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區域地質調查大隊,新疆 昌吉 831100)
準噶爾盆地位于新疆境內,地處于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之間,西準噶爾多金屬礦產,自古生代開始,經歷了大洋裂解、俯沖、閉合及板塊的碰撞,構成了大量的火山一沉積地層,對最終成礦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準噶爾盆地具有雙基底結構,其上部是晚海西期的褶皺基底,下部是前寒武紀結晶基底,是我國的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南緣有煤田,西部有獨山子及克拉瑪依油田,兩地皆設有煉油廠,并直接由輸油管通往烏魯木齊市。下述內容將針對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額敏縣阿克喬克銅礦,展開地質勘查并分析區域找礦的意義[1]。
新疆額敏縣阿克喬克地區侵入巖發育較好,主要分布于阿合烏托克、恰爾巴特、阿克鐵熱克以及多拉那薩依一帶,均有中性-酸性巖產出,巖石類型豐富,主要以二長花崗巖、石英斑巖以及鉀長花崗巖為主,分布于該地區的東北、西北以及南部地區,其中二長花崗巖的主要礦物成分為正長石、斜長石、黑云母以及石英,斜長石呈長板狀,正低突起,正長石呈它形,少量板狀,負低突起[2]。以同源巖漿演化序列的觀點為依據,分析花崗巖類巖石學特征、各類巖石的空間分布因素以及巖石間的侵入接觸關系。將該地區的花崗巖,劃分為石炭序列與阿克喬克早泥盆序列兩類,礦石構造以塊狀為主,其次為似條帶狀礦石與脈狀礦石,具體如下圖當中所示:

圖1 礦石構造示意圖
上圖當中Bn表示斑銅礦,Cc表示方解石,Chc表示輝銅礦,Gn表示方鉛礦,Mrc表示白鐵礦,Py表示黃鐵礦,Sp表示閃鋅礦。1號為塊狀礦石,2號為脈狀礦石,3號為似條帶狀礦石,4號為浸染狀礦石,5號為黃鐵礦與白鐵礦呈共結邊,為礦物顯示更突出,在反射光的基礎上,加入了偏光片,6號為閃鋅礦、方鉛礦與黃銅礦共生產出,7號為輝銅礦交代黃鐵礦,為礦物顯示更突出,在反射光的基礎上,加入了偏光片,8號為輝銅礦與斑銅礦的固溶體分離結構,9號為閃鋅礦的隱晶質膠狀環帶結構,10號為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交代黃鐵礦,為礦物顯示更突出,在反射光的基礎上,加入了偏光片,11號為斑銅礦-輝銅礦交代閃鋅礦,為礦物顯示更突出,在反射光的基礎上,加入了偏光片,12號為斑銅礦-輝銅礦交代黃鐵礦-白鐵礦,為礦物顯示更突出,在反射光的基礎上,加入了偏光片。根據上述分析結果能夠得知,礦石的組成復雜,阿克喬克銅礦的塊狀礦石中,膠狀環帶結構比較多見,其反映出低溫熱液成礦的相關特性,在上述地質勘查結果的基礎上,分析區域找礦意義。
由于礦床的產生是分散存在于自然界中豐富的化學元素,富集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礦床的產生與地球化學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地球化學元素的異常區域,則很有可能產生礦床,該地區的異常規模與異常強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直接反映礦床所產出的資源體特征,為此地球化學信息經常被應用到找礦工作當中,針對這一特點,分析區域找礦的意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數據處理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出現繪制圖幅拼接不連續、或高值向低值陡變的臺階現象,導致后期的找礦工作受到影響。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發生,需要在數據信息處理工作展開前,對數據的系統誤差加以檢驗,利用歸一法縮小誤差的影響:

公式(1)當中,aij`第i個元素的第j單元數據的校正結果值;aij表示在單個圖幅里,第i個元素的第j單元數據;表示在單個圖幅里,第i個元素的原始數據平均值;表示全區第i個元素的原始數據平均值。
在完成數據校正后,校正數據與成圖效果,則能夠符合全局規律,從而達到改善圖幅間系統誤差的目的。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能夠得知,新疆額敏縣阿克喬克地區元素濃度克拉克值大多小于1;濃度克拉克值是地質體中元素含量與地殼中該元素的豐度的比值,當該數值大于1時,說明該地區的元素處于富集狀態;而濃度克拉克值大于1時,則說明與地殼該元素的豐度相比,新疆額敏縣阿克喬克地區元素處于相對富集狀態,而研究成果表明,該地區的物質基礎較差,元素處于分散狀態,但與新疆北部水系沉積物平均豐度相比,即富集系數多大于1,由此能夠說明,該地區的元素發生了明顯的富集作用,下表為新疆額敏縣阿克喬克地區的銅元素地球化學參數統計情況:

表1 新疆額敏縣阿克喬克地區各時代地層銅元素地球化學參數統計表

由上表當中的數據能夠得知,新疆額敏縣阿克喬克地區內的銅元素初始濃度較低,但其濃度值僅為區域成礦的有利條件,而并非是必要條件,其中石炭系與泥盆系的平均豐度相對較高,且隨地層由老至新逐漸降低。
在下石炭統松喀爾蘇組當中表現出較高的富集系數與變異系數,易于遷移與疊加,具有明顯的富集特征。下表當中針對新疆額敏縣阿克喬克地區內,侵入巖中銅元素平均豐度加以統計:

表2 新疆額敏縣阿克喬克地區侵入巖中銅元素平均豐度統計表
元素組合作為地質事件中,元素自相似性的一種表現形式,能夠客觀反映出,地質異常區域的元素的活動特性,在區域找礦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及指示意義。
上述內容當中,調查了新疆額敏縣阿克喬克地區的地理環境、氣候環境及成礦可能性,勘查具有成礦可能性區域的地質情況,以成礦系列理論為指導,結合現有的研究成果,對該地區的銅礦形成加以研究,并分析區域找礦存在的意義,希望能夠為新疆額敏縣阿克喬克地區的銅礦開采工作,提供參考依據,上述研究中的不足與缺陷,將在后續研究中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