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青
摘 要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環境問題也變得格外凸顯,風景園林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基礎,在維持生態平衡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13年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必須順應自然,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等觀點,實際上這就是“海綿城市”的理論,通過風景園林的調節作用使得城市的生態問題得到緩解。因而本文主要基于“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 海綿城市理論;風景園林;規劃;生態效益
引言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也得到了增強,“海綿城市”作為生態學領域的重要理論,近年來在風景園林規劃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通過對城市環境中的自然災害進行抵抗,使得雨水以及廢水能夠得到凈化和循環利用,進而降低城市內澇發生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基于“海綿城市”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重要意義進行應用探討,使其生態效益得以凸顯。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實際上就是推進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因而將“海綿城市”理論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是具有現實意義的[1]。
1海綿城市的概念
通俗地講,海綿城市就是將雨水收集,并對其進行控制和管理。這個理念是根據自然水文條件來設計而成的。目前,我國的海綿城的理念起步較晚,而國外的起步較早,相對于這方面的研究也遠遠多于國內,目前,海綿城市的理念已經深入貫徹到新城區的建設和舊城區的改造當中。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目前能利用的水資源較少,并且在城市當中也頻繁發生內澇的情況,所以在國內建設海綿城市的重要性就尤為突出了。海綿城市,顧名思義是指城市能和海綿一樣,對一些自然災害有良好的彈性,可以對雨水進行吸收。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主要有六個字,就是“滲、滯、蓄、凈、用、排”,根據此理念可以對城市內部的水環境狀況做一個統籌。
在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因遵循以下幾點:第一,結合建設地區的水文狀況和氣象狀況,要進行因地制宜,人工建設的設備和自然環境結合起來,能將雨水的收集作用發揮到最大,并充分利用和發揮收集到的雨水,以此來緩解當前城市當中的水資源緊缺狀況。第二,樹立正確的海綿城市理念。目前,海綿城市和普通的城市差距較大,直接建設海綿城市可能不會在群眾當中有較好的反響,所以在建設海綿城市之前,應該先深入貫徹海綿城市理念。普通城市的建設在修正道路過程中,通常是將道路線進行硬化,排水經常使用的方法就是采用地下管道排水,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地下水堆積,十分容易造成城市內部發生內澇的現象。而海綿城市的建設通俗的來講就是在城市當中建立雨水花園,根據自然能力及時的排除多余的雨水。雖然傳統城市與海綿城市的建設方式不同,存在本質的區別。但這并不意味著將傳統城市的排水方式推翻,海綿城市是在原有傳統城市建設的基礎之上進行改造的,能將傳統城市的排水設施發揮到極致,對雨水進行收集、處理和利用[2]。
2基于海綿城市理論的風景園林規劃
2.1 風景園林規劃
在進行風景園林規劃的過程中,需要降低地底硬化的概率,增加綠化面積,由此更好地實現排水的順暢性。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分層施工的方法,先在土體上部分鋪設一層碎石,這些碎石能對雨水進行收集和過濾,經過碎石的過濾,雨水到達下一層,進入土壤。被收集的雨水一部分可以補充地下水,另一部分則被排入排水管道;其次,還需要將排水系統與綠地建設結合起來,由此提升園林景觀的生態效益。在改造園林綠地時,可以將其改為凹式綠地或者植被淺草溝的形式。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將雨水通過綠地的導入系統對雨水進行收集和利用,在雨季豐富的季節能及時地將積水排除,避免城市內部出現內澇的現象,同時實現路面與植被的緊密結合。
2.2 風景園林水景規劃
對于一些污染較輕的水體,則建議種植一些能凈化水的植物,也可以培養一些凈化水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和綠色植被對輕污染水體進行凈化,將凈化后的雨水作為景觀水體。對景觀水體處理時,可以采用一定的動力措施,使水動起來,讓水能自動實現循環,這樣可以確保水體保持清潔。對于一些污染較重的水體,則需要將水體送至最近的水體處理場,對水體進行凈化之后則采用相同的方式使用。如果風景園林附近有干涸的小溪、小河之類,則可以將凈化后的水體引入,作為最新的水源。其次,在規劃的過程中還需要基于區域的降水量進行人工濕地以生態河岸的構建,由此更好地提升風景園林凈化水資源的綜合效益。
2.3 風景園林綠地規劃
由于我國的植物資源具有一定的豐富性,因而在園林地被植物的配置上更加注重整體設計的美觀度。在設計環節基于生態學原理進行植物的配置,通過不同植物之間的互補性提升植物生長的密度,進而提高園林設計的綜合效益水平。例如,在需水量較大的植物周圍種植耐旱習性較大的植物,由此避免水分缺乏而出現植物枯萎的現象。其次,在設計中還可以通過園林地被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使得園林生態系統處于一個平衡狀態,由此提高園林建設與大自然的協調性,構建一個和諧的生態系統。其次,規劃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林木根系進行風景園林的設計規劃,同時將排水管道與風景園林實現合理配置,由此在實現“海綿城市”生態效益的基礎上,提高園林景觀的規劃的美觀性[3]。
3結束語
總而言之,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我國的很多資源都被過度的開發,隨之而來的是對我國城市環境的污染也愈加嚴重,所以急需對城市的排水系統和凈化污水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因此建設城市海綿體的提出,不僅符合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號召,而且對于提高城市的排洪防旱能力,以及解決城市水資源缺乏和環境污染等城市的突出問題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以建設海綿體城市理論為指導思想,不斷對風景園林進行科學的調整和規劃,最大程度的實現人與自然生態系統互利共生的理念,進而推動社會環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紅建.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6(11):140.
[2] 趙全霞.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4):141.
[3] 荊媛媛.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