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鳳
以往教師的灌輸式和強迫式教學一直是我們所詬病的,可隨著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之后,這灌輸式教學并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反而越演越烈,不僅教師變得沉重郁悶,連學生也變得苦不堪言。最終導致學生對學習乏味,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沒有得到培養,學生個人也完全成為一個儲存信息的儲存卡。
如何打破這樣的不利教師也不利學生的局面,成為目前教育迫切的需求。以語文教學為例,我認為語文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正確的思想和態度是首要條件
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思想和態度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一旦一個人的性格固定下來的話,就很難改變自我的性格。同樣的,我們可以從一個教師的思想和態度上去判斷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而要轉變教師以往的灌輸式教學,就要從思想和態度上去轉變,學習新式的教育教學理念,以達到在思想上與以前有一個不同的認識。
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認識,就會意識到自己過往在教學中一些錯誤的想法和做法。“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錯誤中總結經驗。”認識以前的錯誤,總結自己的不足,糾正自己的態度。誠然,現在有許多教師都是一心一意撲在教育事業上的——下課了,還在給學生灌輸課堂上的知識,生怕學生“吃不飽”。課余時間更是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給一些落后的學生“開小鍋小灶”。這樣的老師總以為自己這樣做是最對的,是敬業的,殊不知卻剝奪了孩子自我能力培養的機會。也許,這些學生在你的“不懈努力”下語文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但你并不知道,他們對于這種學習是多么的不情愿,他們厭惡學習,厭惡上課,厭惡做作業,他們總想逮到一個機會跟你“作對”,給你添點小亂,或者在你一不留神的時候學習又“一落千丈”。有的更甚者在下個學期里換了一個老師,學生就變本加厲地讓自己學習落后下去,后進生和差生就這樣地產生了,這是我們每一個老師所不愿看到的。
如果我們從思想上和在態度上發生改變,從教學的一開始,就學會放手讓學生去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發現學習的興趣,在行為上你做一個懶惰的老師,不要給學生一手包辦。那么就能培養出一批批在思想上積極,在行動上敏捷的好學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得也正是這個道理。
二、了解每—個學生是必不可少的
也許你只叫的來學生的名字,對他們的家庭、學習、生活,交往等等一些事宜你根本就不了解。你不了解學生這幾方面的表現,那么你從哪里去對學生進行教育?難道是用每一天的統一教育教學工作來對待不同差異的每一個學生嗎?不能,決不能這樣機械死板地做教育工作的。
這一點,語文老師可能比其他學科的老師要稍微做的好點,因為大部分語文老師都是兼任班主任工作的。但是,就算是許多語文老師兼任的班主任工作,對于學生的了解還是局限于在課堂上表現,他們很片面也很武斷地判斷一個學生的表現,如學生上課不集中精力,就斷定他沒有耐心,在作業上不夠認真,就認為對學習沒有興趣等等。這樣做出來的工作不僅不利于學生的管理,也不利于學生學習上的進步。
語文教師應該利用自己的語言和修養優勢,去了解每一個學生,跟每一個學生談心,了解他們在學習、生活、交往等各方面的信息,每一年分為上下二個學期,共有9個月是上班時間,刨去休息日和節假日時間,還剩下190多天是上班時間,這么多天的上班時間不夠你去了解班上的四五十個學生嗎?有的教師可能帶兩年或者三年的班,那么在時間上去了解每一個學生就更充裕了。
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有一套好的教育學生的方法,他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學習,以致他每一年大部分都外出講學或者講座的時候,他學生的語文成績都能夠位列前茅,這與其說是一個奇跡,還不如說是一種好的教育與管理方法。
學習優秀的教育管理方法,當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獨立自主,產生自我學習的動力,教師也就達到了一勞永逸的效果了。
三、激勵是學生最好的肯定
我們每一個人天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揚,大人需要朋友和親人間的鼓勵和肯定。那么,作為孩子的小學生更是需要教師的鼓勵,從教師的鼓勵中他們找到自信,找到友愛,找到勇敢,找到目標。而我們教師則更多的延續陳舊的傳統,批評、指責、謾罵,嘲笑隨處可見,以為這樣就是對學生好,其實這樣的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用錯了方法。你還記得外國一個男孩與釘子的故事嗎?當男孩對朋友謾罵或者詛咒一次,其父就會讓他在一塊木板上釘上一顆釘子,當男孩改變了自己的性格,對朋友贊美和友好一次,就拔出一顆釘子。最后,被釘過釘子的木板千瘡百孔,永遠也恢復不到原樣了。
當我們批評和自責學生的時候,就是對學生的心靈造成最大的傷害,猶如那塊被釘過的木板,在學生的心里會對你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印象。記恨你,討厭你的教學繼而厭惡學習那都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對學生的激勵從語言的轉變開始,語文教師是很富有語言藝術的——“舉起你的手,你會發現你是最棒的。”“你的進步老師感到特別高興。”“你的語文課外知識真豐富,都可以成為我的老師了。”“你能提出這么有價值的東西出來,真了不起!”等等,這樣的激勵每一個學生都會受用無窮,在如沐春風的關懷和激勵下,對老師,對學習將會產生更大的興趣。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就更不在話下了。也只有一個懶惰的教師才會想著天天激勵學生,讓學生多做事,讓自己少做事,當然這些事都是跟學生學習有關的事。
以思想和態度的轉變為先驅,以了解每一個學生為發展的過程,以激勵學生為推動學生發展的動力,把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作為今后教學的方向,努力打造高效的課堂,讓學生的學習產生極高的效率,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最終,這樣的教育可以成就學生一個美好的未來,而這一切,都源于做一個“懶惰”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