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秋
中圖分類號:G611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6-0278-0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指南》中提出“要結合生活實際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那么如何在幼兒園一日常規活動中開展安全教育呢
1.在主題活動中開展安全教育
在常規的教育中,可以結合園本課程主題,把幼兒安全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的主題活動中。例如:大班可以開展消防演習、避震演習、我要平安健康長大等活動。在開展消防演習活動時,通過聯系消防大隊的指戰員,為老師和小朋友們做指導,通過消防知識競答、消防云梯高樓救援等互動,使孩子們對逃生技能有更深的體驗,學會怎樣預防火災和火災發生時的逃生方法。當警報響起,幾百名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在短短的三分半鐘時間里,按照消防疏散路線迅速地撤離教學樓,小朋友們平安地到達預設地點,在親身體驗的演習中提高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和消防意識。
2.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開展安全教育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集體教學活動也是我們開展安全教育的途徑之一。例如:中班社會領域的集體教學活動《健康的孩子》中,通過多媒體演示法、游戲法、圖片教學法等手段,在教學中讓孩子認識一些防毒標志、防觸電標志、防火標志、交通安全標志以及急救電話120、110、119等,提高幼兒辨別能力,增強防護意識。根據五大領域互相融合、互相貫通的特點,還可以通過其他領域的教學設計各種有關于安全的活動,例如:中班的語言活動《紅燈停,綠燈行》,社會活動“《不在馬路上玩耍》《迷路了怎么辦》;健康活動《鼻子出血了怎么辦》等等,這些活動都會幫助孩子積累一些自我保護的好方法,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3.在晨談談話活動中開展安全教育
一日常規活動中還可以有效利用晨談活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比如;利用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告訴幼兒不玩火,不要在離水邊太近的地方玩;不能玩電插頭和插座,不能擺弄電器;下雨時避免遭受雷擊,不要在大樹下避雨,也不要在山坡上或空曠的高地上行走。不能互射彈弓;不爬樹;不從高處往下跳;不亂往嘴里放東西,以免中毒等等。再如:教師可以一放杯熱水,請幼兒談談“怎樣喝熱水?”在活動中幼兒會紛紛發表意見。有的說:“杯里冒著熱氣,一定非常燙,不能馬上喝。”有的會說:“用手摸摸杯子的外面,如果燙手就不能喝。”還有的會說:“喝水的時候,也應該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會燙著了。”……
4.在區域活動中開展安全教育
區域活動也是一日常規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內容,可以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比如;在美工區域中可以設置美術活動“我來設計安全標志”,通過一些認識常見的安全標志,讓幼兒認識到他們可能遇到的危險和傷害,讓他們了解在家庭、幼兒園、社會公共場所存在著潛在的危險,使他們知道在什么情況下會發生什么危險,怎樣做能避免危險的發生或者減少危險。讓幼兒主動獲取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求助方法,樹立安全意識。并通過這一活動,在班內的電視機及電源沒開關上張貼了禁止觸摸的標記,在窗臺張貼禁止攀爬的標記;在樓道張貼下滑危險的標記,在活動區安全角,擺上救護車、救火車、警車、固定電話、手機模型等,貼上安全圖、110、120、119標記;在閱讀區域中,通過親子閱讀或者師幼閱讀,讓幼兒不能自行離園,也不能隨便到其他班去;上下樓梯要一個跟著一個走,不推不擠,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推門時要推門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門縫里;乘車時不在車上來回走動,手和頭不伸出窗外。還可以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認識更多的安全規則,如交通規則、游戲規則等,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從而提高幼兒對事情的預見;在閱讀區域中,通過親子閱讀或者師幼閱讀,在故事中提高幼兒的安全認知能力。例如:通過講故事“妞妞走丟了”、“不和陌生人走”、“和家人走失了怎么辦?”等內容,讓幼兒知道回家要等父母來接,不輕信陌生人的話,決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教育幼兒單獨在家時不自己動手反鎖門,不給陌生人開門。這樣既可以讓幼兒學習安全自救的方法,又讓幼兒知道怎樣保護自己,使自己安全。
5.在入園、離園環節開展安全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可以利用幼兒入園、離園之際,與家長溝通交流,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強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主動參與對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經常給孩子講一些自救的典型事例,從而形成家園教育合力,達到較好的安全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