝感舞蹈教育發展科學研究的路程道阻且長,作為舞蹈教育工作者的我們選擇了這條路就沒有退路可言,一定要把舞蹈教育的相關科研進行下去。孝感市舞蹈教育事業的未來發展需要科學的、有計劃地規劃,在不斷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可以對它進行合理規劃。孝感市舞蹈教育和地方傳統舞蹈文化的發展在舞蹈教育工作者的科研工作中被記錄下來,使后人能有幸在這科研文字的記載中找尋到孝感舞蹈教育歷史。鄙人作為現代舞蹈專業的學生,本人也將盡我所能把孝感市地方傳統舞蹈文化以數字化的形式記錄下來,希望未來孝感市的舞蹈教育能夠往“高、精、尖”的方向發展。
五、結語
建國 70 年來孝感市舞蹈教育事業從無到有,從低層次到高層次,逐漸實現了孝感市舞蹈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縱觀孝感市舞蹈教育的發展過程,不難發現孝感市舞蹈教育的發展既是社會發展也是個體發展,孝感市的社會發展為舞蹈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舞蹈教育發展也為社會發展增添了新的發展動力。舞蹈教育是人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之一,舞蹈教育是實現美育的重要途徑。孝感市舞蹈教育發展和地方傳統舞蹈傳承相結合,現代教育背景下舞蹈教育者的使命已然發生了轉變,舞蹈教育的科研更應得到重視。在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將理性的自身定位與創新改革孝感市舞蹈教育模式相結合,進而更好地發展當今社會的舞蹈教育事業是現代舞蹈教育者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孝感市建國70年來舞蹈教育發展經驗做了一個歷史性的整理和總結,同時對孝感市舞蹈教育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并針對孝感市舞蹈教育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以望為湖北省舞蹈教育發展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王克芬,隆蔭培.中國近現代當代舞蹈發展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輯部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北卷(上、下)[M].1983.
[3]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4]周星,郭磊,鄧佑玲,等.對話:從北京舞蹈學院透視中國舞蹈教育發展建設新思路[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9,(04).
[5]劉曉靜.關于當代舞蹈教育的幾點思考[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
[6]許慧子.藝術教育發展規劃下陜西省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及展望[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7]楊晶晶.湖南省高校體育專業體育舞蹈教學現狀審視與發展對策研究[D].株洲:湖南工業大學,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