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家庭和幼兒園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也大部分來自于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因此建立高效的良好幼兒家庭與幼兒園合作模式,對于保障幼兒健康成長與健康發育極其重要。如何能夠科學的使家庭和幼兒園進行相互了解,相互溝通,相互配合,共同積極的參與到幼兒發展過程是家校合作的關鍵,本文通過分析如何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加強合作模式,希望給廣大幼兒教育者和幼兒家庭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幼兒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模式
在幼兒教育階段,開展家校合作模式可以幫助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與進步,對于幼兒園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家校合作模式是需要幼兒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努力,制定科學的培養計劃,并在家校的共同合作培養下,使得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1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在當今階段很多家長會將幼兒交給幼兒園之后不聞不問,家長也不會和幼兒園進行有效溝通。使得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完全脫軌,幼兒的成長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家校合作模式的基礎是進行家校溝通,只有通過溝通才能開展更加合理的家校合作。通過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良好溝通,才能夠全面的了解幼兒的狀況,幼兒在幼兒園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家長所不知道的,幼兒在家里發生的事情也是幼兒園老師所不了解的。因此,基于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良好溝通,可以有效幫助老師和家長全面了解幼兒心理和幼兒發展,對幼兒成長與進步起到積極作用。幼兒園教師也能夠根據對幼兒的了解制定符合幼兒心理變化和心理需求的學習方法。老師也可以更具學生的興趣特點和性格特點制定符合幼兒發展的教學計劃,讓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受到更好的教育,教師的教育也更加具有針對性,家長也能在溝通中充分了解教師的教學目標,幫助幼兒在幼兒園學習后進行更加有效的復習和穩固。
2開展豐富的家校合作活動
(1)開展親子活動
幼兒園開設親子活動能夠更好的促進家校合作。在幼兒園中教師可以開設親子活動,通過親子活動使得幼兒家長和教師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良好溝通。在親子活動中,幼兒家長和幼兒能夠有效的建立良好信任和溝通,也能夠使得家長對于幼兒的生理發展和性格特點進行更加詳細的了解,使得家長能夠更好的呵護孩子成長。家校合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幼兒能夠獲得更好的進步與發展,在幼兒園開設的親子活動中,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一同努力,共同用愛來培養幼兒的良好學習和行為習慣,有效達成家校合作目標。
(2)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管理
以往家長當幼兒放到學校后,就再也不管不顧的行為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是家長逃避責任的一種表現。因此要想家校合作有效達成,就必須讓家長能夠擔負起自身的責任,對于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進行了關心和重視。家長也應該積極的參與到幼兒園管理過程中,使得以學生為紐帶,幼兒園和有家長能夠緊緊連接在一起。幼兒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的方法可以為,家長訪談法或角色互動法等,通過多種方法積極的引導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日常活動的現場管理或日常學習中,也能夠使得幼兒對家長的依賴和對于教師的信任得到增強。并最終促使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和發育,幼兒也能夠在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中收獲心理和情感的愉悅。
3以幼兒為中心激發家長互動
家長對于幼兒的整個成長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為家庭環境對于幼兒成長來說十分重要,甚至可以影響幼兒的性格特點。讓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更好的教育,能夠讓幼兒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幼兒的思想也會更加積極向上。因此,幼兒園應該主動和家長保持緊密的聯系,這樣可以加強家校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家長和教師更加全面地掌握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狀況,能夠讓幼兒更好地成長。而與家長進行互動時,教師需要以幼兒為中心通過表達幼兒的表現和闡述幼兒園,心理特點,性格特點,引發家長的溝通欲望,使得家長能夠和教師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針對幼兒的發展,設定良好的成長計劃,教師也要對幼兒的家庭教育進行了解和建議,通過這種高效的溝通方式,使得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都能夠對孩子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并且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能夠互相合作,互相保存,使得幼兒能夠得到完整全面的發展。
4通過改變觀念換位思考提高家校合作
幼兒教師,幼兒家長不僅要做到經常溝通,互相合作,積極交流,不斷進步,更需要改變觀念,以對方角度換位思考。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利于幼兒的成長與發育,更可以使得家長和教師對幼兒的認知和了解更全面完整。在家校合作過程中,家長和教師往往會因為一些情況而產生分歧,通過這種互相換位思考,改變自身觀念的方法,能夠使得家長有效理解教師,教師也能夠明白家長的難處,使得在開展幼兒教育工作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能夠有效的克服困難,對幼兒未來成長和發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5結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幼兒的成長與發育不僅僅是需要教師進行科學和教導,更需要進行良好健康的家校合作。通過幼兒園與幼兒家長的良好溝通,有效合作,使得家長和教師能夠全面認真的了解到幼兒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點,再通過家校共同制定成長目標,并共同維護幼兒的快樂成長與發育,使得幼兒能夠學習到更多知識,也可以收獲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史國娥,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J].學周刊,2019(03):175-176.
[2]黎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治理政策的實踐及其改進[J].教師教育論壇,2018,31(12):12-16.
作者簡介
娜茹拉(1999-),女,蒙古族,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基礎教育系18級三班(學號20181300571),大專,學生,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