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元杰
摘 要 生態工業園的興起表明,時代經濟發生了新的變化,已經從傳統的經濟技術園區和科技產業園區中脫穎而出。規劃的目的和方法也發生了變化相當不錯。環保-工業園區是實現工業生態化的重要途徑,工業生態化將指導未來工業生態系統的發展。本文從工業園區及其生態理念出發,對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生態工業園的建設策略,規劃與建設思路。
關鍵詞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1工業園區及其生態理念
生態工業園最重要的滲透點是它的生態理念,它要求工業園區以生態和清潔為基礎,創造收入和可持續的環境經濟,并將其整合到整個生產中,工業園區的消耗和退役環節在企業和行業之間建立資源分配鏈,最大限度地利用企業廢棄物,將上一家公司的廢棄物轉化為另一家公司的優質能源和材料,在整個企業市場創造資源循環減少廢物產生和能源損失。不僅要開發內部資源、清潔能源利用、人力物力資源,而且要在整個行業內建立同樣的合作關系。創造一個市場,以盡可能防止浪費資源和廢物處理,使園區內的企業能夠以環保和環保的方式開展工作,同時提高經濟效益。
2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1)產業結構簡單。園區產業性質簡單,規模小,聚集效應不強,容易受到市場、價格、供求等因素的影響,這就是為什么園區要拓展產業鏈,加強企業的變革和現代化,保持高新技術產業和多元化形成具有活力的中小企業產業鏈,增強中小企業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
(2)缺少公共服務設施。園區也是一個獨立的居住社區,在園區工作、生活的職工也需要一定的休閑娛樂場所。此外,公園離市中心很遠。因此,公園應設立適當的娛樂場所和商業中心。只有提高園區內部環境質量,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參與園區建設。
(3)缺乏企業孵化器。企業孵化器是一種為企業提供資金、管理等便利條件,帶來高新技術成果、科技企業和初創企業的企業孵化器,為了促進合作與交流,促進企業成長,企業孵化器在園區企業成長、員工培訓、人才招聘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它還促進了公園與當地高校的合作,是園區重要的保護區[1]。
3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策略
3.1 建設形式靈活多樣,不拘一格
由于各地區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建設生態工業園區時,應根據不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環境保護的類型和質量,分析其產品特點,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效益,選擇不同的建設標準以統籌規劃、協調工廠建設和各具特色的生態產業
3.2 抓好示范,做好宣傳
積極推進工業園區示范,努力建設我國大工業和環境污染嚴重地區的生態工業示范區,如保護農業環境質量的生態園區,以高消耗、高污染為核心的生態園區和以高科技為核心的生態園區。同時,要繼續推廣和積累生態停車的經驗和示范成果,廣泛宣傳生態產業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知識,充分利用相關網站、報紙,通過德國國內外雜志、電視媒體宣傳生態停車理念及其相關知識和趨勢,加快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步伐。
3.3 建立生態工業園區信息系統
建立生態工業園信息系統,包括項目指南、工業網絡設計、物流集成設計、清潔生產技術、大工業關鍵技術、環境管理措施、相關政策、專家名單、主要參考工作等,停車場估價指標體系和方法等,通過評價指標體系和程序,企業可以獲得最佳流道、最佳能、水、資源或廢棄物利用技術等信息,對場地的建設水平進行評價,促進其持續改進和進步生態工業園[2]。
4生態工業園區規劃與建設思路
4.1 規劃步驟
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必須根據建筑業的基本情況對其進行評價和定位,特別是要預測其是否具有發展價值和意義。其次要成立一個專業的規劃團隊,保障自己的經濟實力等數據,對參與工業園區的企業進行評估。根據建設的區域優勢和風險,建設計劃和規劃將有充分的證據和可行性創造。在細化了規劃目標和總體目標,明確了規劃目標之間的關系后,為下一步工作建立完善系統,啟動了具體的設計規劃,如停車場的選擇、食物鏈的設計、生態景觀的設計等,為了促進社區生態規劃等項目的高效率,應在適當的條件下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以限制參與者的行為規范。政府也可以制定適當的優惠政策,促進園區的經濟發展和秩序。為了使工業園區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資源投資,有必要對園區的效益、經濟實力和生態環境進行分析和考察,以加強生態工業園區的競爭力,增強園區的地位經濟市場中的工業園區。
4.2 生態工業園區規劃與設計要素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核心理念是生態工業系統理念的創新。為了營造良好的建設基礎,必須建立企業共生網絡和生態系統產業鏈。應創造循環型能源、信息能源和能源,以吸引生產和服務型企業的共同參與,使生態工業園區在獨立的基礎上得以創建。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生態文化建設應發揮公共消費導向和經濟價值發揮的作用。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應以為人民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為前提,從根本上改善社會生態建設,減少建筑資源的消耗,及時開發和處置廢棄物,減少環境污染減少。鑒于有必要按照現代經濟、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步伐推進工業園區建設;開始改善基礎設施,如交通、網絡、管理和其他連接,以促進生態工業園向現代化和自然化方向發展。
4.3 交通組織方式建立
在工業園區,不僅需要企業之間緊密聯系,還要支持工作的高效發展,才能改善交通設施,而且要形成一個重要的環節,為生態工業園區的運營奠定基礎。這就要求工業園區內的交通運輸和交通長期保持暢通,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道路暢通,工業園區內的交通運輸必須結構清晰、功能明確、運輸規則規范,并在正常生產的基礎上使用工作、日常生活和自然環境沒有受到損害。
5結束語
生態工業園區要結合傳統工業園區的效益,穩定項目,發展科技與現代社會科學技術,實施以傳統、高效、高科技項目為基礎的工業園區項目,同時提高生態工業園區的效益,使生態工業園區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生態工業園區能夠在可持續穩定的環境中不斷進步和發展,為現代生態工業園區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勇華,洪文躍,吳京,等.基于生態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5):28-29.
[2] 李楊,陳何瀟,楊子杰,等.生態工業園區綠色發展與環境管理實踐分析[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0,38(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