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北京,天高云闊,疊翠流金。在這美好的時節,以2020 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為契機,舉行糧食現代供應鏈發展及投資國際論壇,共商全球關注的糧食安全大計,很有現實意義。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中國始終將保障糧食安全作為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親自部署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我國糧食生產、儲備、流通能力全面提高,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寬廣。全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 年站穩1.3 萬億斤臺階,人均占有量遠高于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庫存消費比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安全警戒線,稻谷、小麥庫存量均能滿足一年以上消費需求。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確?!肮任锘咀越o、口糧絕對安全”,把十四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倉廩豐實,糧安天下,中國糧食安全經受住了疫情的大考和檢驗。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嚴重,但我國社會始終保持穩定,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穩定供給功不可沒?!泵鎸ν蝗缙鋪淼囊咔?,各級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聞令而動、協同聯動,我國糧食市場供應充足、總體保持平穩態勢,有效服務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保供穩價政策舉措是科學有效的,關于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這些都是我國制度優勢在糧食安全領域的生動體現。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仍是世界性的重大課題。多年來,中國致力于落實聯合國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不斷深化糧農領域國際合作,積極促進世界糧食貿易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國際緊急糧食援助,為維護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了中國力量。一年前,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 周年和第39 個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集中展現了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成就,系統宣示了我國糧食安全的政府立場和政策主張,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反響。
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里航。作為全球首個服務貿易領域綜合性展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特色鮮明,備受矚目。習近平主席在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的致辭,展現了我國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的堅定決心。2020 年服貿會,搭建了“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的廣闊舞臺,提供了“加強危機防控合作,守護國際糧食安全”的交流平臺。供應鏈穩定是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供應鏈受到沖擊,引發了國際社會對糧食問題的關注和憂慮。我們將堅決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立足“兩個大局”,在新發展格局中,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第一,大力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完善糧食供應鏈。緊緊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促進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推動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加快建設糧食產業強國。著力健全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推廣節糧減損技術裝備,提高成品糧出品率、加工轉化率和副產品利用率。
第二,積極構建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增強糧食供應鏈抗風險能力。著眼打基礎、補短板、提效能,實施糧食應急保障、糧食現代物流、糧機裝備提升等重點項目,健全產購儲加銷協同、產銷合作、決策咨詢等機制。精心辦好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創新完善糧食產銷合作。完善糧食監測預警體系,加強精準調控,保持糧食市場平穩運行。
第三,不斷深化改革強化監管,加強糧食供應鏈法律制度保障。積極推動糧食安全保障立法修規進程,為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法律支撐。不斷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充分調動各級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改革完善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執法監管,確保儲備糧數量實、質量好、調得快、用得上。
第四,擴大糧食國際交流合作,積極維護全球糧食供應鏈穩定。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積極發展糧食國際貿易,促進糧食進口來源、渠道和結構的多元化。支持更多有實力的糧食企業“走出去”,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認真落實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深化糧食領域南南合作,加強糧食倉儲管理、產后服務等方面的交流,在糧食流通領域提供中國方案、分享中國經驗。
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糧食安全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保障。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挑戰,讓我們攜起手來,激活合作動能,同心合力、共克時艱,譜寫維護全球糧食安全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