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
【摘 要】中國有56個民族,且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優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舞蹈不僅是人們用來表達情感的一種藝術方式,更是民族文化的延續,舞蹈教育是其傳承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本文對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傳承中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研究,進而講述了在傳承民族舞蹈之前如何進行舞蹈教育,以及舞蹈教育對民族舞蹈傳承的意義。希望本文能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舞蹈教育;民族舞蹈;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J7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6-0100-02
民族舞蹈是人們利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某些情感,是人們智慧的結晶,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其舞蹈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因此,每個民族都要發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舞蹈教育在民族文化傳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如何進行舞蹈教育
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傳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活和藝術本就是緊緊相連的,藝術源于生活,民族舞蹈也不例外。伴隨著民族舞蹈的不斷發展,人們在其中融入了一些具有節奏感的肢體動作,不斷豐富著其表現形式。實際上,舞蹈教育對于民族舞蹈的傳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通過教育,可以促使民族舞蹈得到更好發展。同時,還可以讓民族舞蹈變成固定的藝術形式,讓人們更容易接受。
通過舞蹈教育,讓民族舞蹈文化得到加強,人們在欣賞的過程中,對各民族文化也會有具體而深入的了解。
(一)注重傳播民族舞蹈的文化特色
在如今的舞蹈教育中,教師都過于重視對舞蹈動作的傳授及練習,忽視了民族文化知識的講授,使得學生對民族舞蹈只是表面上理解,并不會思考這些舞蹈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所以在表演時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無法引起觀眾共鳴。
各民族人民都是利用舞蹈來表達其文化內涵的,自身感受和文字表達效果有很大的差異,如不了解民族舞蹈文化傳統,就不能表達出民族舞蹈所具有的情感。如今,每個城市都有很多民族舞蹈教育工作室,在傳授舞蹈的過程中,一味讓學生練習舞蹈動作,學生也只是對這些動作進行反復練習。學生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后,就會對民族舞蹈產生厭煩心理,同時也不會對民族文化感興趣。
舞蹈像人一樣,有著自己的思維和靈魂,這是人類賦予的,因此我們要將心靈和身體進行融合,表演出具有靈魂讓人感動的舞蹈。如果教師只對民族舞蹈進行肢體上的表達而不傳播其文化內涵,這樣長久下去,只能讓學生學習到民族舞蹈的動作而不能了解其文化內涵,進而喪失了其傳承的意義。
基于此,教師在進行民族舞蹈教學時,要對民族舞蹈文化有較深、獨立的見解,不只讓學生學會民族舞蹈的動作,更要讓他們感受到舞蹈背后的故事,進而更深層次了解民族舞蹈及其文化。
(二)多元化背景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國家在傳承文化方面一直提倡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針對民族舞蹈的傳承也是如此。這種觀念也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以及民族舞蹈教育的要求。改革開放以來,外來文化對我國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和沖擊,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為保護自身的民族文化不接受其他國家的文化。因此,這就要求在傳承民族舞蹈、保留自身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還要把民族舞蹈發揚光大。
在傳承民族舞蹈的過程中要有堅定的立場。例如苗族舞蹈形式多樣,“反排木鼓舞”享有盛名,是具有代表性的苗族舞蹈。其以獨特的魅力登上國際舞臺。
二、舞蹈教育對民族傳承的意義
民族舞蹈一開始是各民族人民用來表達內心感情的,包含著各民族人民的勇氣以及智慧,同時也包含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各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所對應的民族舞蹈表現形式自然也不相同。在當今時代,各民族需要重視傳承發揚本民族舞蹈,其中舞蹈教育是傳承民族舞蹈的一個重要手段,對其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舞蹈教育對民族舞蹈的傳承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藝術離不開生活,生活也為藝術提供了一系列可行的條件。民族舞蹈源于生活,同時也是民族的象征。民族舞蹈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融入基本音律、動作等,其表演形式越來越豐富。
舞蹈教育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具有重大意義,在進行舞蹈教育的過程中,民族舞蹈的動作被傳承下來,同時民族舞蹈所蘊含的民族文化也被傳承下來,從而使得民族舞蹈成為一種藝術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
