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香
摘要:目的:評價中藥質量規范化管理應用于中藥房管理的效果。方法:隨機抽取實施中藥質量規范化管理前2018年4月到2019年1月之間和實施中藥質量規范化管理后2019年2月到2019年12月之間以200例病、40例工作人員為調查對象,觀察在實施管理前后中藥方服務水平情況,比較實施管理前后藥物管理評分差異。 結果:應用管理后服務水平明顯高于應用管理前,藥物管理質量評分高于應用管理前,P<0.05。結論:中藥房在應用中藥質量化管理后,服務水平得到提高,藥物質量管理水平提升。
關鍵詞:中藥質量規范化管理;中藥房管理;效果評價;水平提升
中圖分類號:R288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中醫藥在臨床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治療效果也獲得了醫生和患者的認可。現如今,中藥房是現階段我國基礎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作任務重,承擔著中藥的保存、配置以及發放的任務。但根據大量調查數據來看,實際上在基礎醫院中藥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種因素,導致中藥管理難度明顯增加。在臨床研究中說明了中藥房服務質量直接影響了中藥使用的安全性和臨床療效,同時還影響了醫院整體服務質量,所以加強中藥方工作的質量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能夠明顯提高藥物管理質量進而提高臨床使用安全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實施中藥質量規范化管理前2018年4月到2019年1月之間和實施中藥質量規范化管理后2019年2月到2019年12月之間以各200例病、40例工作人員為調查對象,觀察在實施管理前后中藥方服務水平情況,比較實施管理前后藥物管理評分差異。其中在2018年4月到2019年1月為實施規范化管理前,患者年齡7到76歲,平均年齡(48.1?.7)歲,工作人員年齡在24到39歲之間,平均年齡(31.9?.5)歲,工作時間1到8,平均工作時間(3.8?.7)年;在2019年2月到2019年12月之間為實施規范化管理后,患者年齡在7到78歲,平均年齡(48.5?.4)歲,工作人員年齡在22到38歲之間,平均年齡在(31.4?.6)歲,工作時間在1到9年之間,平均工作時間在(3.9?.6)年;在實施規范化管理前后患者、工作人員年齡、工作時間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實施質量規范化管理,主要包括藥材來源、采購、調劑、儲存及工作人員方面。(1)來源、采購:采購人員需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購藥,經驗豐富人員負責選購藥材,禁止隨意選購、確保藥物的合法性、規范化;(2)儲存:加快中藥房信息化建設,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錄入中藥材的數據,記錄藥材存入、取出的情況,在庫房內配備通風設備、藥架、冷藏柜、除濕機;對藥材分類管理,并根據藥材的性質、藥效給予相應的保存方式,避免藥材受日光、溫濕度、害蟲細菌等因素的影響而變質藥物儲存時間控制在3個月內,如果超過了儲存時間要檢查藥物質量,并要做標識和處理;(3)調劑:調劑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調劑流程調配藥劑,加強審方工作,稱取藥材時拒絕用手代稱,需規范稱重,若有疑問要及時與醫師詢問,掌握醫師用藥規律,并且在發放藥物前,要對調配藥反復檢查,發放藥時要仔細與患者核對,在給藥后再次詳細交代用藥事項;(4)工作人員: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調劑、采購、藥物管理等基礎知識、技術培訓,只有通過了考核才能正式工作,建立中藥房管理制度,不定期進行檢查,若有消極怠工且不改進者,需接受懲罰,將結果與藥房人員績效掛鉤。
1.3 觀察指標
觀察實施規范化管理前后中藥房服務水平差異,比較實施規范化管理前后管理質量評分差異。自制問卷表搜集患者對中藥房服務滿意度進行評分,滿分100分,小于60分為不滿意,大于80分為滿意,其他為一般,本次藥物管理質量主要對藥物的放置規范、發藥、儲存這幾方面評分,每項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管理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運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服務水平比較,見表1。
中藥房作為醫院中藥品供應場所,其藥物管理、服務水平直接影響到臨床治療效果,但近年來由于重要需求增加,并且中藥材種類繁多,給中藥房藥物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此保證藥物質量、提高藥房管理質量是中藥房要面臨的主要問題。質量規范化管理可以通過完善規章制度、建立管理體系等方式來提高服務水平、保證藥物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
在本次研究中,實施管理后的患者滿意度、發藥準確度都要高于實施管理前,管理后藥物管理質量評分高于管理前。要在藥材來源、采購、調劑、儲存及工作人員方面多加注意。
綜上,中藥質量規范化管理應用在中藥方管理中的效果良好,能夠提升服務水平,提高藥物質量管理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郭婷婷.醫院中藥房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管理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9(33).
[2]楊靖罡.基層醫院中藥房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中國鄉村醫藥,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