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琨
摘 要:在鄉村規劃建設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對于其規劃設計的思考不應僅停留在基礎設施之上,對于人類賴以生存的農田,也應該在設計中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鄉村中,農業用地的使用與開發,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農民的經濟收入,特別在山區,梯田是一種極其普遍的農業種植形式,根據不同的地貌環境,呈現出了別具特色的梯田景觀。梯田景觀的規劃要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在滿足生產的同時還要考慮其審美價值的體現,同時其整體的生態原則更是在規劃中不容忽視的內容。
關鍵詞:鄉村設計;梯田景觀;規劃
在如今的鄉村設計中,被談及最多的就是如何利用規劃設計來帶動當地的經濟效益,如何滿足農民生活上的需求,如何開發利用當地資源,使農民擺脫貧困等問題。與之對應的規劃就是對鄉村的街道、農民的住宅等基礎設施進行設計和改造。在進行整體規劃設計的時候,可持續的農業也是加快鄉村建設步伐的重要環節,有利于發展當地的第二、第三產業,改變當地單一的農業發展方式。在山區的農業發展中,梯田是一種極其普遍的農業種植形式,根據不同的地貌環境,呈現出了別具特色的梯田景觀。梯田景觀在鄉村規劃設計中能夠起到很重要的景觀作用,對其進行合理規劃,會在諸多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鄉村中的梯田景觀
山地中的梯田在早期是通過清除樹木換耕種糧食來防止水土流失,到后來,逐步演變成為一種可以合理利用山地資源來增產增資的農業生產方式。梯田除了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外,還可以改善土壤土質,提高農業的糧食產量,豐富大自然中的有機生物,保護生態環境。其在山地整體規劃中也凸顯了美的姿態,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景觀設計形式。
梯田景觀的形式多種多樣,根據梯田的類型可以有幾種劃分形式。第一種是水平梯田景觀,具體的樣子就是按照等高線把田地的面修成水平的階梯,這是梯田景觀中最常見的一種,它具有保持水土、避免水土流失的作用。第二種梯田景觀形式是坡式,營造方式是在山丘的坡面地埂處做成階梯狀,但是地塊里面則形成斜坡,這一類都是旱耕地。這種形式的梯田一般是用坡耕地一步一步地改造出來的。為了減少這種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問題,經常會在合適的位置上壘石塊筑成埂,使地塊內坡度逐步減小,從而增加地表徑流的下滲量,減少地面沖刷。在很多這樣的梯田中,邊埂上都會栽種黃花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既鞏固了地埂,又能提高水土的保持率,還可以增加一定的收益。第三種梯田景觀是隔坡式,就是水平梯田和自然坡地在一個方向上沿著地坡布局,上一階的梯田與下一階的梯田之間保留一定的寬度距離。第四種就是復合式梯田景觀,根據山體形式,進行因地制宜的規劃布局,將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式梯田等形式組合在一起。復合式梯田景觀的規劃要經過整體統籌,在一定的條件下還要配合一些水土保持工程,用來增強坡地面耕地的保水功能。規劃設計復合式梯田景觀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節省工程投資和提高水土保持效益。
鄉村中合理規劃山地梯田景觀不僅養育著一片水土,還養育著一方人。而當下山地的水土流失問題較為嚴重,導致土地的產量大量削減,所以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借助梯田的力量是一種合適的選擇。只有保護好了水土,才可以解決山地的生態環境問題,滿足農民的生活生產需求,做到鄉村規劃設計的可持續性的發展。
二、鄉村設計中的梯田景觀規劃
由于受坡地地形的影響,諸多鄉村設計中開辟的梯田大都是水平梯田。從山下往上看時,梯田的景觀形態層次分明。當把它們種上農作物之后,又會發現不同種類的農田在不同的季節里所形成的樣式也是不一樣的,給人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增添獨特的藝術審美。隨著山勢的起伏,錯落有致的梯田都顯示出不同顏色,遠遠望去,春如層層銀帶,夏如滾滾綠波,美不勝收。
梯田景觀在鄉村設計中的規劃原則體現在其整體性、生態性、生產功能以及美學上。藝術是生命的體現,梯田景觀需借助藝術手法,對梯田進行藝術的再創造,對梯田的形狀、大小、排列做出新的規劃,使其具有藝術的審美價值。在梯田景觀設計中加入藝術的元素,使其在設計中更加具有藝術氣息。如果我們在每一個梯田之間建立上下聯系的臺階,不僅可以降低梯田的坡度,又能給農民收獲莊稼帶來便利。在田間的道路設計上,一改往日的田埂式道路,改為更有趣味性的迷宮形態,這不僅可以規劃好梯田間的功能形態,又為日后游客體驗增添了趣味性,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在梯田景觀的審美價值體現中,不應只注重那些博人眼球的形式美,還應該考慮到它的生產性和可持續性。所謂生產性是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資源,不應棄置。當山地鄉村里沒有了梯田,那還何談審美二字,體驗和價值更就不用提了,只會讓人感到凄涼、貧瘠。所以鄉村設計要把梯田景觀規劃放入其中,這在提高其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呼吁人們不應使其被棄置、浪費。在鄉村規劃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到梯田景觀的耕作環境、居住環境,還應該考慮到它的可持續性。而農作物的顏色及梯田農作物的種類,也具有極其重要的觀賞價值。同時這種觀光體驗型的農業發展,不僅使農民收益樂觀,還給其他人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同時也帶動了該地區的經濟增長。