為了讓民族舞蹈一直傳承下去,開展舞蹈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舞蹈教育,使得民族文化日益豐富,讓學生了解民族文化發展歷程。
(二)舞蹈教育對民族舞蹈傳承的文化價值
舞蹈教育是為了培養專業人才以及傳承我國民族文化,同時使其與國際接軌。民族舞蹈要想登上國際舞臺,就要有自身的文化特點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舞蹈教育要將民族舞蹈的特點發揮到最大,就要重視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內涵,挖掘其文化精華,并與舞蹈動作相融合。既能讓舞蹈表演達到完美的效果,又能提高教學效率,進而利用新平臺,使民族舞蹈向上發展。
在民族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注重學生舞蹈能力的培養,也要注重學生文化知識方面的培養。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得國家優秀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
三、民族舞蹈傳承中充分發揮舞蹈教育作用的策略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策略來更好地突出舞蹈教育的價值,并發揮其作用。
(一)重視民族舞蹈文化特色傳播
我們對當前國內舞蹈教育進行分析,發現很多舞蹈教師在舞蹈教學中,只重視把舞蹈動作傳授給學生,以及提升舞蹈動作的質量等。對于文化知識方面的傳授就顯得非常薄弱,多數學生對于民族舞蹈的認識也不充分,僅僅停留在舞蹈的表面動作上,未能深入探究舞蹈動作所富有的文化內涵,導致學生為了跳舞而跳舞,缺少情感方面的表達,未能把舞蹈的靈魂展現出來。
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舞蹈教育時,教師需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民族舞蹈,深入探究民族的文化內涵。例如,我們在欣賞孔雀舞時,自然想到了舞蹈家楊麗萍,其塑造的孔雀形象已深入人心,人們欣賞孔雀舞,不只是欣賞舞蹈動作,更多是享受一場視覺上的盛宴。
實際上,舞蹈家楊麗萍已經對民族舞蹈的內涵有了全面、系統的了解,通過舞蹈動作,把作品所包含的民族情感全都表達出來,讓舞蹈有了自己的生命。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重視舞蹈教育,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播,可幫助學生提高舞蹈技能,并有利于我國民族舞蹈及民族文化的傳承。
(二)做好因材施教的工作
因材施教指的是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愛好、興趣等,展開具體的教學活動。每人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樣,對于舞蹈的認識、動作要領的把握等,均有較大的區別。因此不能為了追求教學效率而把學生集中在一起開展統一教學,這樣看似教學效率提高了,實際上教學質量沒有改變。
有調查表明,當前一些民族舞蹈教育機構的教師在招收學生的時候,沒有對學生的愛好、興趣等進行調查了解,多數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盡可能去招收更多的學生。社會在不斷進步,當前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多元元素,對民族舞蹈的重要性未能真正了解,所以也不會用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民族舞蹈,更不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了解民族舞蹈內涵。
不同民族的舞蹈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不同,如蒙古舞的動作要求幅度比較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的身形和靈敏度,方便因材施教。又如傣族舞,它是含蓄的、優美的,合適一些偏瘦的力量較小的學生學習。
(三)創新教育方式
在傳承方面,要堅持創新理念。當前這種理念也適用于民族舞蹈的傳承。簡單來說,這一理念可以滿足社會對于民族舞蹈教育所提出的各項要求。改革開放以來,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外來文化的輸入導致我們的傳統文化在發展時受到了一定的制約。所以在傳承民族舞蹈時需要重視保留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同樣也要融入一些國際元素,才能更有利于擴大民族舞蹈的影響范圍,讓其影響力得到提升。
以苗族舞蹈舉例說明。苗族舞蹈有著直系傳承的特點,其舞蹈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在苗族舞蹈的傳承過程中摻雜外來元素的可能性不大,基本上保留了最原始的民族舞蹈文化。為了使苗族舞蹈不過于單調,現代的年輕人開始嘗試把一些現代元素和苗族舞蹈進行融合,讓舞蹈更加豐富,有利于民族舞蹈更好地傳播,從而擴大其影響范圍。
四、結語
綜上所述,舞蹈教育對民族舞蹈的文化傳承起到重要作用,其可以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因為民族舞蹈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所以在社會進步中不會被淘汰,被人們用特殊的方式保留下來并發揚光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傳承,同時也是各民族人民的智慧結晶及精神財富。我們不能忽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將民族文化傳承下來并發揚光大,讓世界認同我們的民族舞蹈。基于此,舞蹈教育,是傳承民族文化及民族舞蹈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王歡.廣西少數民族舞蹈在旅游院校舞蹈教育中傳承與改革創新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9,(14):99-100.
[2]周曉俊,周曉菊.云南少數民族舞蹈在高校專業舞蹈教育中的傳承研究[J].藝術評鑒,2018,(09):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