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璇
摘 要 針對某建筑工程實際情況,對其框架剪力墻施工技術具體應用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各項要點,最后經實踐得出該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質量合格,所用施工技術合理可行,值得類似建筑工程參考借鑒的結論。
關鍵詞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施工技術
如今,建筑工程規模與體量都在不斷增加,這對建筑結構的抗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此類實際要求,開始大量引用框剪結構。而使這種結構發揮出應有作用效果的關鍵在于保證其施工質量,明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各項要點。
1工程概況
某建筑工程總建筑面積約2.1萬m2,設1層地下室,地上共13層,主體結構采用框剪結構。建筑上部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以15.25m高為分界,15.25m上部墻、柱采用C35混凝土,梁板采用C30混凝土;15.25m上部墻、柱和梁板均采用C30混凝土。現圍繞該建筑工程實際情況,對其框剪結構施工技術具體應用做如下深入分析。
2施工技術
2.1 鋼筋工程施工
在鋼筋綁扎過程中,必須注意其位置應達到準確,且將鋼筋綁扎牢固,具體的搭接長度與綁扎點具體位置都應滿足相關規范提出的要求。在相同的截面上,綁扎接頭總截面積不能超過受壓區受力筋總截面積50%,在受拉區中,不能超出25%;另外,綁扎接頭不能處在相同的截面當中,且中距應達到搭接長度以上。如果鋼筋焊接使用接觸對焊的方法,對于相同截面上的受力筋,接頭截面積在鋼筋總截面中所占比例,當為非預應力筋時,受拉區不可超出50%,受壓區無明確限制;當為預應力筋時,受拉和受壓均不能超出25%。如果所用焊接方法為電弧焊,則接頭基本不受限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錯開布置。無論接頭是綁扎接頭還是焊接接頭,接頭和鋼筋彎曲部位的距離應達到鋼筋直徑10倍以上,同時不能放置于最大彎矩部位[1]。
2.2 模板工程施工
將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并完成對施工縫的綜合處理后,即可開始模板安裝。在安裝模板之前,應將雜物清理干凈,并對模板進行定位和必要的修正,認真做好施工測放,在模板的下方均勻抹上一層找平砂漿。
將墊層施工好以后方可開始安裝底模,對于底板的側模,以磚模為宜,在底板邊線的外緣砌筑一道厚度為240mm的磚墻,并在底板的有效厚度之內進行永久性保護墻的設置,采用比例為1∶3的水泥砂漿。對于積水坑和電梯井的模板,均為木膠合板,根據坑的大小通過加工制作成型。模板的安裝固定應達到牢固,用鋼絲繩對模板進行固定,避免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發生上浮。
墻模的安裝需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先對模板進行定位并調整其垂直度,然后對模板進行必要的加固,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待澆筑的混凝土實際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拆模。在安裝墻模之前,應對墻體上的接茬部位進行鑿毛,利用空壓機將墻體中的雜物都清理干凈,并認真做好測放。為避免墻模的根部產生爛根,在安裝墻模之前,需在板上以放線尺寸為依據粘貼海綿條[2]。
梁模的安裝需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對模板的支架進行搭設與調平,根據標高要求鋪設梁底部模板,然后通過拉線找直,確認找軸后,綁扎鋼筋與安裝墊塊,最后對梁兩側的鋼筋進行安裝和調整。在梁模安裝過程中,需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對其進行起拱,當跨度超過4m時,應按照0.2%進行起拱,同時要注意使梁側模完全包住底模,且下面的龍骨將側模包住。
板模的安裝需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先搭設腳手架,然后以此設置主次龍骨,對頂板模與墻模及其龍骨進行安裝和拼接,最后進行檢驗與調整,檢驗與調整確認合格后,方可開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若樓板的模板是單塊就位,則應先從四周開始使用陰角模板和墻模與梁模進行連接,再不斷向中心方向鋪設。與梁模安裝相同,安裝板模時也要按照要求進行起拱,當跨度超過4m時,應按照0.2%進行起拱,具體的起拱部位是中間,一般情況下四周不起拱[3]。
2.3 混凝土工程施工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需在現場準備專門的輸送泵。具體的澆筑施工順序為先對墻混凝土進行澆筑,然后對梁板混凝土進行澆筑。在對墻體的混凝土進行澆筑施工時,建議采用串筒下料,使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超過2m,否則將導致混凝土發生離析。在澆筑樓板處的混凝土時,需使用腳手板鋪設一個臨時的走道,用于對樓板鋼筋進行保護,澆筑施工中不可隨意設置施工縫,若必須設置,需按照設計要求與相關驗收規范來執行。在澆筑混凝土的同時還應做好振搗,在實際的混凝土振搗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范的要求操作。對于豎向結構,其混凝土振搗應采用分層的方法進行,具體的分層高度應按照250~300mm的范圍嚴格控制,此外,要注意在預留洞口的兩側應適當延長混凝土的振搗時間,以此確保澆筑后的混凝土達到密實。完成對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之后,應做好養護,一般情況下養護需在澆筑完成后12h開始。對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結構,需安排專人做好澆水養護,使混凝土的表面始終處在濕潤的狀態。當留設施工縫時,應采用覆蓋一層麻袋或薄膜的方法來養護。通常情況下混凝土的養護持續時間應達到7d以上,而對于施工縫處的混凝土與防水混凝土,其養護時間應達到14d以上,通過有效的養護保證混凝土質量,避免產生蜂窩麻面等質量問題[4]。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框剪結構是當前建筑工程常用的結構類型,尤其是抗震設防烈度較高的建筑。截至目前,該建筑工程的框剪結構施工已經順利完成,且經檢查確認其施工質量合格,所用施工技術合理可行,值得類似建筑工程參考階段,不斷提高框剪結構施工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柯玉偉,李斌,何寶華,等.聯想泰倫廣場塔樓結構方案比選與設計[J].建筑結構,2020,50(14):10-19.
[2] 孫小永,遲大亮,陶瑛,等.水泥預熱器混凝土框剪結構工程設計與施工研究[J].水泥技術,2020,10(4):38-44.
[3] 閆萬貴,李博,蔣志武,等.大模板支撐加固體系在框剪結構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9):1-3.
[4] 王春秀,張青福.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管窺[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11(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