三、梯田景觀規劃的生態性
鄉村設計中的梯田景觀規劃要注重整體的生態性。可持續性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它不僅對當代人有用,同時對于造福子孫后代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在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問題上,聯合國糧農組織曾發布過相關可持續發展的綱要,提出要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我們不難看出山地水土流失不僅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大障礙,同時也是破壞山區土地生態與可持續性利用的基本制約因素。
在鄉村設計的梯田景觀規劃中,要控制好地塊的水土流失情況,使水土流失量要少于所規定的水土流失量。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并做好土地空間上的安排,擺脫單一的土地生產形式,使其多樣化發展,同時還要保護好生態環境。所以在梯田農業中,梯田與埂地的經濟性結合,極大地促進了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和防止水土流失所產生的綜合效益的提升。
在諸多山區,農業的基礎條件有限,每年的汛期即暴風雨季節,也就是每年的七八月份,農田里泥沙混流,莊稼被淤泥沖壓,導致農作物減產。梯田景觀的合理規劃則對水土流失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梯田田面上的土壤成分較復雜,還可有效地阻隔土壤的流失,并且水分含量也很高。除此之外,其石坎梯田不易導致土壤的移位,可減少耕作中的土壤消耗,同時在降雨時,也減少了被雨水沖刷的風險及土壤淤積情況的發生。所以說梯田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梯田景觀規劃中應該重視梯田農業景觀的建設工作,將其作為鞏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等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在后期管理上要定期加固梯田坡面,避免坡面過長。在田間小路的設計上,應實現道路的網絡化,便于實現機械的耕作和運輸。梯田的建設,一方面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另一方面改變了農業生活生產方式,使農業產量大幅度增高,從而也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在構建生態平衡的體系中,梯田梯埂的設計不僅可以美化環境,給人視覺上的感官體驗,同時還可以合理有效地防治山體滑坡,減少水土流失量,為農業增產增量,提高經濟效益。其中坡地的梯田梯地化,以及建立梯田梯地農業與地埂經濟,是此次課題中梯田景觀設計所考慮的重要基點。
在鄉村規劃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上,我們應該把梯田景觀規劃放在首位。要想建設好的生態環境,就必須遵從自然的發展規律,將可持續定為發展的目標。可以充分利用雨水、土壤、植物,還有當地的可利用石材,在大自然風、水、光的作用下,實現生態循環性的發展,做可持續性的生態景觀設計。另外,在梯田景觀的規劃之中應該處理好傳統和現代兩者之間的關系,保持傳統的耕作方式,理解農耕文化并升華其情感,在梯田的形式上進行現代手法的改造,比如田間小路的形式、梯田間臺階的運用、地塊形態的劃分等。
四、結語
在鄉村設計中,對梯田景觀的規劃要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在滿足生產的同時還要考慮其審美價值的體現,同時其整體的生態原則更是在規劃中不容忽視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韋俊峰.梯田文化景觀的美學價值評價體系構建[J].林業科技通訊,2019(12):14-16.
[2]郭雪怡.遺產視角下的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J].旅游縱覽,2019(1):202,204.
[3]胡偉芳,張永勛,王維奇,等.聯合梯田農業文化遺產地景觀特征與景觀資源利用[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7(9):26-34.
作者單位:
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