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龍
摘 要 作為一種先進的監管方式,精細化管理模式近年來在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較為多見,且管理效能理想,作用顯著。故文章圍繞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實踐應用開展分析,旨在為后續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提供理論借鑒,推進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質量監督;管理模式;精細化;公路工程;實踐應用
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模塊之一,交通體系的有機構成部分,公路工程建設工程在新發展階段規模逐日上升,因而,質量問題也開始逐漸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備受公眾關注。截至日前,在眾多的公路工程建設項目中,存在大量的待修建和待改造的項目,在大量的車流量下,公路承載壓力正面臨極限。從公路的作用來看,是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維系公眾穩定生活的基礎,因而,有必要基于影響公路使用質量的因素,對應構建精細化管理模式實踐應用措施,分解工作流程,明確工作重點,確保公路使用安全、使用質量和使用周期。
1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實踐應用價值
從精細化管理模式的理念來源來看,主要起源于國外,具有比較廣泛的應用范圍,在企業管理工作和生產制造領域較為多見,具有理想的應用成效,不僅能夠優化生產速度,還可保證生產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自我國引進精細化管理模式后,開始嘗試將其應用于公路工程建設領域,致力于取代傳統的質量監督管理模式,契合現代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推動現代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為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實踐應用提供了空間和條件,從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于公路工程建設項目中的價值來看,主要分為三點。
1.1 有助于資源優化配置
眾多的實踐活動已經證實,在公路工程質量監管工作中,若秉持經驗主義的態度,僅憑經驗開展監督管理工作,最終所呈現的監督管控效果自然難以令人滿意。同時,在資源配置方面,也呈現出一定的不科學性。在將精細化管理模式融合管理實踐后,負責工程管理的單位職能會漸趨健全,工作責任分配也會日趨完善,無論是監管、施工,還是其他職能人員,都能明確崗位工作的細致內容,基于此,資源配置也會呈現出最優、最理想的局面[1]。
1.2 有助于提升監管工作效率
過往階段下,在公路工程建設項目中,所應用的質量監督管理模式為粗放式管理,該種模式下,在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方面,帶有一定的滯后性,由于數據和信息的真實性有待考證,工程項目的質量效果自然也會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引進精細化管理模式后,在進行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中,能夠將工程設計到竣工時期所經歷的各個環節均納入考量和控制之中,同時,在數據、信息和資料的整理、收集、儲存方面,該種模式要求較為嚴苛。總之,該種模式的應用,為分析參考工作提供了準確的依據,也為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節約時間的同時,也促進監管工作效率的提升。
1.3 有助于保證公路工程項目質量
在新發展階段,各行業競爭漸趨激烈,公路工程領域亦是如此,而公路建設項目質量則是決定公路建設主導單位在市場地位高低的先決條件,基于公路建設所涉環節眾多、建設帶有的復雜性特點,在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后,監管工作能夠覆蓋公路建設全過程,進而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圖紙和施工中的缺陷,并在適宜的時期監測施工和材料的合理性,在竣工后,也能夠反復落實質量檢測工作,達成理想的公路建設目標。
2公路工程質量監管工作問題
2.1 質量監管工作開展不夠全面
從質量監管工作的開展來看,需具備全面性和動態性特點,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但日前,在質量監管工作實踐中,帶有一定的混亂性和雜亂性特點,有失條理,無論是在設計、施工階段,還是在竣工階段,都存在顧此失彼問題。一般來說,全面、完善的監督管理工作需要包括以下工作內容:第一,圖紙審核工作,相關人員要秉持科學細致觀念,審視設計圖紙,并組建討論活動,分析圖紙的可行性和科學性,第二,在招標階段,針對承建單位,相關單位要做好資質審核工作,在確認承建單位具備承建能力的前提下,才可放心的交付項目。第三,在施工監督管理工作開展階段,監管主體要側重于工藝和材料的監督,防止工藝不規范、材料浪費問題的發生。第四,在竣工階段,要將關注點置于數據層面,落實數據采取工作,秉持全方位觀念,從多角度出發,分析竣工成果[2]。
