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試水營利性民辦校登記管理
日前,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蓓蕾幼兒園成功從民辦非企業單位轉為營利性民辦學校,包括該園在內已有10來家溫州民辦學校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學校。溫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民辦教育促進法落地前,民辦學校全部登記為非營利學校。新法實施后,對民辦學校進行分類管理:一類是營利性,一類是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但是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
田光成(浙江省發展民辦教育研究院院長):在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改革中,現有民辦學校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學校是改革的難點,主要是涉及學校現有的資產如何處置和相關稅費的征收問題。溫州進行了政策和實踐的大膽探索,對全國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改革起到了促進作用。
網友熱評
@周建軍:政策的用意和出發點是好的,就看執行者怎么執行。怕的就是,經是好經,被和尚念歪了,要么就是換湯不換藥,熬出來還是一個味。具體效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肖堅平:不管公辦、民辦,教學質量是關鍵,減輕負擔是百姓的期待。
“3歲女孩做吃播”引熱議
8月24日,一條“3歲女孩被爸媽喂到70斤當吃播賺錢”的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3歲的“佩琪”有著與年紀極不匹配的體重,不少網友質疑其父母把她當“吃播”賺錢。相關視頻平臺回應,由于“投訴密度大,已封號”,視頻也已全部下架。孩子父母回應稱拍視頻“并不是以賺錢為目的,就是出于娛樂的心態”。目前,廣州婦聯已介入調查。
鐘蘭安(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讓孩子以“吃播”的方式進行牟利,這種行為不僅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相悖,還與即將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不符。在這一事件中,除婦聯要及時介入外,必要時,公安機關也應進行調查。
網友熱評
@皮卡丘:這么小的孩子胖起來,以后想瘦都難啊。先不說體型外貌,單說身心健康,這對父母已經毀了孩子啊。
@SamuelZhang:也許為人父母真的需要一場考試。
@二橫:平臺還敢給未成年人開這個口子?現在平臺總是不愿意擔負起監管的責任,更多的是打打擦邊球,多賺取一些流量。出了事也只是承擔監管不力的責任,其實縱容更可惡。
六部門發文治理未成年人網絡環境
日前,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啟動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本次專項整治的重點是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不良網絡社交行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網絡游戲等問題。六部門將加大對“飯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和現象的治理力度。
李思輝(長江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對關乎孩子健康成長的問題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從這個意義去審視,剎網絡歪風邪氣、懲違法經營之輩、刑屢教不改之徒,避免扭曲的網絡文化把孩子們帶偏,既是一種針對當下問題的應急之舉,又是一項應對層出不窮網絡亂象的長遠之策。
網絡熱評:
@三無居士:推出這些負能量內容的自媒體應該被嚴厲查處,嚴重者要取消運營資格,實控人要入文化行業黑名單。
@無支祁:為什么不盡快建立游戲娛樂年齡分級制度?全部禁止其實是“一刀切”,合理引導才是出路,加強網絡文化建設才是未來,不然所謂的“祖安文化”會換個名稱繼續危害網絡環境。
@月詠:不上網也會有小孩罵人,其中有父母、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歸結為某一種原因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