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肖斌
“風雨聲蓋不過刀劍聲,我傾聽。從險境里閃爍一片影,卻是孔雀翎。荒野中飛過一只鷹,如流星。云上看滄海,靈犀加氣勁……”武俠風的歌詞,配上粵語演唱,恍惚中有一種港版武俠劇的既視感。這首歌曲,是網游《天涯明月刀》“大師賽”的主題曲;而演唱者彭慶華,是一名粵劇國家一級演員。
彭慶華出身科班,師承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先生。在彭慶華看來,作為國家級非遺的粵劇,從來就是“潮”的。早在100多年前,粵劇就吸收了揚琴、大提琴、小提琴,甚至架子鼓等西洋樂器作為配器。
既然創新是粵劇的“傳統”,到了彭慶華這里,讓粵劇遇上了二次元就算是錦上添花了。這要從一部大熱劇目《決戰天策府》說起。
作為一名網游玩家,彭慶華發現,《劍網3》有著改編成粵劇的天然優勢:游戲主題倡導家國情懷,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劇情、服飾、語言都和戲曲十分契合,粵劇的特長——南派武打,也與武俠類游戲正合適;而且,游戲有著深厚的粉絲基礎。
彭慶華說:“這出戲從一開始就有很精準的受眾定位:讓原本對粵劇知之甚少的玩家觀眾——尤其是廣東地區20歲-35歲、具有消費能力和自主權、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以大學高校圈學生為主的受眾群體走進劇場。”所以,從創作團隊、劇目打造、營銷手段,都是奔著目標受眾去的。
比如,把演員定妝照發到微博上征求意見,當網友提意見說妝容太夸張,團隊就“順便”科普了戲劇表演和平面拍攝的區別,讓大家逐漸了解粵劇,“讓觀眾覺得這是一出自己能參與的戲,有一種親切感。”
在“劍網3五周年嘉年華暨古風音樂會”上,《決戰天策府》上演了6分鐘首秀。在這個1萬多人的現場,彭慶華從來沒有面對那么多觀眾演出過,大部分還是20來歲、沒接觸過粵劇的年輕人。“當主持人說最后一個節目是《劍網3》的作品時,觀眾開始歡呼,但說到演出單位是廣東粵劇院,氣氛突然一冷,然后開始有人往出口挪。”然而,當《決戰天策府》的音樂響起,演員們翻著跟頭上場后,已經走到門口的觀眾就開始往回跑了。彭慶華在后臺聽到觀眾席傳來的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這是他從來沒有過的體驗,“你知道的,戲曲的觀眾一般比較‘穩重。”
《決戰天策府》不僅刷新了廣東粵劇院的票房紀錄,也成為當年戲曲票房和新創傳統戲曲票房的雙料冠軍。大獲成功后,彭慶華再次為網游《天涯明月刀》“大師賽”演唱了主題曲《劍蕩八荒》,“雖然是一首粵語流行歌曲,但用了很多粵劇元素,比如曲調就是從粵劇中化出來的。”在網游《王者榮耀》的MV《絕世榮耀》中,他飾演呂布并演唱了主題曲,還將粵劇獨特的武打動作發揮得淋漓盡致。
接下來做什么?彭慶華覺得不著急,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必須找到一個好的突破口,“不然就成了我們不愿意成為的人。”
(蘇打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