2.2 質量監管工作管理水平薄弱
不可否認,在公路建設項目開展過程,受監督部門和建設單位專業能力差距和監督部門工作有失規范影響,公路建設單位質量監管工作管理水平呈現薄弱局面,具體而言,主要表現于以下層面;第一,管理人員在開展監督管理工作階段,過于追求形式,浮于表面,深入程度不理想,只致力于完成工作任務,卻忽視細節影響因素,影響工程整體性。第二,部分管理人員在經驗和知識層面比較匱乏,在執行崗位實際工作階段,無法與部門目標有機融合,進而難以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外在威脅質量因素,同時,在應對對質量影響較大的局部缺陷時,也缺乏一定的調整和應對能力。
2.3 質量監管工作管理人員素質缺失
一直以來,在公路建設項目的質量監管工作中,監管主體都是政府人員,因此,政府人員的素質直接關乎著最終的質量監管工作成效。不言而喻,公路建設項目的質量決定著公路建設單位的發展,因此,務必要重視監管人員的素質。在現階段質量監管工作實際中,政府人員素質、積極性和責任感的缺失,影響全過程的工作,因而,政府工作人員務必要強化學習[3]。
3精細化管理模式在質量監管工作中的實踐應用
從質量監管工作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本質意義來看,旨在分解管理目標,調整管理戰略結構,進而保證管理工作能夠徹底貫徹,同時,應用精細化管理,也是優化政府質量管控部門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是整頓不良風氣的有效渠道。總結來說,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實踐應用體現于五個層面。
3.1 轉變工作理念
基于負責質量監管工作的人員缺失全面性而衍生工作過于敷衍、影響工作效率的局面,可構建有效措施,推動工作人員理念轉變,確保公路工程安全。也就是說,相關部門要強化對工作人員的要求,構建有效的考核標準,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優化公路建設項目質量[4]。
3.2 構建精細化管理模式制度
毋庸置疑,在公路工程質量監管工作中,融合精細化管理模式,能夠規范操作流程,整體提升工作效率,保證公路建設項目的建成質量。同時,為保證精細化管理模式能夠得以全面貫徹和實施,可構建質量監督和責任分配制度,規范工作行為和工作方式,保證工作嚴謹性和有效性,另外,在責任分配制度的約束下,員工也可明確自身責任,激發工作熱情。
3.3 落實工程前期監督管理工作
在公路建設項目質量監督管理的前期工作層面,主要側重于三個部分,一是設計階段,要細致審核好工程總體結構、設計文件和設計圖紙,對設計方案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驗證,而工程承建方則需對方案是否可行進行驗證。二是招標階段,監督部門要把控施工、監管、供應商選擇等環節,確保各環節公平、公開、公正。三是落實對合同的監督,要細化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賦予各項條款法制化和規范化色彩,改善市場經濟環境,實現企業發展[5]。
3.4 落實工程中期監督管理工作
所謂公路建設中期階段,實質上是指開工到結束的一段時期,在該階段中,開展監督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解決長期存在的問題,這意味著,作為質量監督管理的主體,監督部門要關注現場,側重于隱蔽和關鍵工程的質量,保證最終工程項目質量完好。
3.5 落實工程后期監督管理工作
在公路建設項目后期階段,也就是竣工階段,質量監管工作也至關重要,開展質量監管工作,可保證公路建設項目能夠安全、正常的投入應用,在此環節的管理工作中,質量監管主體部門要嚴格管理施工方,做好細節質量檢驗工作,同時,也要對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使公路建設項目質量契合標準要求[6]。
4結束語
總而言之,精細化管理模式在新發展階段效用顯著,是經濟發展的衍生物,同時,也是保證公路建設項目質量的有效途徑,因而,相關部門要重視精細化管理的價值,將其科學合理的應用于項目之中,優化質量,推動交通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欣.精細化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項目中的應用分析[J].交通世界(工程技術),2015(9):8-9.
[2] 張新.公路工程施工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探析[J].交通世界,2016(9):100-101.
[3] 蒙福虎.精細化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項目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8(6):195.
[4] 郭全.淺談精細化管理模式在公路工程項目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0):240.
[5] 史毅強.公路施工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探析[J].四川建材,2019,45(7):176-177.
[6] 潘嘉誠.試論精細化管理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施工中的應用[J].居舍,2019(1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