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農業事業部負責集團農業業務整體運營管理,是一家先進的農業投入品和農業服務一體化運營公司。中化農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重要指示精神,通過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簡稱“中化MAP”),充分應用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種植技術等現代農業科技,構建連接“消費升級”與“專業生產”的橋梁,實現農民增收、產業增效、消費者得實惠。
(一)建設中化MAP 技術服務中心。在全國產糧大縣和糧食核心優勢產區建設MAP 技術服務中心,配備專業農藝師,提供7(品種規劃、作物營養、植物保護、檢測服務、農機服務、農民培訓、智慧農業)+3(烘干倉儲、金融服務、糧食安心倉)服務,為農戶提供從種到銷一站式全程解決方案。圍繞區域種植痛點和品質提升需求,建設高標準MAP 農場,開展品質提升試驗,打造高產優質樣板。

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應敏杰發言 劉博文/攝
(二)自主開發MAP 智慧農業系統。上線針對糧食作物的MAP 智農、針對油料等經濟作物的MAP 慧農、基于區塊鏈的MAP 品控溯源系統三款系統,開發地塊可視化管理、精準氣象、病蟲害監測等功能,實現信息定向推送和專屬農藝師一鍵呼叫,以及種植過程全程可追溯,讓種植從“靠天吃飯”轉變為“知天而作”,幫助用糧企業和終端消費者實現“看得見的安全”。
(三)建立訂單定向收購“五步法”。一是根據下游用糧企業需求等定義品質標準,建立優質糧源指標體系;二是將品質需求轉化為具體的生產標準,篩選品種確定訂單種植;三是結合MAP優質糧源基地和中心布局,利用核心技術進行種植;四是持續提升農戶售糧體驗,加價回收符合標準的優質糧源;五是通過優化供應鏈和產后體系,最大限度降低損耗并保持品質達標,實現訂單交付。
(四)擴大優質糧食產業“朋友圈”。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廣泛匯集優質資源和科學技術,與涵蓋農業投入品、農機、金融、糧食加工收儲、農產品銷售、科研院所等在內的百余家涉農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積極打造“MAP beside”全程管控優質糧油品牌,努力打通“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促進“五優”整體聯動。
(一)實現農民增收。中化MAP 已在全國28 個省(區)建設運營276 個MAP 技術服務中心,聯農帶農3.2 萬余戶,平均幫助農民提高綜合收益超過15%,全年實現糧食增產4.8 億斤,帶動農戶增收超過15.6 億元。
(二)糧食提質增效。總結推廣各類優質糧油技術方案653份,MAP 智慧農業系統為全國4175 萬畝耕地和26 萬農戶提供免費衛星遙感、精準農業氣象和病蟲害預警服務,實現品質指標提升22%,優質化率提高50%。
(三)打造“阜南樣板”。建成阜南MAP 技術服務中心,全程服務的20 萬畝優質小麥取得豐收,將當地160 余個雜亂品種優化到3 個優質品種,增加近2億斤優質糧食供給,20 萬畝優質小麥每畝助農增收約200 元,盤活近8 萬噸閑置糧倉,帶動3 家經營慘淡的糧庫糧所轉型發展,聚集了74 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工協作,打造了優質糧食工程的“阜南樣板”。
(一)加快推廣優質糧食工程“阜南樣板”。中化MAP 將在64 個國家級貧困縣加快復制推廣優質糧食工程阜南模式,努力打通糧食“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二)積極參與成立優質糧食產業聯盟。進一步整合優質糧食產業鏈各環節龍頭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實現糧食全產業信息共享,推動產購儲加銷一體化,助力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深化MAP 與優質糧食工程融合發展。持續鞏固放大成效,3~5 年建設運營1000 個MAP技術服務中心,聯農帶農50 萬戶以上,供給800 萬噸優質糧源,實現糧食增產45 億斤,助農增收150 億元。
(四)打造“MAP beside”優質糧油品牌。突出品控溯源,加大力度推進MAP beside 全程管控優質糧油品牌,推動糧油產品從標準化到精準化再到智慧化的高階發展,為糧食科技創新賦能,為品牌提升助力。